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先生的企鹅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波普先生的企鹅-奇幻追梦之旅)

《波普先生的企鹅》出版于1938年,《威斯汀游戏》出版于1978年,两者整整时隔四十年,但两本书讲的是同一个美国梦,公平、公正、公开的出人头地机会。美国梦是纽伯瑞儿童文学奖主旋律,一代代传承亘古不变。《波普先生的企鹅》故事适于小读者阅读一点儿都不复杂道理通俗易懂,人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历经岁月流逝,仍不忘初心坚持追求梦想。波普先生实现梦想表象是一段奇幻之旅企鹅的从天而降,透过现象看本质是波普先生一颗永不熄灭追求科学渴望冒险的心持之以恒的努力行动。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波普先生利用闲暇时间学习等待实现梦想的机会。本书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奇幻童话形式描写波普先生贫贱的生活因爱心照顾企鹅把握住梦想的故事。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原作者理查德中途病倒,他妻子弗洛伦斯接过笔完成写作,因此小说风格前后有明显的变化。这一点在波普一家日常生活的描写上尤为明显,前面侧重于写实对生活的贫穷苦难笔墨颇多,后面淡化处理转向童话故事的欢声笑语。

故事从九月末的午后讲起,波普先生可不是什么大人物只是静水镇上不修边幅的油漆工。他胸怀梦想粉刷时总是心不在焉,一颗憧憬广阔无垠的世界渴望探险的心砰砰跳动。众所周知美利坚是移民开拓出的美利坚是冒险家的黄金乐土,美国人体内流淌着冒险的血液。本创作于1938年,当时世界局势是二战早已拉开鲜血染成的猩红帷幕,战火尚未燃烧至大洋彼岸的美利坚,美国社会一派繁华盛世,甚至大发战争横财坐享其成。美国民众不知战火之凶残,隔岸观火独享太平,身处二战浑然不知所以本书中对世界的憧憬依然停留在冒险探索未知的美好时代中。这怪不得作者,让美国人意识到战火熊熊燃烧到家门口的偷袭珍珠港港在三年后的1941年12月7日。波普先生的梦想不是他一个人的梦是美国梦,美国没有选择德国用武力征服世界的超级大国路,另辟蹊径复制开拓美国的成功去发现开拓新世界。

言归正传,波普先生想成为一名科学家加入伟大的两极探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南极是人类尚未完全探索的大陆最后的冒险家乐园。1909年美国人佩里率先到达北极,虽有争议但主流观点多为认可。不同于美国有阿拉斯加北极探险近水楼台先得月,南极对于重商主义的美国来说是一块遥远寒冷毫无价值的冰冻荒原。南极探险是衡量一个国家国力科学技术的尺子,早期南极探险主要由世界帝国日不落帝国进行。直到1934年在南极洲发现丰富的煤炭,美国出于抢夺资源的战略出发,将目光投向遥远寒冷的南极洲。1933-1939年美国人埃尔斯沃思进行四次南极大探险,为美国抢占下约20万平方公里的南极陆地,在美国社会掀起南极探险热潮,又一个遍布黄金的西部唤醒美国人体内沉睡着的淘金冒险心。1939年初美国政府发起南极探索项目,目标在南极洲建立科考站以确保拥有南极洲主权占领南极大陆。1939-1941年美国南极探险队成功完成使命在南极建立东西两处基地。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政府的探险计划被迫按下暂停键,直到二战结束的1946年美国海军提出南极发展计划派出一支4700人的探险队,在南极洲设下68个主权要求标记。综上所述,波普先生不是作者凭空杜撰,而是美国的战略发展计划,同时呼应广大民众被点燃起的南极探险热情。波普先生是真实的人物,他可能是日后去南极的探险家,也可能成千上万怀揣南极梦的普通人之一。小说获得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原因之一是基于真实。参考我读过的近十本纽伯瑞大奖作品,无论何种题材主题有一个基本共同点,必须尊重真实,在现实中能找到小说中主人公及主要人物。反观我国还是猫猫狗狗的纯白童话世界,或是千人一面完人圣人的少年英雄。我国最落后美国的是儿童文学,现在有人能写出比肩《波普先生的企鹅》作品吗?至少我们落后一百年!

