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十章(道德经注释十)

【原文】载营魄抱一①,能无离乎?专气致柔②,能婴儿乎?涤除玄览③,能无疵乎④?爱民治国,能无知乎⑤?天门开阖⑥,能为雌乎⑦?明白四达⑧,能无为乎?,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道德经第五十章?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道德经第五十章(道德经注释十)

道德经第五十章

【原文】载营魄抱一①,能无离乎?专气致柔②,能婴儿乎?涤除玄览③,能无疵乎④?爱民治国,能无知乎⑤?天门开阖⑥,能为雌乎⑦?明白四达⑧,能无为乎?

【注释】

①载:语助词,无实义。一说同“哉”,句尾语气词,应属上章。营魄:身体和灵魂。寄托之处叫营,古人认为肉体是灵魂的寄托之所,所以把肉体叫做“营”。一说“营魄”即灵魂的意思。抱一:结为一体。道家反对魂不守舍的行为,后来的道教还把这一观点发展为重要的养生方法。

②专气致柔:专一精神,以达到柔弱状态。气,精神。《孟子.公孙丑上》:“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③涤( di )除玄览:清除尘垢,保持心灵的清明。涤,洗。玄览:指心灵。高亨《老子正诂》说,“览”应作“鉴”,鉴,镜子,比喻能观照万物的心。

④疵( ci ):毛病,错误。

⑤知:同“智”。

⑥天门开阖( he ):大自然的变化。天门,指自然。一说指耳目口鼻。开阖,即开闭,比喻变化。

⑦雌:柔雌,柔和。

⑧四达:处处通达明白。【译文】

使身体和灵魂结为一体,大概能够做到不相分离了吧?专一精神以达到柔弱状态,大概能够像婴儿一样了吧?清除尘垢以保持心灵的清明,大概能够不犯错误了吧?爱民治国,大概能够不使用智慧了吧?在自然的变化之中,大概能够安居于柔雌的状态吧?明白通达,大概能够做到清净无为吧?

【原文】

生之畜之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③。是谓玄德④。

【注释】

①畜( xu )之:养育万物。畜,养。之,代指万物。

②为而不恃( shi ):帮助万物而不占用它们。为,帮助。恃,依赖。引申为占用。

长而不宰:使万物顺利生长而不做它们的主宰者。是谓玄德:这就算是高尚的品德。是,代指以上做法。玄,高深,高尚。

【译文】

(圣人)帮助万物繁殖、生长,生养了

万物却不据为己有,帮助了万物却不占用它们,成就了万物却不做它们的主宰者。这可以算是高尚的品德。

【赏析】

人类被称之为万物之灵长,主要是因为人类拥有思维和意识,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但是,人的灵魂和意识能发挥的作用却有很大的局限性,因而时常犯错,并为此懊悔、痛苦,常常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也会有“カ有余而心不足”的体会。在这一章中,老子便对此提出了他独特的看法。他以六个排比式的反问提示人们,要解除这种痛苦就必须达到“玄德”的境界。而所谓的“玄德”在译文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也就是道家所提倡的道德行为准则,即人们立身处事奉行的宗旨以及修身进德所要达到的境界。老子认为人类之所以会痛苦,是因为人类的灵魂和肉体经常处于分离的状态。当人类的精神(灵魂)想象出许多肉体无法承受的事情,就会造成痛苦和灾难;当灵魂的翅膀无法带着沉重的肉体一起飞翔时,我们就会无奈、痛苦和彷徨。婴儿没有痛苦,是因为婴儿不谙世事,头脑混沌,不知何物为何物,何事为何事,一切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圣人没有痛苦,是因为他已经历了痛苦的阶段,因为不想再痛苦下去,明智地选择了与大道同行,做到了心底明净,无欲无求。他们的灵魂与肉体都是统一的。因此,我们要想生活得无忧无虑,就要保持身心平衡,顺其自然。很多时候,无知的婴儿正是我们要学习的榜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