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特湾海战大揭秘(将星耀眼在陨落之前)

#二战风云#

对于一个将领而言,最难下的决断莫过于说服自己和自己的部下昂首挺胸的去死。因为在战争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命令下达之前,你大可以就客观局势和双方兵力对比提出自己的看法,哪怕是和上峰针锋相对、背道而驰的看法。但一旦命令下达,哪怕心中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哪怕前路是一条十死无生的绝路,也得义无反顾地拼死向前,在自己的生命结束之前尽可能多的取得战果、收割敌人的生命,冈瑟·吕特晏斯海军上将就是这么一个人。

莱特湾海战大揭秘(将星耀眼在陨落之前)(1)

冈瑟·吕特晏斯,此时他官居海军上校

经验丰富、资历深厚的水面舰艇指挥将才

冈瑟·吕特晏斯,1889年5月25日出生在黑森州首府威斯巴登市,1907年,十八岁的吕特晏斯加入了威廉二世的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早年在几艘军舰上历练过几年后调入鱼雷艇(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中的“鱼雷艇”等同于雷击舰)部队服役并迎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争开始的第一年,吕特晏斯随队多次穿梭在英吉利海峡执行任务;1915年5月,26岁的吕特晏斯调任到海防巡逻艇部队的一艘巡逻艇上担任艇长并晋升为海军中尉,不久后被提升为一支巡逻艇分队的分队长;1917年,28岁的吕特晏斯晋升海军少校,调任海岸防御部队并在这个位置上迎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的战败。在目送着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精华的公海舰队屈辱的被押送到英国大舰队的锚地斯卡帕湾囚禁,并听闻这支舰队最终在那里自沉的悲壮结局,年轻的吕特晏斯心中充斥的是浓浓的耻辱感,德意志帝国海军的军舰可以在海上被击沉,但绝不能这么耻辱的沉在对手给他们设置的牢笼之中,一颗复仇的种子在他胸中种下。

一战结束后,德国受《凡尔赛和约》的约束只能保有十万国防军,致使许多优秀的海军军官丢了饭碗,而吕特晏斯由于老上司艾里希·雷德尔的庇护下保住了自己的饭碗并继续稳步晋升(因为“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国防军服役期超长,一个萝卜一个坑,所以军官晋升的速度不可能很快;另外吕特晏斯的姓氏中不带代表普鲁士老贵族的“冯”字,也在一定程度上拖慢了他晋升的步伐)。1923年,34岁的吕特晏斯返回鱼雷艇(雷击舰)部队担任分队长;1926年4月,37岁的吕特晏斯晋升海军中校,担任一艘炮舰的舰长;1929年,40岁的吕特晏斯被任命为第一雷击舰支队队长。两年后的1931年调海军部人事处任职(此时的海军部长正好是艾里希·雷德尔海军上将),但这个办公室职务没干多久就又回到了军舰上,这回是条大舰——他被任命为1929年11月正式服役的“科尼斯堡”级轻巡洋舰二号舰“卡尔斯鲁厄”号的舰长并被晋升为海军上校。在担任“卡尔斯鲁厄”号轻巡洋舰舰长长达五年的时间里,吕特晏斯指挥着这艘军舰巡航各地,足迹遍及各大洋,这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指挥大型水面舰艇屡屡成功的进行“巡洋作战”大有助益。

莱特湾海战大揭秘(将星耀眼在陨落之前)(2)

“卡尔斯鲁厄”号轻巡洋舰

到了1935年,《凡尔赛和约》套在德国头上的枷锁有了松动:这一年德国和英国签订了《英国海军协定》,协定规定,德国海军水面舰艇的总吨位永不超过英国(英联邦)海军总吨位的35%,而德国潜艇的总吨位将不超过英国海军吨位总额的45%。这就意味着德国海军将被允许拥有一定的实力来抗衡欧洲的法国和意大利海军,可以就此合法地扩充德国海军的规模。因此这一年,46岁的吕特晏斯离开了“卡尔斯鲁厄”号,回到海军总司令部任军官人事处长任处长,负责为新组建的海军部队选拔配备合格的军官。并在第二年的1936年人事处升格为人事局的时候吕特晏斯也随之升任局长。1937年,48岁的吕特晏斯晋升海军少将,并重新回到了海上担任新组建的海军雷击舰部队司令。1939年10月,50岁的吕特晏斯调任德意志第三帝国海军侦察舰队(下辖“德意志”级装甲舰“德意志”号、“施佩伯爵”号、“舍尔海军上将”号和“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格奈森瑙”号)司令。