在当时的条件下,波普先生可以用狂热一词形容抓住一切学习两极探险知识的机会,没有人会嘲笑坚持追求梦想的努力。波普先生能勇敢追梦,不是他一个的付出努力,而是全家齐上阵义无反顾的支持他。不嫌弃丈夫贫穷的好波普太太,她勤俭持家通情达理支撑着整个家庭。一双好儿女,他们可以不吃牛肉,不吃冰淇淋,每天吃豆子减轻父亲的经济压力。长久以来波普先生的追梦之旅绝不是他一个人的孤单的旅程,妻子和子女陪伴左右给予无私的爱推动他一步步向着南极前进。夜晚波普夫妇的谈话流露出生活的拮据,波普太太合理控制开支没有埋怨丈夫,波普先生却一头沉浸在南极探险中不可自拔。20世纪30年代电视机进入美国家庭,广播电视走进千家万户快速普及要等到二战结束后,所以波普先生一家的娱乐活动除了读书便是收听无线广播。广播里传来杜雷克上将喊话波普先生送给他一份惊喜。杜雷克上将无疑是虚构人物,作者很有先见之明预言海军将会掌管南极探险,历史走向果真如此。机会不是天上掉馅饼,正是波普先生持之以恒的努力,天天收听杜雷克上将的广播,勇敢迈出一大步写信才有了后面的企鹅奇遇,从而把握住机会改变命运实现梦想。

波普先生一家介绍完毕,从企鹅出场开始进入到冰雪皑皑的童话世界。作者奇思妙想从南极空运企鹅把南极洲带给美国的波普先生。至于在当时的运输条件下企鹅能不能平安熬过长途跋涉,早在1936年有过更远更漫长的先例送69只企鹅去北极,所以小读者大可把心放肚子里尽情享受阅读欢乐。杜雷克上将寄给波普先生的箱子里是一只结实的小家伙,波普先生一家要忙起来了。波普先生给小家伙起名库克上校,它立马俘获全家人的芳心,最关键是女主人波普太太她善良博爱是完美女性代表。杜雷克上将库克上校都是为了纪念早期英国两极探险家,之所以带有军衔是因为早期探险家大多出自英国海军。如果没有日不落帝国雄厚的国家力量保驾护航,单凭个人及民间力量去两极探险很难成行。

波普先生一家因地制宜用冰箱给企鹅作窝,满足企鹅低温生存环境要求。这是作者生活的智慧可不是大胆想象。改装冰箱遇到大问题呆板态度差的冰箱服务部服务员,两次改装要求掏空波普先生身上所有的钱。这一段明显是写实嘲讽当时美国社会的思想固化保守。这不奇怪,1933-1939年的美国正处在罗斯福新政带领美国走出经济危机复苏期间,二战乌云还没吹到美国人头顶,美国恢复元气民众喘口气,难免求稳偏于保守缺少创新推动力。后面登门的警察,波普先生去办理执照的市政各部门与南极冒险主线关系不大可写可不写,看得出来是理查德的手笔,借机讽刺当时社会弊病按章办事循规蹈矩十足的官僚主义阻碍社会创新发展。同时用令人哭笑不得闹剧向孩子们灌输进步思想很有教育意义。

上世纪三十年代人类对企鹅了解多少,我难以考证。仅从本书而言是有一定的科学研究,本书成败关键是描写的企鹅真不真够不够科学,而且动作行为要讨小读者欢心滑稽有趣。企鹅不仅是通人性,甚至是拟人化。动物拟人化是文学手法违背科学,作者在企鹅活灵活现中要拿捏精准,似人非人描写遵循企鹅习性。小读者读不出假,童话色彩不能盖过科学知识。从第七章库克筑巢,波普先生便把舞台中央让给企鹅。库克收集各类物品筑巢,我虽然对企鹅知之甚少,但能从书中感觉到真实,作者一定是下功夫查阅资料根据企鹅习性加工而成,绝不是为了迎合孩子们杜撰虚构,丧失科学教育价值。企鹅游街是小说前半部分的高潮,库克上校外出上街轰动小镇闹出不少笑话逗人发笑。当今一些知名动物园会根据企鹅散步习性安排企鹅游行活动,比如亚洲最著名的北海道旭川动物园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便是和企鹅一起散步,可见作者为求真实研究企鹅下足功夫。

高潮过去顺势是低谷,库克上校生病了。波普先生一家愁云惨密布。企鹅是群居动物需要社交活动,库克上校孤单寂寞郁郁寡欢。找兽医行不通,波普先生灵机一动向世界最大的水族馆求援,此时的水族馆同病相怜,他们也有一只孤单的企鹅,这下好了两只凑一对。波普先生家一定不在温暖的阳光海滩西海岸,10月走进冬季11月感受冰天雪地。波普先生打开窗户欢迎冰雪,把客厅改造成冰雪乐园,两只企鹅不用挤在冰箱里在孩子们在客厅自由畅快的游玩。客厅只能解一时燃眉之急,波普先生只好改造地下室安装大型制冷设备。这需要一大笔钱,波普先生囊中羞涩无奈透支信用卡。没想到美国上世纪三十年代民众都用上信用卡,无愧是百年来世界金融中心,华尔街扼住全球金融命脉。我个人感觉是弗洛伦斯从客厅冰雪乐园接手,从这章以后风格向快乐出发。

