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继位的原因及鉴定方法(大清四爷雍正的即位之谜)

日月如梭天天天,寒来暑往年年年。

指点江山砍砍砍,江湖小白谈谈谈……

近年来的影视电视作品中大量的出现了一个人物,如《甄嬛传》,《步步惊心》,《宫锁珠帘》,《宫锁心玉》等一系列作品中都有这个人的身影,就是在90年代由唐国强演绎的《雍正王朝》里的雍正皇帝

雍正继位的原因及鉴定方法(大清四爷雍正的即位之谜)(1)

历史上历朝历代的皇帝即位都是光明正大的形象,可唯独咱们今天的主人公这位四爷雍正,他在康熙帝死后,他接替皇位这个过程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议论纷纷,觉得这里面有故事,意思就是说雍正非合理合法的继承皇位,这也是清朝诸多疑案中一个最为扑朔迷离的,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雍正的即位之谜

雍正继位的原因及鉴定方法(大清四爷雍正的即位之谜)(2)

清朝传位继位的惯例是,先皇帝临终前在众皇子中选择一个然后写下诏书一式两份,写完后一份放入锦盒之内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牌匾之后,另一份在大臣手中,在先皇帝死后,取出正大光明牌匾后的与大臣手中的对照完全符合后,新皇帝才能登基,这属于清朝的合法程序。那么咱们今天的主角雍正皇帝的父亲康熙皇帝在临终时很有意思,他将自己身边的大臣,后宫妃嫔都不让跟着,身边只有太监和大内侍卫,康熙皇帝龙驭归天的时候太监们肯定就慌了神,马上找身边最近最大的官员,那么最近最大的官员就是康熙的保镖,就是理藩院尚书、步军统领隆科多,隆科多马上就接管了下来,但是接管下来很奇怪,秘不发丧,然后让人找四皇子胤禛,也就是雍正皇帝,让雍正进宫,七天后才拿出康熙皇帝的遗照,宣布爱新觉罗胤禛继位登基为帝。所以说这个过程不对,大家就多方面质疑这个事情。

雍正继位的原因及鉴定方法(大清四爷雍正的即位之谜)(3)

在众多质疑中,有人说在康熙帝死后留下遗照,传位给的人并不是皇四子,而是皇十四子,雍正为了得到皇位和他的娘舅隆科多篡改诏书,将“传位十四皇子”,把“十”字上面填上一横,底下填上一勾,就变成了“于”,改成“传位于四皇子”。咱们理性的分析下这个说法,你就会发现这点是完全错误的,为什么呢?他有如下几个根据,第一按照当时清朝的行文惯例,不是传位于十四皇子,而是传位于皇十四子,在这种情况下再把“十”改成“于”就成了传位皇于四子了,这种语法肯定是不通的,俗话说就是不成话了,所以这跟当时的行文惯例不同,第二点大家想一想年代的问题,清朝时候写“于”字可是繁体的“於”我想这个“於”字无论怎么用“十”字改都是改不了吧,差别太大。第三点刚才咱们说了这个诏书一式两份,但是这个诏书不仅仅是汉字书写,这份诏书每一式它都是用汉文、满文丶蒙文三种文字书写的,汉字能改,那满蒙文字怎么改?所以一说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雍正继位的原因及鉴定方法(大清四爷雍正的即位之谜)(4)

还有人说雍正为了得到皇位给康熙进献了一碗参汤,并在参汤中下毒,康熙喝下后中毒死了。这种说发也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不符合历史规矩的,首先说任何人给皇帝进献食物,皇帝都不会直接吃,都是由皇帝身边的宫女和太监吃过皇帝才能吃。就拿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写的回忆录来说,解放后溥仪特殊之后,在街边吃了咱们华北的小吃驴肉火烧才知道,这驴肉火烧咱们老百姓是热热乎乎的吃的,而他以前当皇帝吃的时候都是凉的,因为皇帝吃点东西真的是太费劲了,又得太监宫女试吃,又得银针探毒之类的,等到皇帝吃到嘴里自然是凉了。还有一点康熙本人对药学很有研究,他在生前就认为人参虽然大补但是并不适合北方人食用,所以康熙一生基本没怎么喝参汤。所以说雍正献一碗参汤害死亲爹这个事是不靠谱的。