莱特湾海战大揭秘(将星耀眼在陨落之前)(3)

检阅水兵的吕特晏斯

巡洋作战战果显赫、才华初显统兵有方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意志第三帝国海军在没有完全做好战争准备的情况下加入了战争(希特勒曾经在1939年的时候还信誓旦旦的向雷德尔保证德国在1943年之前不会卷入战争,在得知英法向德国宣战的消息后,雷德尔曾经绝望地说:“德国舰队除了战斗和光荣地沉没之外,不可能有别的作为”),但卷入战争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实,再多的抱怨已经毫无意义,唯有盘点现有家底,立足于现有的舰艇作战。

此时的德国海军从规模上无法同英国皇家海军和法国海军抗衡。因此,德军最高统帅部给海军下达的对英国作战训令只由一句简短的话组成:“海军应与敌商船队,主要是英国商船队作斗争。”

1940年,51岁的吕特晏斯晋升海军中将,升任海军副司令代理公海舰队司令。同年4月,在德军入侵挪威、代号“威悉河演习”的作战行动中,吕特晏斯首次展示了他出色的战役指挥才能。他指挥“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两艘战列巡洋舰组成的侦察舰队担任吸引英国舰队,掩护登陆部队的任务。这是整个战役中最危险、最重要的任务,德国海军总司令埃里希·雷德尔元帅出于对吕特晏斯的信任,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

莱特湾海战大揭秘(将星耀眼在陨落之前)(4)

埃里希·雷德尔

莱特湾海战大揭秘(将星耀眼在陨落之前)(5)

海军中将时期的吕特晏斯

1940年4月8日,吕特晏斯海军中将坐镇“沙恩霍斯特”号,带着“格奈森瑙”号进抵行动的目的地纳尔维克所在的韦斯特峡湾口,和驻防在这里的英国皇家海军战列巡洋舰“声威”号发生了交火,虽然“格奈森瑙”号首先中弹,主火控系统被打坏,但吕特晏斯还是出色的完成了诱敌任务,成功的将英国舰队从韦斯特峡湾引开。从而保证了弗里德里希·邦特海军准将指挥的第一舰艇编队的十艘驱逐舰顺利地冲进了韦斯特峡湾并占领了纳尔维克港,完成任务后的吕特晏斯指挥两艘战列巡洋舰顺利回了威廉港。此战后的两个月的1940年6月,吕特晏斯获颁铁十字骑士勋章。

莱特湾海战大揭秘(将星耀眼在陨落之前)(6)

“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

莱特湾海战大揭秘(将星耀眼在陨落之前)(7)

停泊在一起的“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战列巡洋舰

6月4日,佩戴着刚刚获得的勋章的吕特晏斯再次指挥两艘战列巡洋舰从威廉港出击,此时德国陆军已经在挪威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他的任务是截击帮助从陆军从挪威撤离的英国运兵船,此次出击取得了巨大的战果:6月8日,两艘战列巡洋舰先在上午击沉了一艘运兵船和一艘油轮;在下午成功的截住了英国皇家海军“光荣”号航空母舰以及两艘护航的A级驱逐舰“热心”号和“阿喀斯塔”号并以舰炮将三舰全部击沉。造成多达1500名左右的皇家海军和空军人员葬身在冰冷的挪威海中。德国人的损失是“沙恩霍斯特”号被“阿喀斯塔”号射出的一枚鱼雷命中舰尾Y炮塔正下方的III-IV舱连接部,360公斤高爆炸药在舰壳上撕开了一个14米长、6米宽的大口子。单薄的防鱼雷隔舱形同虚设,内侧的水密纵隔板被炸塌,大量海水涌入C炮塔弹药库、IV号副炮塔弹药库和1、3号轮机舱。B炮塔右侧火炮身管被一枚来自“阿喀斯塔”号射出的120毫米炮弹击穿报废。3名军官和45名水兵丧生,另有3人受伤。因为旗舰“沙恩霍斯特”号受到重创,吕特晏斯被迫中断了巡航返回了基尔港。因为击沉“光荣”号航母的战功,吕特晏斯成功的把“公海舰队代司令”中的“代”字去掉,成为真正的公海舰队司令,并在9月晋升为海军上将。一年内两次晋升,果然是战争推动了军人晋升的步伐。

