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身是黑雾的上古大妖(琉璃已出场的上古异兽奇妖)

每次观看仙侠剧时,吸引我的除了美轮美奂的特效、唯美浪漫的故事情节、俊男美女的演员阵容外,小编还会对剧中的一些上古异兽奇妖感兴趣,很想知道他们的由来。比如现在热播的仙侠剧《琉璃美人煞》,小编可是正在一集不落的追剧中。听说本剧所用的特效团队和《香蜜沉沉烬如霜》是同一家,难怪特效制作也是如此制作精良、美轮美奂。本剧中已经出场的就提到了几种神秘的上古异兽奇妖~蛊雕、烛龙、无支祁、鲛人、螣蛇,于是爱学习的小编又上线了,专门查阅各种资料,尤其是《山海经》,开始着手了解这几种异兽奇妖的由来和神话传说故事,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本剧中已经出场的几种上古异兽奇妖吧!

真身是黑雾的上古大妖(琉璃已出场的上古异兽奇妖)(1)

一、蛊雕

蛊雕又称纂雕,是一种似鸟非鸟的食人怪兽,样子像雕,头上长角,叫声像婴儿的哭啼声,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怪兽。

真身是黑雾的上古大妖(琉璃已出场的上古异兽奇妖)(2)

蛊雕是一种似鸟非鸟的食人怪兽,据《山海经·南山经》记载:“又东五百里,曰鹿吴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水有兽焉,名曰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是座鹿吴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但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泽更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滂水。水中有一种野兽,名称是蛊雕,形状像普通的雕鹰却头上长角,发出的声音如同婴儿啼哭,是能吃人的。)

真身是黑雾的上古大妖(琉璃已出场的上古异兽奇妖)(3)

也有些书中记载:蛊雕为兽,有如雕、如豹两种形状:其一,鸟形,似雕独角;其二,豹形,鸟喙一角。

真身是黑雾的上古大妖(琉璃已出场的上古异兽奇妖)(4)

考古学家发现陕西神木纳林高兔村战国晚期匈奴墓出土的纯金鹰嘴鹿形兽身怪兽,在造型上与《山海经》的蛊雕有相像的地方。这类造型带有典型的北方草原文化的特点。

真身是黑雾的上古大妖(琉璃已出场的上古异兽奇妖)(5)

二、烛龙

烛龙又名烛阴,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钟山山神。古时候叫做烛龙,又叫烛阴。人面龙身,口中衔烛。红色的皮肤,住在北方极寒之地,睁开眼就为白天。 闭上眼则为夜晚, 吹气为冬天, 呼气为夏天, 能呼风唤雨。

真身是黑雾的上古大妖(琉璃已出场的上古异兽奇妖)(6)

烛龙为什么叫烛龙、烛阴呢?《山海经校注》曰:“炬,可以照明,为烛”、“烛照九阴之幽隐,烛龙之称烛阴,盖以此矣”。

真身是黑雾的上古大妖(琉璃已出场的上古异兽奇妖)(7)

它被记载于《山海经》之《海外北经》与《大荒北经》。其曰:“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息为风。不饮,不食,不息。身长千里,在无启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西北海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

真身是黑雾的上古大妖(琉璃已出场的上古异兽奇妖)(8)

它的两只眼睛,一只代表太阳,一只代表月亮。它威力极大,睁眼时普天光明,即是白天;闭眼时天昏地暗,即是黑夜。但是如果它同时睁开两只眼睛,大地就会被酷热烤焦。烛阴不食不息,口中衔烛,放出的神光照耀整个大地。古人认为烛阴的吹气会导致大风,因此认为冬天就是它在用力吹气,而夏天则是它轻微的吐气。这个神的形象明显来自古代对气象的自然崇拜。

真身是黑雾的上古大妖(琉璃已出场的上古异兽奇妖)(9)

三、无支祁~孙悟空的原型

无支祁,或称支无祁、巫支祁、巫支祁、无支祁。中国神话中的水怪。在古籍和民间传说中,他一方面是妖仙、精怪,经常为患江淮,祸害百姓;另一方面,却以孝子、正神诸身份被传颂及立庙祀奉。

真身是黑雾的上古大妖(琉璃已出场的上古异兽奇妖)(10)

据《山海经》等史籍记载,无支祁是尧舜禹时期的奇妖,也是我国有史以来最有神通也是最有影响的第一奇妖。巫支祁出生在豫南桐柏山中的花果山,为天生神猴。后娶龙女为妻,生了三个儿子,都是神通广大的魔头。他自为淮涡水神,在淮河中建有龙宫,其势力波及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

