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寺特色景点介绍词句(观名胜赏名联江心寺)

开元寺特色景点介绍词句(观名胜赏名联江心寺)(1)

青山横郭,白水绕城,孤屿大江双塔院;

初日芙蓉,晓风杨柳,一楼千古两诗人。

——李宗昉撰 楼联

【注释】(1)青山二句:脱自李白《送友人》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2)孤屿:南朝诗人谢灵运曾为永嘉(今温州一带)太守,写有《登江心孤屿》诗:“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天日相辉映,空水相澄鲜。”双塔:指东塔和西塔。 (3)晓风杨柳:脱自宋代词人柳永《雨霖铃》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4)两诗人:江心寺楼旧时祀有南朝谢灵运和初唐孟浩然两著名诗人的像。此处当指他俩。 (5)江心寺:在温州滨江小岛上,建于唐代咸通年间。江中原有两座小屿,中贯川流,后填塞中川,使二屿合而为一。两屿上各有一塔,一名”东塔”,一名“西塔”。屿上建江心寺与文天样祠。寺院周围云水环绕,古木苍翠,景色清幽。 (6)李宗昉(?-1846年),字静远,号芝龄。江苏山阴(今江苏淮安县)人。清嘉庆间进士,道光间做过礼部尚书。

【鉴赏】此联是写景联。但它通过对江心寺自然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山水诗派仰慕之情,流露了浪迹山水的归隐之心。

上联化用李白《送友人》诗中的名句,勾勒了一幅雄浑而自然的图画:远处青山苍茫,城廓巍然,近处江水如带,飘拂而过。正是在这雄浑而自然中,孤屿砥柱中流,东西塔院遥相矗立。如果说青山横郭,白水绕城是匆匆晃过的虚远景,那么,孤屿大江双塔院,就是笔力凝重的实特写。

下联的景观清新、活泼,“初日芙蓉,晓风杨柳”,色彩堪为绚丽,情感更为强烈。“一楼千古两诗人”,完成了前后的景色勾画后,按捺不住的心中感叹油然而生。观景怀古,正是表现自己,赞美谢、孟的同时也就披露了内心胸襟。谢灵运虽然曾热衷仕途,晚年却以登山临水而自乐,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山祖。孟浩然虽

不乏有仕宦之心,但终生布衣,力效谢灵运,也终成唐代第一位山水诗人。作者在吟叹“千古两诗人”之时,其情怀不就显露无遗了吗?

对联艺术上的成功之处,在于“脱化”。上下联写景一脱自李白。一脱自柳永,它们不仅切景熨贴,妙合天成,而且代表了山水诗派的两种特色:雄浑与清新。青山,白水;晓风,杨柳,这各显姿色,相映成趣的景,本是李白、柳永笔下景,千年未变。然而李白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引出的不过是“落日故人情”、“箫箫斑马鸣”的别恨。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不过衬托“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离愁。而在此联中,“青山”、“白水”、“晓风”、“杨柳”均溶入“初日芙蓉”之中,一扫伤愁、悲戚、暗淡,创造了一幅激奋、自信、璀灿的新图。

开元寺特色景点介绍词句(观名胜赏名联江心寺)(2)

三百年方策犹存,剩凫渚鸥汀,时有云烟入图画;

四十里昆明依旧,听菱歌渔唱,不须鼓角演楼船。

——薛时雨撰 江苏南京玄武湖联

【注释】(1)三百年方策:明初在湖中洲上建黄册库,贮全国户籍赋税档案。 (2)凫:野鸭。 (3)四十里昆明:南朝宋孝武帝刘骏两次在玄武湖操练检阅水军楼船,并称为“昆明湖”。湖宽约四十里。 (4)鼓角:战鼓和号角。楼船:战船。 (5)薛时雨(1818-1885):字慰农,又字澍生,号桑根老人,安徽全椒人。清咸丰进士,做过嘉兴、嘉善知县和杭州知府。后主讲杭州崇文书院、江宁尊经书院和惜阴书院。著有《藤香馆诗删》等。 (6)玄武湖:在南京玄武门外,湖中有五个小洲,湖光山色皆美,是南京胜境。