莱特湾海战大揭秘(将星耀眼在陨落之前)(8)

“光荣”号航空母舰

莱特湾海战大揭秘(将星耀眼在陨落之前)(9)

“热心”号驱逐舰

莱特湾海战大揭秘(将星耀眼在陨落之前)(10)

“阿喀斯塔”号驱逐舰

1941年1月22日,52岁的吕特晏斯上将再次指挥“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两艘战列巡洋舰出海游猎,在这次游猎中,吕特晏斯充分发挥“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战列舰追不上,巡洋舰打不过,敌方战列巡洋舰与之较量又吃亏”的优势。决不与敌人恋战,打完就走,声东击西。最大限度地扰乱了大西洋航线的秩序。例如:当他在格陵兰以南发现HX-106船队由战列舰护航后,迅速改变计划,向西溜去,在脱离敌人后,又转舵向北,在戴维斯海峡一躲就是十天,再次南下时,在连续击沉五艘商船后,在原地游荡片刻后随即迅速驶向西南;被英国人发现后,又再次折回西北,又连续击沉了十六艘商船,随即在英国人反应过来之前取道东南航向返回了位于法国占领区的布列斯特海军基地。这次历时半个多月的出击总共击沉了二十一艘总吨位11万吨的货船,并且成功的吸引了英国皇家海军的注意,牵制了大批了皇家海军舰艇兵力,掩护友舰从北路回国。这种类似捉迷藏的指挥艺术充分体现了吕特晏斯的才能。在雷达,舰载机都不如对方的情况下能成功的避开敌人主力,让人不得不佩服。

莱特湾海战大揭秘(将星耀眼在陨落之前)(11)

成为海军上将的吕特晏斯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941年5月18日,刚回国三个月的吕特晏斯在晋升海军上将后再次受命指挥舰队出海,这次他指挥的是德国最精锐的战列舰“俾斯麦”号(属“俾斯麦”级),和重巡洋舰“欧根亲王”号(属“希佩尔海军上将”级),这次出击的任务就是切断英国的大西洋交通线,希特勒在出发前亲自到“俾斯麦”号上视察,并且召见了吕特晏斯等人,询问对这次出击的前景意见。但是,对英国海军有着充分了解的吕特晏斯对这次出击的态度并不乐观,他并不认为仅仅凭借一艘“俾斯麦”号就能抗衡整个皇家海军。进而吕特晏斯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等待“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修复完成,正在加紧舾装的“俾斯麦”号姊妹舰“提尔皮茨”号竣工形成战斗力后,集中两艘战列舰和两艘战列巡洋舰总共四舰共同出击。

莱特湾海战大揭秘(将星耀眼在陨落之前)(12)

“俾斯麦”号战列舰

莱特湾海战大揭秘(将星耀眼在陨落之前)(13)

“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

吕特晏斯的这个建议虽然保守,但也有可取之处,英国海军如果同时面对这四艘新锐的德国海军主力舰,必须把所有能用的高速战列舰和航空母舰集中使用,才有取胜的可能。而此时英国皇家海军根本无法集中全部高速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的能力和实力。无力同时在海上对抗这四艘德舰。如果这个计划真的实施,大西洋战场谁主沉浮也未可知。

还没等希特勒接话,一直对吕特晏斯大力提拔的德国海军司令艾里希·雷德尔元帅坚持认为“大西洋和地中海上的战斗都到了最关键的时候,战局时不我待!”自己的顶头上司兼伯乐如此坚持,而在座的“元首”又是出了名的尊重总司令的意见,吕特晏斯心中虽有不甘,但他不得不表示谨遵将令。在临行前,吕特晏斯对一位同僚说道:“这次战斗的实力相差悬殊,恐怕我将会搭上老命。”

