知否盛纮抓墨兰和梁六郎(知否剧中最大的白莲花根本不是盛墨兰)

提到《知否》中的白莲花,大家可能很快就想到了盛墨兰。

盛墨兰小时候就喜欢争宠,抢姐妹的东西,在父亲面前,装成柔弱的乖乖女,实际上却是不折不扣的腹黑女。

为了攀高枝不择手段,盛默兰与梁晗偶遇表面上是巧合,实际上是她与林小娘一手精心策划。

知否盛纮抓墨兰和梁六郎(知否剧中最大的白莲花根本不是盛墨兰)(1)

为嫁豪门甚至不惜未婚先孕,赌上整个盛家女儿的名声,以此来威胁自己的祖母。

这样外表柔弱纯洁,实则内心阴暗、精于算计的盛默兰就是白莲花。

但是,剧中最大的白莲花并不是盛墨兰,而是戏份不多的沈皇后。

一、纵容小邹氏差点酿成大祸

沈国舅的两个新媳妇,一边是正室张氏,代表皇命,一边是妾室小邹氏,代表恩情,沈国舅很难做到平衡,左右为难。

让沈国舅陷入两难境地的竟是自己的亲姐姐沈皇后

当年沈皇后遭遇歹徒追杀,是弟弟沈国舅的原配大邹氏牺牲自己的性命才保住了沈皇后,她才有机会登上后位母仪天下。

知否盛纮抓墨兰和梁六郎(知否剧中最大的白莲花根本不是盛墨兰)(2)

沈皇后为了树立自己知恩图报的人设,把小邹氏许配给了沈国舅,还叮嘱他要善待小邹氏。

而皇帝刚登基,庶子出生的他在京城没有根基,现在正是笼络旧臣贵族的时机,所以皇帝将英国公独生女张氏也许配给了沈国舅做填房。

沈皇后既得到了旧臣势力张家的支持,又达到了报恩的目的。

依沈家目前的状况,真正的识大体应该是扶持正室张氏,因为在当时背景下“宠妾灭妻”是不道德的行为,只有竖立正室在家中的权威,才能制衡妾室,维护家庭的安宁。

知否盛纮抓墨兰和梁六郎(知否剧中最大的白莲花根本不是盛墨兰)(3)

而沈皇后并没有,她反而成了小邹氏的靠山,每当小邹氏犯错时,她还用皇后的身份庇护小邹氏。

令小邹氏的气焰越来越嚣张,直到张氏生产时,险些酿成大祸。

当时张氏还未足月,小邹氏借上门请安的机会冲撞张氏,导致张氏动了胎气。

眼看张氏就要早产了,小邹氏竟然联合哥哥扣押了给张氏看病的太医,想借此机会让张氏一尸两命。

知否盛纮抓墨兰和梁六郎(知否剧中最大的白莲花根本不是盛墨兰)(4)

是明兰用刀相逼才从小邹氏那里抢回了太医,挽救了张氏和胎儿的性命。

小邹氏当时年龄并不大,出生普通,突然飞黄腾达就飘飘然了。

沈皇后为了树立知恩图报的人设偏袒纵容小邹氏,而最后的骂名都被小邹氏背了。

真正的长辈应该爱护小辈,给予她教诲,而不是恣意偏袒。

知否盛纮抓墨兰和梁六郎(知否剧中最大的白莲花根本不是盛墨兰)(5)

《战国策》写道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真正的爱应该考虑长远的后果,而不是一味偏袒,最终令小邹氏有恃无恐走上歧路。

沈皇后确实树立了知恩图报的形象,却害惨了沈国舅和小邹氏,而她的谋划并没有止步。

二、自私贪婪的本性暴露无遗

沈皇后出身不好,没有强劲的家世背景,她并不像太后具备强有力的根基,所以沈皇后需要迅速地在京城编织自己的利益网。

她很快看中了京城大户人家郑家,郑家是朝廷旧臣,家大业大,与英国公张家素来交好,而且郑家的嫡次子郑骁小将军与英国公独生女张氏已经定亲了,由于郑家守孝就暂时没有完婚。

知否盛纮抓墨兰和梁六郎(知否剧中最大的白莲花根本不是盛墨兰)(6)

等到新皇登基后,将张氏许配给了沈国舅。

单身的郑骁立即成了香饽饽,沈皇后抓住机会立马把自己的妹妹小沈氏塞进了郑家。

小沈氏为人单纯,出生普通,没有受过闺中女子的正规教育。

而郑家是朝廷旧臣,京城贵族,郑骁又是嫡次子,将来还要承担光耀门楣的责任。

小沈氏与郑骁在受教育程度或是身份背景上都不匹配,所以,郑家并不看好小沈氏,但也只能吃哑巴亏。

知否盛纮抓墨兰和梁六郎(知否剧中最大的白莲花根本不是盛墨兰)(7)