【鉴赏】这副对联是玄武湖湖神庙题联,是一副优秀的登临寄慨之作。对联首句用典介绍了与玄武湖有关的历史事件。三百年前,这里曾是明初的黄册库,贮藏了全国的户籍赋税档案。既写出了玄武湖悠久的历史,又抒发出文物尚在,人事全非的感慨。接着,用“剩”二句转入对玄武湖自然风景的描绘。远远望去,映入作者眼帘的是“渚”“汀”“凫”“鸥”。水中之洲,松竹挺拔,青翠葱珑,繁花点点,艳丽迷人。野鸭在水中纵情嬉戏,白鸥在空中自由飞翔。真是“渚”“汀”为“凫”“鸥”增色;“凫”“鸥”为“渚”“汀”添情。把玄武湖特有的风光一下子呈现在游人面前了。可是作者还嫌不足,他又采来时隐时现,浩浩渺渺的烟波云雾作点缀。把玄武湖装扮得如诗如画,美若仙境。让人产生江山如此娇美之感。

尔后,作者以“四十里昆明依旧”,承上联,既指湖的面积为四十里,又喻玄武湖风光历来美丽,且暗合南朝宋孝武帝刘骏两次在玄武湖操练检阅水军楼船,并称之为“昆明湖”一事。这里用玄武湖旧景为今日新貌作映衬,给第二句绘景,第三句抒情作铺垫。“听”句,是指采菱人和打渔人的歌声此起彼伏。似乎只有声音,诉诸人的听觉,但仔细想来,里面含有人的活动,还有视觉效应。我们仿佛看见采菱人、打渔人的小船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往来穿梭。他们一边互唱互答,互逗互乐,一边干着活儿,忙忙碌碌,好不热闹。湖面上人的音容笑貌、景的勃勃生机都被刻划得栩栩如生。秀美如画的自然风景,配以诗趣盎然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一派安居乐业,恬然自得的升平景象。此时作者的情绪仿佛也受到菱歌渔唱的感染,一句“不须鼓角演楼船”表达出再也不愿听到战鼓擂、号角鸣,再也不想见到战船在湖面上横冲直撞情景的愿望。尾句与首句相照应,完成了对这一历史事件的介绍,反映了作者追求平静、安宁生活的理想,同时还隐蕴着作者深深的忧虑。

全联既描绘了玄武湖烟云,又咏史抒怀,写得平稳含蓄、言已尽而意无穷。它寥寥数语便把玄武湖的史、景、事都“点”了出来。读着它,似呷了一口醇酒,象含了一颗橄榄,耐人品味。

开元寺特色景点介绍词句(观名胜赏名联江心寺)(3)

鸟识玄机,衔将春来花上弄;

鱼穿地脉,挹将月向水边吞。

——朱熹撰 漳州开元寺书舍联

【注释】①玄机:道家称奥妙之理。张说《道家》诗:“金炉承道诀,玉牒启玄机。”这里指气候变化的规律。②弄:玩弄。引申为戏耍。③地脉:指地的脉络。这里指地下水沟。水流像人身血脉,故称地脉。④挹:吸取。⑤朱熹(公元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宋高宗绍兴时进士,历高宗、孝宗、光宗和宁宗四朝,曾任秘书阁修撰等职,是宋代著名理学大师。他一生著述甚多,有《朱子全集》等传世。⑥开元寺:漳州开元寺在漳州西北面天宝山,寺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后历经修建,面积达120亩。镇国、仁寿两塔(俗称东塔、西塔)耸立于东西广场,大雄宝殿高20米,堂皇壮丽,雕刻精美,但这些名胜古迹,现多已不存。⑦书舍:旧时读书讲学的地方。这里指朱熹侨寓建阳(今福建)时,在开元寺建的一栋书舍。

【鉴赏】北国的孟春还是冰天雪地的时候,地处南方的漳州的开元寺,早已是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季节。朱熹面对青山绿水,群芳斗艳,鸟语花香,鱼游水面,风景如画的迷人景色,不觉心旷神怡,欣然命笔,用短短的二十二个字的对联,将其描写、概括得淋漓尽致。现在读起来,还能如身历其境,令人陶醉在其无边的春色之中。

这虽是一副状景联,但寓意深刻,字里行间,饱含哲理。朱熹是宋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在这里,他告诫人们:燕子等鸟类尚且辨别、把握住气候的变化规律,戏耍于花间树林之中;鱼儿尚且能穿过地下水沟,游出水面,吸取春天的气息,何况是人呢?所以这副对联题在读书、讲学的书舍,就有着异乎寻常的深意,也用得恰到好处。他要读书士子,珍惜时间,把握时机,努力进取。这种用鱼、鸟作比喻,阐明哲理,启迪士子,勉人进取的艺术手法,在风景名胜联创作中是少见的。它形象生动地阐明了这一事理的主题,获得了情景交融的独特艺术效果,令人读之,回味无穷。