小说主角是波普先生,目前为止故事围绕企鹅展开,没有涉及波普先生逐梦。波普先生一家和企鹅一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需要一个契机让全美认识波普先生,那时的他将不再是小镇的油漆工。这个契机就是钱,一个低俗的词,却人人离不开。改装地下室已让波普先生负债累累,要养活十几只的企鹅又是一笔巨额开销,波普先生濒临破产。卖掉小企鹅换钱,小读者会伤心欲绝,企鹅一家融入波普先生一家,波普夫妇是做不出如此狠心残忍的事。为今之计企鹅自食其力自己养活自己。当时的美国广播电视未普及,民众主要的娱乐活动是电影、歌舞话剧、马戏表演。不能用今天马戏表演虐待懂得眼光审视企鹅表演。波普先生一家通过日常悉心照料深入了解企鹅,根据习性因材施教成功完成马戏表演,证明波普先生是美国独一无二的企鹅动物学家。企鹅表演一方面能解决现实经济难题,另一方面向民众展示企鹅激发全民南极探险热情,无形之中波普先生这块金子闪闪发光。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企鹅首秀是救场的压轴大戏。功夫不负有心人,库克上校一家跟随着波普太太的钢琴曲表演一个又一个精彩节目,赢得观众起立喝彩。企鹅表演大获成功赢得全美巡回表演合同,波普先生一家经济危机化险为夷。带着十二只企鹅长途跋涉绝非易事,要疏通好各个环节,相关费用是一笔巨额开销,波普先生得到的演出报酬所剩无几。好在企鹅们成为一家海虾公司代言人,可以在全国吃到免费的虾罐头,节省下一大笔开支。一行人从西海岸又转向东海岸,所到之处企鹅未到先引发轰动,已然是远近驰名的全美大明星。大都会纽约是演出的最后一站,此时已进入四月天气转暖,企鹅们躁动不安不适应暖和的天气。企鹅和波普先生将何去何从是回到恬静舒适的静水镇,还是闯出一片新天地,一切将在纽约百老汇剧院区世界的十字路口见分晓。

波普先生和企鹅在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纽约水土不服,演出当天波普先生头脑昏昏沉沉报错地名。帝王剧场内一群海豹正在表演,在野外自然环境海豹会猎食小企鹅。可波普先生的企鹅不是泛泛之辈是一群训练有素的企鹅,面对海豹不慌不忙镇定自若。吓坏波普先生是其次,主要是把帝王剧场搅得鸡犬不宁,波普先生和企鹅被送进监狱。等了又等,终于等到有人来保释,来人出乎意料竟然是远在南极的探险记杜雷克上将。杜雷克邀请波普先生的理由带领企鹅到北极繁衍生息充满童真想象力,恰恰是小朋友最爱问的为什么北极没有企鹅,南极没有北极熊。人类强行带企鹅到北极安家落户是违反科学违背自然规律的愚蠢之举,从这点看得出弗洛伦斯对企鹅及两极的研究不够深入远不及其夫。在本书创作之前,1936年已有探险家尝试把69只企鹅运到北极生存但以失败告终。一方面北极有北极熊、北极狼、北极狐比南极更多的猎食者;另一个主要原因在北极企鹅缺乏食物。探险家带企鹅到北极曾经轰动一时,不知弗洛伦斯是知道这则新闻以此而写,还是不知道这则新闻天马行空让波普先生圆孩子们北极有企鹅的梦呢?如果是知道还这么写有损本书的科学教育意义,如果是不知道情有可原,从感性出发满足小读者所想所愿。

摆在波普先生面前的两个抉择很容易选,送企鹅回家。作者临了卖个关子,波普先生误以为要与企鹅分别。事实上正如杜雷克上将所说,波普先生才是计划成功的关键。两极探险队不需要油漆工,南极没有墙要粉刷,需要一位动物学家照顾企鹅。从这个角度分析,弗洛伦斯由于对动物学认识不足,不知如何安排波普先生参加探险队,只好硬着头皮顺着孩子们的心意设计杜雷克上将的南极企鹅去北极计划。用今天的眼光审视探险队负责人杜雷克上将反科学的计划,人物有缺陷故事失真。但从历史上两极探险计划来看,这并不奇怪。需要注意的是杜雷克上将的头衔无疑暗示探险计划是国家项目,有了国家出资探险队不吝惜金钱冒出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比如著名的1939年探险队斥巨资建造的南极雪地巡洋舰,最后是毫无用处的一堆废铁。我认为如果理查德没病倒继续写下去,波普先生实现梦想参与南极探险不会如此儿戏,可惜是如果假设。