5月18日,桅杆上飘扬着吕特晏斯将旗的战列舰“俾斯麦”号和重巡洋舰“欧根亲王”号离开母港驶入浩瀚的大西洋。

竭力拼凑力量拦截的英国人

按照吕特晏斯的计划,舰队先取北航向,再取西北航向,成功平安无事地穿过挪威海,向格陵兰方向前进,驶向冰岛与格陵兰之间的丹麦海峡-即大西洋入口。由于舰队的航线距离北极圈很近,因此英国航空侦察没有发现德国人。由于德国人的主要目标是运输队,吕特晏斯希望能在浓雾的帮助下悄悄地突入大西洋。

但吕特晏斯没有料到的是:英国海军部早已怀疑德军会突破大西洋,而“俾斯麦”号出发的消息亦被“超级机密”(破解“恩尼格玛”密码讯息的专门情报破译机构)证实。在3日后的5月21日,“俾斯麦”号和“欧根亲王”号编队于接近卑尔根的挪威格里姆斯塔峡湾下锚时被“喷火”侦察机发现并拍下了照片。以此为依据,英国皇家海军调兵遣将,密切留意“俾斯麦”号进入大西洋时将会途经的各条航线。

英国皇家海军纸面上的实力可谓兵多将广,但实际可以用于拦截航速超过30节的“俾斯麦”号的兵力并不多,五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和四艘“复仇”级战列舰以及两艘“纳尔逊”级战列舰由于航速不够无力拦截德舰。战前开工的五艘“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在航速上堪堪能和德舰比肩,但火力则有不如,更何况此时全部五艘该级舰种仅有首舰“英王乔治五世”号和二号舰“威尔士亲王”号完工;航速和火力都能和德舰一拼的是三艘战列巡洋舰“声威”号、“却敌”号(属“声望”级)和“胡德”号,但她们要么此时远在地中海作战,要么正在大洋上护卫商船队,能够立即出动的只有此时已经21年舰龄的老舰战列巡洋舰“胡德”号和在1941年3月31日才竣工、5月21日才刚刚宣布加入皇家海军现役的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了。

莱特湾海战大揭秘(将星耀眼在陨落之前)(14)

“胡德”号战列巡洋舰

莱特湾海战大揭秘(将星耀眼在陨落之前)(15)

“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

1941年5月22日0时50分,飘扬着兰斯洛特·E·霍兰德海军中将将旗的“胡德”号率领“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和五艘驱逐舰缓缓驶出斯卡帕湾,前往丹麦海峡拦截“俾斯麦”号(这个配置被戏谑为“一个老妪带着一个小男孩”,“威尔士亲王”号因为实在太“新”,其舰员队伍还没有完成训练,火炮瞄准装置还没有调试完毕,舰上还留有来自船厂的负责调试设备的技术人员)。

莱特湾海战大揭秘(将星耀眼在陨落之前)(16)

兰斯洛特·E·霍兰德海军中将

5月23日傍晚,德军被配备有雷达的英国重巡洋舰“萨福克”号(属“肯特”级)及“诺福克”号(属“诺福克”级)发现,当时两舰正在丹麦海峡巡逻,等待德军的突破。双方舰只在短暂交火后,英军巡洋舰自知不是对手,被迫释放烟雾并退往德舰的射程范围外,以雷达尾随德军。同时,俾斯麦号主炮射击产生的巨大震动导致桅杆上的凝结冰脱落砸坏其雷达,迫使吕特晏斯命令欧根亲王号行驶至舰队前方,为舰队提供前方的雷达搜索。这个无心插柳的决定在之后爆发的丹麦海峡海战中使英军分不清德军舰只,因为两艘德舰自身的轮廓十分相似,舰身喷涂的伪装也一样。

1941年5月24日凌晨5时,德军舰队准备离开丹麦海峡,“欧根亲王”号的声纳探测到在左舷处有2艘未判明舰只。德舰立即做好了战斗准备。

5月24日5时15分,“胡德”号向斯卡帕湾海军无线电站发出了最后一份只有几个字母和数字组成的电报,大致意思是:“一艘战列舰,一艘巡洋舰,17英里,013海区,210航向。”24日5时35分“胡德”号和“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发现了德舰。