这副对联,虽属于骈体文句式的一般正对联,但它文词清丽,对仗精工,平仄入律。鸟对鱼,识对穿,玄机对地脉,衔对挹,花对水,弄对吞,符合对联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的要求。在写作技巧上,本联主要采用了动词对的手法,上联的“识”、“衔”对下联的“穿”、“挹”,不仅对得贴切,而且将鸟和鱼的不同特点和习性写活了。尤其是用上联的一个“弄”字与下联的一个“吞”字相对,把鸟在花木间戏耍,鱼在水中遨游的情景,描绘得活灵活现,出神入化,构成一幅动人的春意图。这种寓意有景,借景抒情,妙趣横生、吟来令人回味无穷的千秋佳联,题在漳州开元寺书舍这个名胜古迹上,可以说是相得益彰,称得上古迹为山河增色,佳联为古迹生辉,并为媲美。无怪乎古迹不存,楹联犹在。

开元寺特色景点介绍词句(观名胜赏名联江心寺)(4)

水界辽河,山通华表,历数代毓秀钟灵,真乃东都胜迹;

千峰拔地,万笏朝天,看四时晴岚阴雨,遥连南海慈云。

——臧乃用撰 辽宁鞍山千山联

【注释】①水界辽河:千山山脉西北为辽河,河西为东北平原;东为以千山山脉为主干的辽东半岛。②华表:华表山与千山相连,合称千华山。③毓秀钟灵:天地间的灵秀之气所聚。④东都:清代统治者入关前都于盛京(今沈阳市),顺治帝即在此即位。入关后称这里为“东都”。⑤笏:古代大臣朝见天子时所执的手板。⑥遥连:这句的意思是:天南海北虽遥,云雨却相连一起。⑦臧乃用:清人,生平不详。⑧千山:在辽宁省鞍山市东。又名千华山和积翠山。

【鉴赏】千山是辽宁省最著名的游览胜地。传说古时候,在辽东草原上,耸立着九百九十九座山峰。有一位远方的和尚云游到此,一座一座地数过,但差一座山峰,便足千数,遗憾,于是,他就在这群峰之间造出一座假山来,从此,就有了“千山”。千山的奇峰秀峦如千朵莲花亭亭玉立,故又称为“千朵莲花山”,古有“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之誉。此联乃千山五寺之一的祖越寺联。

对联首句从远眺的角度着笔,紧紧抓住眼前自然景观特色,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千峰争奇,万峦叠嶂,山水相依,山石相偎的壮美画卷。既点明了千山的地理位置,与辽河接壤,与华表相通。又用夸张的笔法,刻画了千山范围之广,山峦之多,渲染了千山辽阔广大的气势。接着,作者以聚积了多少天地间的灵秀之气,真不愧为东都有名的“胜迹”句,揭示了千山人杰地灵的历史风貌。据史载,隋唐时期,佛道两教开始在千山创建寺庙。明清时两教极为兴盛,官宦、文人墨客对千山也产生了极大兴趣。清朝康熙、乾隆帝曾来千山游览过。康熙在《入千山》诗中写道:“晓入千山路,烟光识翠萝。崎嵚绿石蹬,宛转历岩阿。”可见千山无愧东都最享有盛名的胜地。

如果把上联看成作者概写千山总貌,着力刻划它的气势和声望,那么下联,作者则转入对山、景的具体描绘。

“千峰拔地,万笏朝天”,连绵不断的山峰象千万棵拔地而起的石笋,直插天际,欲与天公试比高。层层峰峦,庄严肃穆,万籁无声,又似万臣毕恭毕敬地朝见天子。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千山高耸入云的形象,刻画了峰峦的神态,渲染了千山作为道家、佛家之地的清静深远的特色。短短八个字,将千山的形神概括得活灵活现。“看四时晴岚阴雨”,描绘了千山变幻莫测的风景。站在千山顶上,观春夏秋冬四季之景,绘晴岚阴雨百色之图,无疑多姿多彩,妙趣横生。作者在这里并未展开一幅幅奇妙秀美的画轴,而是留给了人们无限的想象。接着,作者宕开眼前之景,高瞻远瞩,放眼四望,把视角射向遥远的南海,展现了一个更为广阔空旷的意境,一句“遥连南海慈云”,写出天南海北的云雨紧紧相连。抒发了作者宽广的胸怀,赋于祖国河山处处壮美的寓意。

此联将千山风景尽收一联,既切景构辞,又高瞻远瞩,诗怀豪宕,笔力沉雄,是关外楹联中之佼佼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