看似全书仅限于开头描写过波普先生逐梦的努力学习,惊喜包裹送到后全是幽默风趣的企鹅表演抛弃波普先生南极探险的梦想。其实不然,波普先生在企鹅出现前,一直努力学习两极探险相关知识,有一定知识储备,要成为一名两极动物学家光纸上谈兵可不够格,需要通过实践测试。杜雷克上将送来的企鹅是绝无仅有的实践机会,波普先生一家不仅照顾好企鹅,人工饲养环境下繁殖企鹅,乃至成功训练企鹅表演取得前所未有的企鹅饲养成绩,堪称当世第一的企鹅学家。波普先生与企鹅的朝夕相处中发挥知识的力量,逐渐从小镇油漆工走向南极探险家。美国梦是不分种族出身人人平等的出人头地机会,波普先生作为首屈一指的企鹅动物学家绝不会被埋没,最终被邀请参与南极探险实现梦想。所以说企鹅的生存、繁殖、表演背后是波普先生逐梦的努力,企鹅表演越精彩越能证明波普先生的成功。两者不是无关而是互为一体一表一里。

小说因为作者变更原因存在明显问题,前面理查德侧重写实通过波普先生与企鹅揭露社会问题具有思想深度,对企鹅的描写讲科学在给小读者上一堂企鹅科普课。弗洛伦斯接手后,风格有了明显变化,不再如实描写美国的风土人情,把重点全放在企鹅滑稽的的动作及拟人化的通人性上变着法子逗乐小读者,讲科学爱科学的科普课变味成童话故事。剧场表演和全美巡回表演看似轰轰烈烈,细嚼慢咽后剩下的全是一个味的空谈,远不及前面库克上校好奇活泼、孤单生病、双宿双栖跌宕起伏。本应作为高潮收尾的波普先生和企鹅无法适应纽约大都会闹出危机,随即危机变机会实现梦想写的十分敷衍。对于危机起因波普先生与大都市的不合拍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所以才会有败笔难以置信的偶然去错剧场,出现的危机写成企鹅与海豹对峙远远不够戏剧性读起来索然无味。弗洛伦斯最大的问题是她笔下主角换成企鹅,后面全身心投入到描写企鹅表演上,波普先生完全靠边站偶尔露个面,波普先生的重要性甚至不如波普太太,更别提描写为梦想努力。

我认为单看弗洛伦斯所写部分根本没机会获得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流传千古,获奖全靠前面理查德奠定的故事框架及中心思想美国梦。书中波普先生是成千上万出身平凡生活贫穷的美国人代表,他没受过高等教育却利用一切可用的时间和机会去学习追梦,在美利坚的土地上是金子便会发光,杜雷克上将象征着美国社会,最为擅长淘金。杜雷克上将赠予的企鹅便是美国梦化身,人人平等的机会只要在美国经过不懈的奋斗一定能实现理想获得幸福的生活。小说中心思想歌颂美国梦契合纽伯瑞金奖评选标准,历史上多部金奖作品比如著名的《威斯汀游戏》等皆是传递或歌颂美国梦。小说成功树立起人生榜样波普先生,他不为贫困而变又经得起富贵诱惑坚持不懈追求梦想,激励小读者不要轻言放弃要坚持努力追梦。小说无意之中揭露资本主义腐蚀人心社会风靡拜金主义,除了波普一家人关心在乎企鹅外,剧场老板、虾公司蔬菜公司、电影公司老板他们无一例外打着企鹅发财的主意,没人在意过企鹅的生死。社会主流用金钱衡量企鹅价值,唯独代表美国另一面希望未来的杜雷克上将慧眼识珠企鹅背后的人才波普先生。

总而言之《波普先生的企鹅》文学造诣令人叹为观止,短短四万五千字构建出完整立体的故事。小说更难能可贵没有堆砌华丽的词藻,没有卖弄文学花式技巧,像是孩子睡前妈妈讲的童话故事通俗易懂,朴实无华的文字感动人心,代代相传美国梦。

波普先生的企鹅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波普先生的企鹅-奇幻追梦之旅)(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