雍正继位的原因及鉴定方法(大清四爷雍正的即位之谜)(5)

有人说小编你说了这么多不靠谱,怎么稗官野史里面大多都提雍正怎样害死自己的生父康熙,如何如何的篡位,这是什么原因呢?这里有个特殊的背景,当初雍正年间的一个读书人,这个人叫曾静,他的仕途不顺就考上了秀才,心理不舒服,这一心理不舒服思维就乱琢磨,这时候他就听说了雍正登基好像是不合法,有传闻,他就在底下宣传,还给当时的清军名将川陕总督岳钟琪写了一封策反信,这封信的内容充斥了大量的反清思想,信中还例举了一些关于雍正皇帝弑父篡位,杀兄屠弟的种种罪行,鼓动身为岳飞后人的岳钟琪为了民族大义,趁势起兵,推翻满人的统治,恢复汉人的天下。雍正知道此事后,觉得一个读书人居然说自己,杀父、弑兄、屠弟、逼母,而且罗列了十大罪状,很气愤,但是雍正用了一个谁也没想到的办法,他把曾静抓起来后放到身边,让他看着自己每天的作息和办公,然后与曾静展开辩论,驳了曾静的十大罪状,并且雍正皇帝非常勤奋挑灯夜战把驳曾静十大罪状的言辞,加当时的权臣张廷玉等写了一些满清入关属于上映天意,不要有汉族人和满族人的华夷之辩和满汉一家亲的文章,出了一本书叫《大义觉迷路》。

雍正继位的原因及鉴定方法(大清四爷雍正的即位之谜)(6)

意思是在雍正皇帝这种大义之下你们应该迷途知返,也就是雍正皇帝的自辩,自己给自己辩解。可是没想到这本书出了后却适得其反,有人觉得皇帝大张旗鼓写这事,有点过了吧,这里面一定有事,肯定是掩盖一些事,让本来不知道这些事的人,也知道了这些事,影响反而更坏了,后来在雍正后期就慢慢的把这些书一点点的收了回来,等到他的儿子乾隆年间,乾隆对这件事的认识很清楚,谁家有这本书满门抄斩户灭九族,完全当成禁书来处理。这也是中国历史唯一一次,前朝皇帝以官方形式出的书籍,居然在后朝成了禁书。以后也没有,所以说这个事件我们可以认为雍正的处理办法是有问题的,有点弄巧成拙了。

雍正继位的原因及鉴定方法(大清四爷雍正的即位之谜)(7)

咱们再用事实推理下当时的雍正会不会篡改诏书,有没有动心思杀死父亲,夺得帝位呢?这咱们得从历史中找真实根据。

雍正继位的原因及鉴定方法(大清四爷雍正的即位之谜)(8)

咱们先说说康熙晚年立了哪个皇子当太子,经历了多种的波折,最开始康熙立的太子是他的正宫皇后,索尔图的女儿赫舍里生的儿子,就是二阿哥胤礽,大阿哥是明珠的妹妹纳兰明慧生的,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对大阿哥和二阿哥争夺皇位用了很大的篇幅来介绍,立胤礽为太子,但是康熙本人的能力非常的强,他总觉得自己孩子不争气,所以胤礽被废了一次又立然后再次被废经历了很大的波折,当时得说康熙皇帝手头的资源很丰富,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身体很好,一共有三十五个儿子,去了一些生病的,没有能力的,年纪幼小的,真正有实力竞争皇位继承权的他有九个儿子,咱们通过一些影视作品和书籍能看到,其中最有竞争力的,太子胤礽、四阿哥胤禛、八阿哥和十四阿哥,剩下的老三、老九、老十、老十三之流都是围着他们四个转的,就是至少文学作品里告诉我们得有四五个人有竞争力的,那么他们的竞争力都很强,而且都不是无能之辈,个个的精明强干,为什么会这样呢?