英国编队由“胡德”号打头阵,“威尔士亲王”号殿后。霍兰中将命令己方舰首对准德舰,以图尽快缩短双方距离。5时49分,霍兰命令向自认为是“俾斯麦”号实则是“欧根亲王”号的德军领头舰开火。“胡德”号在5时52分主炮抢先开火,“威尔士亲王”号随后也向“欧根亲王”号开火。直到打了两轮齐射后,“威尔士亲王”号舰长里奇上校判断出位于编队后面的那一艘才是“俾斯麦”号,一分钟后“威尔士亲王”号向对准“俾斯麦”号开火。接到“威尔士亲王”号通报后的霍兰中将才发现刚才攻击的目标是错误的,立刻命令将火力转向“俾斯麦”号,但已浪费了很多时间,并造成了一些混乱。5时55分,德国编队开火还击,集中火力攻击“胡德”号。

战场形势对吕特晏斯非常有利——由于英国战舰舰首正对德舰,“胡德”号和“威尔士亲王”号分别只能使用四门381毫米和五门356毫米主炮射击(“威尔士亲王”号的A炮塔有一门火炮因升降机构故障而无法射击),而德国军舰却能使用全部380毫米炮和203毫米炮各八门的火力向英国人还击。

不朽功勋和地狱之门

此时“胡德”号和“威尔士亲王”号总共打了六轮半齐射(半数主炮射击),“胡德”号全数射失,反而是设备还未调试完毕的“威尔士亲王”号在第四轮半齐射中命中了“俾斯麦”号一弹,但并没有给“俾斯麦”号造成致命损伤。

而德国人的反击效率则要高很多:“欧根亲王”号射出的一发203毫米炮弹命中了“胡德”号的中部,使小艇甲板发生火灾并迅速蔓延。一个高炮弹药箱中存放的4英寸高射炮炮弹和UP火箭的部分弹药被引爆。火势很大并且接连传出来爆炸声。但霍兰中将命令下属对此不要理会,可能是他认为大火仅仅只会波及甲板,爆炸也只会伤及损管人员,损害能很快得到控制。霍兰命令左舵二十度,以发挥全部火力攻击“俾斯麦”号。此时“俾斯麦”号的主火控军官施耐德少校已经准确地测出了“胡德”号的距离,下令四座炮塔“齐速射”,“俾斯麦”号在16000米的距离上第四次齐射对“胡德”号实现跨射。

6时整,双方相距约13600米,“胡德”号刚完成转向,“俾斯麦”号的第五次齐射的一发(一说两发)炮弹命中了“胡德”号的主桅后部。贯穿了薄弱的甲板装甲,引爆副弹药库,而后波及主弹药库。“胡德”号的后主桅附近的救生艇甲板突然冒出大量浓烟并发出十分沉闷的爆炸声。声音虽然不很响,但却十分剧烈,“胡德”号的后半截舰身随即被黑烟笼罩。随后发生了剧烈的大爆炸。爆炸发生在船体中后部,几乎一瞬间,整艘军舰就被烟雾和火光吞没,“胡德”号的X主炮塔被猛烈的爆炸整个掀到了空中数十米的高空,而爆炸的硝烟则直冲到数百米的高空,大量的舰体碎片甚至包括一些舰员尸体被抛向空中并散落在甲板上和四周的海中,有些舰体碎片甚至落在“威尔士亲王”号的甲板上。爆炸发生后,“胡德”号先向右倾斜了6至7度,随后又向左倾侧。舰身在后主桅处断裂成两截。后部被炸成一堆残骸,与前部分离后向左倾覆沉没。舰艏则在爆炸几秒内就被抬离海面,落入水中之后,后部断裂处大量进水,迅速下沉,然后整个前半部分舰艏向上后部向下垂直的沉入大海。船骸沉没于北纬63°20',西经31°50'的1500英尺深大西洋中。此时位于胡德号后方约900米处的“威尔士亲王”号右舵转向,以避开“胡德”号的残骸。

莱特湾海战大揭秘(将星耀眼在陨落之前)(17)

通过计算推测得出的“俾斯麦”号炮弹从水下击穿“胡德”号舰体的弹道

莱特湾海战大揭秘(将星耀眼在陨落之前)(18)

后人通过研究绘制的“胡德”号爆沉的过程,装甲铲屎官

莱特湾海战大揭秘(将星耀眼在陨落之前)(19)

由“威尔士亲王”号舰长里奇上校手绘的“胡德”号爆炸情况的草图,爆炸位置明显在X炮塔之前的主桅附近

眼看着“胡德”号在眼前消失,吕特晏斯一时间也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但很快惊讶转化成狂喜,在欢庆胜利片刻后立刻下令再接再厉继续攻击“威尔士亲王”号。