真身是黑雾的上古大妖(琉璃已出场的上古异兽奇妖)(11)

他的形状像猿猴,塌鼻子,凸额头,白头青身,火眼金睛。他的头颈长达百尺,力气超过九头大象,常在淮水兴风作浪,危害百姓。大禹治淮水时,无支祁作怪,风雷齐作,木石俱鸣。禹很恼怒,召集群神,天神庚辰(一说应龙)擒获了无支祁。无支祁虽被抓,但还是击搏跳腾,谁也管束不住。于是禹用大铁索锁住了他的颈脖,拿金铃穿在他的鼻子上,把他镇压在淮阴龟山脚下(一说囚在桐柏山的淮井中),从此淮水才平静地流入东海。

真身是黑雾的上古大妖(琉璃已出场的上古异兽奇妖)(12)

即《山海经》中所记载:“水兽好为害,禹锁于军山之下,其名曰无支奇(无支祁)”,“其形若猿猴,金目雪牙,轻利倏忽”。后来这一神话故事被吴承恩挪移到《西游记》中,成为脍炙人口的大闹天宫齐天大圣孙悟空。

真身是黑雾的上古大妖(琉璃已出场的上古异兽奇妖)(13)

四、鲛人

其实鲛人不算是上古异兽或奇妖。很多仙侠剧中都会有鲛人的角色。

鲛人,又名泉客。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鱼尾人身的神秘生物。与西方神话中的美人鱼相似。早在干宝的《搜神记》中就有记载:“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山海经 海内南经》中也有记载:“ 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雕题,黥涅其面,画体为鳞采,即鲛人也。”

真身是黑雾的上古大妖(琉璃已出场的上古异兽奇妖)(14)

传说中,鲛人善于纺织,可以制出入水不湿的龙绡,且滴泪成珠。唐诗人李商隐的名作《锦瑟》中,“沧海月明珠有泪”便引用了鲛人的传说。而且据传说,鲛人的油,一旦燃烧将万年不熄。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过始皇地宫“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民间盛传秦始皇陵中的长明灯就是用鲛人油做燃料的。

真身是黑雾的上古大妖(琉璃已出场的上古异兽奇妖)(15)

五、螣蛇

螣蛇,一名“腾蛇”,也叫飞蛇,是一种会腾云驾雾的蛇。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许多这方面的记载,称为“神兽”,有诸多代表意义。 又一说为星宿之一,有“勾陈螣蛇”之说。出自《山海经·中山经》。民间传说,螣蛇是与勾陈并列的神兽,位居四象之下。

真身是黑雾的上古大妖(琉璃已出场的上古异兽奇妖)(16)

螣蛇一词的典故出于《荀子·劝学》“螣蛇无足而飞,鼯鼠五技而穷”,指螣蛇虽然无足,却比多肢的鼯鼠更能腾云驾雾,游走空中,借此比喻凡人做事理当专心一致,最终必能取得成功。《尔雅·释鱼》中亦有提及“螣”即“螣蛇”,东晋郭璞为其作注,指螣蛇为“龙类也,能兴云雾而游其中”。

真身是黑雾的上古大妖(琉璃已出场的上古异兽奇妖)(17)

腾蛇是普遍认为比较容易化蛟的动物。据传说,蛇修千年成螣,螣过天劫成神龙。螣蛇善水,其能不差于天龙,应龙。过天劫则直飞八荒。

真身是黑雾的上古大妖(琉璃已出场的上古异兽奇妖)(18)

有些古籍中,螣蛇多与神龟并称,因此被视为玄武的分身。在《后汉书·张衡传》中载张衡所作《思玄赋》,当中有“玄武缩于壳中兮,螣蛇蜿而自纠”之句。曹操著名诗作《龟虽寿》中亦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之句。

真身是黑雾的上古大妖(琉璃已出场的上古异兽奇妖)(19)

注:《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其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相关内容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而且书中还记载了很多上古时期的异兽奇妖或神秘生物,小编很感兴趣,接下来可能会时常和大家分享我的学习笔记呦,感谢大家的关注!

真身是黑雾的上古大妖(琉璃已出场的上古异兽奇妖)(20)

本文整理不易,不喜勿喷,欢迎补充,文明阅读,文明评论,感谢关注。

相关文章链接:仙侠剧中的“六界”“三界”“四海八荒”“六合八荒”指的是什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