不仅如此,沈皇后还把女儿嫁给沈家的侄子。

沈家情况特别复杂,嫡子是由妾室小邹氏养大,本来就不合礼数,他的教养肯定和别的京城贵族没法比。

再加上张氏才是沈家的正室,在这种情况下,公主嫁过去是很难处理好婆媳关系的。

而沈皇后为了永葆沈家荣华富贵,把女儿嫁到沈家,用联姻将皇家与沈家捆在一起,即使儿子桓王登基了也会看在自家亲姐姐的面子上照顾沈家。

知否盛纮抓墨兰和梁六郎(知否剧中最大的白莲花根本不是盛墨兰)(8)

沈皇后的这一波操作既达到了目的,又显得她顾念亲情、识大体。

其实她做的永远是损人利己的事情,妥妥的白莲花,而她的劣迹还不止如此。

三、脱簪请罪背后的算计

沈家张氏出事,太后正好借机打击皇帝身边的新贵势力。

沈皇后明白,一遭不慎,皇帝就可能陷入危机,如果皇帝倒了,她现在拥有的一切都将化为灰烬。

沈皇后受到明兰启发,枯坐整夜,深思熟虑后,于第二天早上命人将头上的凤珠送到英国公府,并令下人转告张家:“沈家抬举小邹氏,都是我的错”,表明沈家对张家的歉意。

知否盛纮抓墨兰和梁六郎(知否剧中最大的白莲花根本不是盛墨兰)(9)

接着卸掉朱钗,一身素衣缓缓走出前廊。

她的每一步都走得很坚定,神情悲切,眼含热泪,显现出一幕真心认错的态度。

这条走廊并不长,但走出的是她对自己和儿子未来的谋划。

她充满信心,走得很踏实。

在向皇帝下跪时,她态度真诚,言辞恳切:“罪妇沈氏,约束亲眷不力,特向陛下请罪。”令皇帝刮目相看。

知否盛纮抓墨兰和梁六郎(知否剧中最大的白莲花根本不是盛墨兰)(10)

获得皇帝的谅解后,又在皇帝的陪伴下一起到太后面前请罪,得到了太后的原谅。

沈皇后先是低头向张家认错,化解两家的恩怨。

接着脱簪请罪,获得皇帝的谅解,再向太后请罪,化解皇帝的危机,做法端庄得体、顾大局,既获得了民心也稳固了朝纲。

太后说了一句话:“你见过谁家的皇后肯向臣子低头认罪?又有谁家的皇后光着头、素着衣哭于前廷?”

足见沈皇后心机极深,实际上,她脱簪请罪还有更深的利益考量。

知否盛纮抓墨兰和梁六郎(知否剧中最大的白莲花根本不是盛墨兰)(11)

首先,沈皇后能倚仗的只有两个男人:儿子桓王和皇帝。

而刘贵妃是最大的竞争对手,她的儿子也想争太子之位,背后还有太后虎视眈眈,沈皇后可谓是腹背受敌,形势危急。

唯一的出路就是能得到皇帝的倚重,自己的儿子上位。

除了教育好儿子外,还要为他筑牢强大的外部势力。

所以,她谋划将妹妹小沈氏嫁到郑家,又让英国公和自己弟弟沈国舅结亲,很快就让名不见经传的沈氏一族有了强大的姻亲力量。

再加上她脱簪请罪替皇帝解决了与太后之争的困局,使得她在皇帝心中的位置更加稳固,完胜刘贵妃。

四、翻脸不认人的嘴脸

沈皇后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在宫中没有知心人,只能和明兰说点贴心话,而明兰也没少帮皇后出谋划策。

知否盛纮抓墨兰和梁六郎(知否剧中最大的白莲花根本不是盛墨兰)(12)

沈家张氏出事后,沈皇后找明兰出主意,才有脱簪请罪的名场面。

之后明兰还帮着皇后劝解张氏。

小邹氏大闹侯府宴时,沈皇后又找明兰出面解围,可以说沈皇后和明兰也算交情深厚。

而顾廷烨被诬告关进大牢时,明兰找沈皇后帮忙,她先是避而不见。

而后立马换了一副嘴脸,表现出公事公办的样子,敷衍明兰。

而明兰当时产子半月身体虚弱,因伤心过度晕死几次,尽管明兰苦苦哀求她,沈皇后也没有帮顾廷烨求情。

知否盛纮抓墨兰和梁六郎(知否剧中最大的白莲花根本不是盛墨兰)(13)

虽然顾廷烨下狱只是皇帝为扳倒太后演的一场戏。

而沈皇后却认为看透了皇帝的心思,认为顾廷烨已经不是可用之人,自己也不能再冒险保顾廷烨了。

权衡之下,自己的后位和桓王的前途更重要。

《知否》中,不管是性格跋扈的小邹氏,还是张氏,妹妹小沈氏,亲生女儿,或是明兰,都是沈皇后为自己谋利益的牺牲品。

沈皇后就是那朵披着纯洁善良的外衣,内心阴暗,机关算尽的白莲花。

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留言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