独木难支的“威尔士亲王”号在6时03分硬生生地扛了“俾斯麦”号和“欧根亲王”号的一轮齐射,被四发380毫米和五发203毫米炮弹命中,最为致命的是一发380毫米炮弹击中了“威尔士亲王”号装甲薄弱的箱式方塔舰桥,整个航海舰桥的所有人员除了舰长里奇上校和一名信号兵外无一生还,使“威尔士亲王”号一时失去了控制,舰体一度右倾达到20°,识时务的里奇利用备用通话系统直接通知轮机舱控制室下令转舵撤退。

莱特湾海战大揭秘(将星耀眼在陨落之前)(20)

莱特湾海战大揭秘(将星耀眼在陨落之前)(21)

描绘“威尔士亲王”号从爆炸沉没的“胡德”号一侧驶过,图取自装甲铲屎官

当然“威尔士亲王”号的反击也不是一份不得:自从接战以来该舰一共向“俾斯麦”号打了九轮五炮“半齐射”,除了之前第四轮齐射命中的那一弹外,第六轮和第九轮齐射各命中了一弹,第六轮齐射命中的那一弹击穿了“俾斯麦”号舰艏部位的约30毫米厚轻质装甲处,导致二号燃料槽受损破裂,泄漏的燃油开始造成一条长长的燃油带;第九轮齐射命中的那一弹导致“俾斯麦”号左舷一座锅炉被击毁,2号发电机舱被水淹没,舰体首倾3°左倾9°,右侧螺旋桨尖出水,航速下降至26节,为日后“俾斯麦”号被围歼埋下了祸根。不过这些隐患此时并没有爆发出来,可接到报告的吕特晏斯也意识到“俾斯麦”号已经丧失了继续执行作战任务的能力。看到“威尔士亲王”号的离开,吕特晏斯也并没有下令追击。

当晚9时,皇家海军正式发出公告:“英国皇家海军今晨在格陵兰外海拦截并攻击了包括‘俾斯麦’号在战列舰在内的德国舰队。战斗中‘胡德’号不幸被击中弹药库并发生爆炸。‘俾斯麦’号被击中。追击行动仍在进行中。‘胡德’号上可能无人幸存——”

三个半小时后当“电”号驱逐舰率先赶到“胡德”号的沉没水域时,除了趴在救生筏上的3人(泰德·布里格斯、鲍勃·添邦利以及比尔·邓达斯)外,再没找到有别的生还者,而仅有的3名幸存者都是在爆炸后迅速逃离战位并拼命游离正在下沉的舰体才幸免于难的,其余的1418人官兵包括霍兰中将和舰长科尔上校在内全部随舰阵亡。战后,“胡德”号得到了她一生中唯一的一个战斗荣誉称号——“俾斯麦1941”。

莱特湾海战大揭秘(将星耀眼在陨落之前)(22)

胡德号战没75周年的仪式上,安妮长公主向打捞修复的胡德号舰钟敬礼,中外舰闻

莱特湾海战大揭秘(将星耀眼在陨落之前)(23)

2012年探索活动中找到的胡德号舰桥部分的残骸,中外舰闻

“胡德”号吸取了日德兰海战教训,但仍无法摆脱日德兰海战式的死亡。

“俾斯麦”号上的吕特晏斯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对丹麦海战的有功人员论功行赏,但他心中或许也明白:吃了亏的英国人必将厚集兵力来围剿自己,或许会映证自己在出航前的预言:“这次战斗的实力相差悬殊,恐怕我将会搭上老命。”

莱特湾海战大揭秘(将星耀眼在陨落之前)(24)

以吕特晏斯的名字命名的联邦德国海军“吕特晏斯”号驱逐舰

下面是福利:

莱特湾海战大揭秘(将星耀眼在陨落之前)(25)

本厂长绘制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二视图

莱特湾海战大揭秘(将星耀眼在陨落之前)(26)

本厂长绘制的“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二视图

莱特湾海战大揭秘(将星耀眼在陨落之前)(27)

本厂长绘制的“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侧视图

莱特湾海战大揭秘(将星耀眼在陨落之前)(28)

本厂长绘制的“肯特”级重巡洋舰二视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