雍正继位的原因及鉴定方法(大清四爷雍正的即位之谜)(9)

首先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很早的结婚生子,就导致他和前面这几位皇子的年龄差距并不是很大,并且康熙早年大家都知道,康熙帝扳倒鳌拜、平三番、北却葛尔丹、收复台湾郑氏,这些事很有作为,他的孩子大阿哥,二阿哥,跟着康熙帝干了不少丰功伟绩,所以说这些人都有能耐,有能力,才有资本去竞争皇位。在二阿哥太子胤礽二次被废后,康熙帝就不会再考虑他,那么在康熙心目中的有力竞争人就只有四阿哥、八阿哥、和十四阿哥,咱们从影视剧中观看后都知道八阿哥,很会笼络人心,也很有能力,但是八阿哥是不可能继承皇位的,最重要的一点八阿哥是庶出,不是皇后生的,康熙儿子众多怎么能挑一个庶出的儿子做皇帝呢?康熙肯定是不愿意的,所以在康熙心理真正有分量的的继承人只能是四阿哥和十四阿哥,并且他俩还是一奶同胞,一个母亲生的,别看康熙三十五个儿子跟福彩一样三十五选七,其实真正的继承人就是二选一,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雍正表现的非常出色,治理天下的能力很强的情况下,他完全可以通过正常的手段来获得康熙的赏识,从而继承皇位。

雍正继位的原因及鉴定方法(大清四爷雍正的即位之谜)(10)

通过上述推理我们不难得出他用不着去篡改诏书,或者毒死父亲康熙,来继承皇位。可就算这样还有《大义觉迷路》这样的书籍下来还没能堵住下面的悠悠众口呢?说他毛病的人这么多呢?主要原因在于,雍正皇帝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不该得罪读书人,雍正年间对读书的知识分子下手是非常狠的,现在历史研究表明,雍正年间的文字狱是最多的,其实不光是这样,那只是表面现象,雍正年间是整个对读书人,这些贵族,下狠手了,雍正皇帝还有个外号叫“抄家皇帝”因康熙晚年,官员贪腐比较严重,所以雍正整肃吏治,让这些贪官把不义之财吐出来上交充实国库,所以雍正年间抄家这种事是非常多的,像咱们著名的四大名著之《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家,就是被雍正抄家而败落的,没有雍正抄家就不会出现不朽的文学名著《红楼梦》这都有因果关系的,那么雍正一抄家,表面上是刷新了吏治,整治了贪腐,可是抄家的官员往往都是文人,当时门第又有裙带关系,抄了一个官员的家就得罪了他背后一堆读书人,所以读书人恨透了雍正帝,自然就不会说什么雍正帝的好话,而且读书人不仅能说还能写,所以留下的野史大多都是写一些雍正怎么坏怎么不好之类的,一些负面传闻。

雍正继位的原因及鉴定方法(大清四爷雍正的即位之谜)(11)

但是我们今天探讨这个事呢,小编个人的观点,对雍正是有好感的,为什么呢?第一大家都说康乾盛世,其实是不对的,应该叫康雍乾盛世,没有雍正执政的关键13年,就绝对不会有乾隆盛世,康熙晚年大清的国库基本都空了,康熙一生都在折腾事,平三番,四处征战,不都得用银子打仗么并且康熙晚年贪腐严重,雍正在位的13年充盈了大清的国库,并且修养生息加强水利建设,康熙年间最重视的是兵部,因为他总打仗,而雍正年间最重视的是工部,大兴土木建设,修建水利工程,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并且有摊丁入亩 火耗归公这样充盈国家财政的积极政策,就是说雍正年间的老百姓,会比康熙年间的老百姓过得更好,就算雍正这个皇帝是篡位得来的这个皇帝也是不错的,这是我支持雍正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雍正上位有这些疑团,各种各样的传说给咱们的影视作品充实了多少材料和谈资,所以有人说1644年清兵入关,给咱们中国影视剧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就像我们今天连说故事在讲历史,这不都是雍正帝给我们带来的无穷无尽的谈资么,所以从这两点看来,雍正皇帝即使篡位上来的我看也没什么大不了,纵观中国历史封建皇帝,即使不是篡位上来的皇帝又有几个好皇帝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