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昭陵为什么还不挖掘(李世民皇太极的皇陵名字)

李世民的昭陵为什么还不挖掘(李世民皇太极的皇陵名字)(1)

位于邵阳市区的邵阳古今名称变迁牌坊

文/ 陈胜乔

如果你是邵阳人,你知道邵阳市最早的名字叫“昭陵”吗?为何这个名字后来又被用作唐太宗李世民和清太宗皇太极两人的皇陵名字?两者有没有必然联系?

不知道不要紧,让我来告诉你吧。

为弄清邵阳最早名字的来龙去脉,让我们从三千多年前的西周讲起。

讲邵阳历史,很多人都知道一句话:“西周召公,甘棠布政。春秋白善,垒土筑城。”这句话点明了邵阳历史与两位人物有关:西周的召公和春秋的白善。

西周“召公”,本指官名(爵位),第一任召公是指姬奭(读[shì]),他与西周建立者周武王姬发是同辈兄弟。但姬奭的具体生卒时间史书上无记载,我们只能推测他是商朝末年西周初年的人,距今三千多年。这个姬奭和继承他爵位的子孙(都称为“召公”)喜欢在甘棠树下给老百姓讲解仁政,据说有一位“召公”(或召公的后代)还来过邵阳,所以说“西周召公,甘棠布政”,邵阳市境内至今有“甘棠渡”、“召伯祠”、“棠下桥”、“周官桥”等地名,也源于此说。

而春秋“白善”,是真人的名字。据史书记载,“白善,澧阳人,乃楚宗室。楚平王之孙、楚巢邑大夫白公胜族人。”据此推断,白善应该与楚惠王(?—公元前432年)同为堂兄弟,大约是春秋末战国初的人,距今约2500年。白善与邵阳扯上关系,是因为他曾任楚国大夫、将军,负责镇守包括今邵阳市在内的楚国南境。因为率领军队驻防守地,所以在今邵阳市区修建了城池(也有人认为是在今邵东市周官桥),后人称之为“白公城”。

依据以上两段史实,可能有人会说,既然如此,那么,邵阳市最早的名字为什么不是叫“召公城”或“白公城”,而是叫“昭陵”?

这个问题问得好。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必须厘清一个概念:我们讲某个地方叫什么名字,应该是针对它的全部而不是局部,最权威的依据应是它的行政区域名字,而不是指某一个地点的名字。

李世民的昭陵为什么还不挖掘(李世民皇太极的皇陵名字)(2)

史书中的召公像

很多人以为,西周“召公”三千年前就来邵阳活动了,由此认为邵阳在那个时候已经建立了县市级政权,由市县政府管理,其实,今邵阳地区不光在那个时候还没有建立县市政权,即使是在春秋白善时期,也没有建立正式的县市政权。依据史书,今邵阳市地区最早建立县级政权始于西汉初年。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初,汉高祖刘邦置“昭陵县”(约在公元前202年左右,县治位于今邵阳市区,辖区应是今邵阳市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属长沙国。它是邵阳市历史上首个县级政权。之后过了四百多年,到了“两汉”之后的三国,“吴宝鼎元年(公元266年),东吴皇帝孙皓分零陵郡北部都尉辖地置昭陵郡(包括今邵阳市),治今邵阳市城区,为境内建郡之始。”据此计算,邵阳市以“地级市”建政的历史,至今只有一千七百多年。当然,无论是作为最早的“县级”单位和“市级”单位,邵阳市的第一个名字都是叫“昭陵”。

文史专家尹敬中先生研究认为,邵阳市最早的名字叫“昭陵”源于战国时期,追根溯源,则与西周时期的“召公有”关。

战国时期,天下大乱,诸侯贵族朝不保夕,原本在黄河以北的“召公”后代及百姓逃往南方,一部分经湘江溯蒸水、侧水进入今邵阳市境内定居。为纪念“召公”,他们把当地的山称为“昭陵”(“陵”在古汉语中,不仅指坟墓,也有高山的意思),把当地的河称为“昭水”,把河之北的地区称为“昭阳”。西汉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针对今邵阳市大部分地区设县,就把它叫作“昭陵县”。

邵阳市在公元前202年左右就开始叫“昭陵”,一直到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司马炎称帝,为避他爹司马昭的讳,命令将“昭陵”改叫“邵陵”。但他万万没有料到的是,三百多年以后,即公元649年,被称为千古一帝,开创大唐盛世的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后,葬陕西省礼泉县九嵕山,其皇陵被命名为“昭陵”。又过了将近一千年,即公元1643年,清朝第二位皇帝清太宗皇太极去世,葬沈阳皇姑区北陵大街北端,其皇陵也被命名为“昭陵”(又叫北陵)。

看来强人再强、再霸蛮,也强不过、蛮不过后世人。

李世民的昭陵为什么还不挖掘(李世民皇太极的皇陵名字)(3)

位于陕西九嵕山的唐太宗“昭陵”

李世民和皇太极是中国历史上两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们的皇陵都被命名为“昭陵”,是不是因为他们生前的经历和邵阳有关系?或者是因为纪念西周的“召公”呢?

可以肯定地说,这两位皇帝的皇陵之所以叫“昭陵”和邵阳之间是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关系。因为邵阳在唐朝早已经不叫“昭陵”而是叫“邵州”了,邵阳在清朝也不叫“昭陵”,而是叫“宝庆府”。这两座皇陵之所以都有个“昭”字,也不是为了纪念西周的“召公”,而是因为“昭”有“明亮”、“显著”之意,暗含后人褒扬这两位皇帝生前创造的功绩。

虽然如此,因为邵阳市最早的名字与两位著名皇帝的皇陵名字一模一样,我们了解这段历史,也有助于自己加深对家乡历史文化的了解,也不失是好事一桩。

作者简介:陈胜乔,湖南邵东人。做过媒体记者、主编,现居南粤,业余专注乡土写作。希望能为推介大邵阳的历史文化尽绵薄之力。如果喜欢作者的文章,敬请关注专栏并对文章点赞、收藏和转发。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