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不登三宝殿另一种说法(无事不登三宝殿)

无事不登三宝殿另一种说法(无事不登三宝殿)(1)

“您好,请问无事不登三宝殿中的‘三宝’是指什么?”

前几日,我写了几篇“南无阿弥佗佛的含义”、“佛前供果禁忌”、“佛前供水”等一些佛教基础知识入门的文章,大家的在留言中纷纷表示很受用。这不,又有网友在后台留言,问了以上这个问题。

“皈依三宝”可以说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作为学佛之人不可不知。所以,今日我们就来说说这三宝。

“无事不登三宝殿”是一句俗语,不懂佛的人根本难想到。现在大多数人的理解是“没有事不上门,上门必有事相求”。但它本来的含义其实是指佛教寺院中的事情。在以前,为了不打扰寺院殿内的肃穆和清静,一般人没有事情不得入殿,只有有礼佛、供养等法事时,方可入殿。这也是这句俗语产生的背景。

佛教中的“三宝殿”是指佛教信徒做法事的“大雄宝殿”;佛家珍藏经书的“藏经楼”;僧人“燕息”的“宁静禅房”,也称僧寮。

无事不登三宝殿另一种说法(无事不登三宝殿)(2)

在佛教界,“三宝殿”不是所有寺庙里都齐备,只有较大规模的寺庙才有,比如少林寺、普陀寺等。因此,接下来我们重点讲一下何为“三宝”。

【一】佛教三宝的来源

关于“三宝”的来源,我想先跟大家讲一则故事,看完故事后大家自然知晓了:

相传,释迦牟尼曾和有懦陈如等五人在苦行林修行了六年。他们六人奉行苦行的生活,昼夜不停的折磨着自己的肉身,以期达到解脱。

比如昼夜坐在火堆旁,让烈火将自己的肉体烤的通红;学习鱼儿整日生活在水里;甚至不食饭菜,只取草根、树皮和花果之类的东西聊以充饥……

坚持这样苦修了六年,释迦牟尼的佛法心境却没有丝毫的进展。于是,释迦牟尼放弃苦行,独自离开了。

无事不登三宝殿另一种说法(无事不登三宝殿)(3)

之后,释迦牟尼经过自己的努力悟到了四圣谛法,这也是佛教三宝之一的法宝的来历。因为释迦牟尼修成正果之时,他已经成佛,所以佛教三宝的佛宝便是释迦牟尼本身。

释迦牟尼成佛以后,又回到苦行林寻找懦陈如等五人,向他们讲述四圣谛。五个人之中,懦陈如第一个觉悟,获得了法眼净。所以佛经说,懦陈如是佛的第一位弟子。

其他四位再次聆听佛的宣讲后,也纷纷悟道。于是,他们便成为最早的佛门弟子,也就是后来最有名的五比丘。

由此,佛教三宝正式具备,佛宝指释迦牟尼,法宝指四圣谛法,僧宝指五比丘。

不过,这是最原始的佛教三宝。随着佛教的发扬光大,传承发展,到了末法时代,佛教三宝有了更为深刻的含义。

【二】佛宝,佛教三宝中的第一宝

无事不登三宝殿另一种说法(无事不登三宝殿)(4)

佛,是梵文buhha音译过来的简称,全称为佛陀,意为宣扬佛法的人。不过,不是所有扬法者都能成为佛宝。只有修到圆满的佛道,同时具备身宝和佛德两个条件,才能成为佛宝。

其中“佛身”是指于无量阿僧祗劫,不惜生命,勤修六度万行圆满,获一切种智,具足一切胜妙功德的佛果者,包括法身、报身和应身。

“佛德”是指成就佛果的诸佛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四无量心及寿命自在、神通自在等德相,包括智德、断德和恩德。

【三】法宝,佛教三宝中的第二宝

法宝是三宝的核心。法是梵文Dhama音译达摩的意译,意为佛教的基本义理。法宝则是指诸佛的教法,主要以释迦牟尼的教法为主。

无事不登三宝殿另一种说法(无事不登三宝殿)(5)

法宝主要有三个要素,以涅槃解脱、常乐我净为体性;以三十七道品为方便;以八万四千法门为调伏众生的甘露法药。

且法宝也可分为十二分教,对不同根基的众生循循善诱,使得一切众生“闭恶趣门,开涅盘路”。

【四】僧宝,佛教三宝中的第三宝

僧是梵语Sangha的音译简称,全称为僧伽。很多不了解佛理的人,认为只要是寺院中出家的僧人就是僧宝,这是错误的理解。

僧伽是和合众、法众的意思,一般指出家四人以上所组成的僧团。而从上面的故事,我们知道释迦摩尼佛度化了五比丘,组成最初的僧团。所以,僧宝就是指依诸佛教法如实修行的僧团,而不是指僧人个人。

现实中,我们看见的那些和尚,虽然未证果位,但是作为荷担如来家业的出家沙门,也能以佛法荫庇众生,给予众生安乐解脱,所以被称为福田僧。

无事不登三宝殿另一种说法(无事不登三宝殿)(6)

除了福田僧,僧宝还包括了义僧、贤圣僧。义僧是指诸佛如法而住于世间,随众生的机缘和悟境显现差别相,而其实相不可亲见、不可捉持、不可破坏、不可思议,为一切众生的良佑福田;

贤圣僧是指道位以上的贤圣,小乘佛教中是指证得初果以上的境界,大乘佛教中是指初发心住以上的菩萨;

除了知晓“佛教三宝”的具体含义,我们还需知道学佛要先皈依三宝,这是入佛门的第一课。

佛教中,有正式的“皈依”仪式。通常由皈依者在引礼师的带领下迎请传授“三皈依”的法师,在香赞声中求受皈依戒。法师开示后将主法迎请十方三宝,皈依者发心忏悔并由法师授皈依戒。最后发愿皈依三宝、聆听劝嘱、回向,皈依仪式圆满。

无事不登三宝殿另一种说法(无事不登三宝殿)(7)

“三皈依”仪式以后,法师会为皈依者取一个法名,并颁发一本皈依证书,以此证明为一名正式的佛教徒。

皈依三宝、常念三宝的功德,可以让我们仰仗三宝功德的加被,藉此宝筏,回到自己真正的本来之家;不但让我们在现世找到安身立命之处,更让未来有家可归。

作者:略懂居士

家事国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烦心忧心玻璃心,开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万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涌动的真实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略懂先生每天带你一起识破人生真相,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只是临时作为文字辅助作用,绝对不会用于商业用途。

所有作品均是作者原创,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