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的成员国有几个(苏联领导的华约组织曾与美国抗衡)

二战后,国际体系的变化并不是真正走向和平,而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与苏联等国家对抗。因为西方国家认为,苏联是最大威胁。为了彻底打压苏联,1949年4月4日,美国组织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在华盛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1955年,苏联也不甘示弱,苏、东德、波、阿、捷、匈、罗、保八国在华沙签《华约条约》,于是对抗北约的体系建立起来。

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的成员国有几个(苏联领导的华约组织曾与美国抗衡)(1)

华约组织建立后,冷战体系对立化就开始了。华约组织的宗旨是:“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进攻,每一缔约国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个别地或通过同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但华约组织“寿命”很短,只存在36年,苏联解体后也自行解体。北约组织至今还存在,为何华约组织突然瓦解?

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的成员国有几个(苏联领导的华约组织曾与美国抗衡)(2)

实行“家长式”管理

华约组织名义是与苏联相同体制的欧洲国家组成,实际上是苏联应对美国等西方国家而组成的一个联盟。整个华约组织国家成员都要听命于苏联,特别是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推行所谓的“勃列日涅夫主义”,不断压制胁迫华约成员国,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俨然成为华约组织成员国的“家长”。

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的成员国有几个(苏联领导的华约组织曾与美国抗衡)(3)

1965年至1968年,勃列日涅夫参加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东德、保加利亚等华约国家会议时,不断重复一句话:“……巩固作为全世界一切革命力量和解放力量的堡垒的第一个各国大家庭”,既然勃列日涅夫把华约组织说成“大家庭”,他就成了这个“大家庭”的家长,他对华约组织每个成员国的建设都会指手画脚,甚至派兵干预别国的内政,对于不听话的国家,苏联也会进行打压。

1968年,阿尔巴尼亚因不堪忍受勃列日涅夫的“家长式”做法,率先退出了华约体系。苏联对于各个华约体系成员国内部问题一味打压,却看到不到存在的隐患。

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的成员国有几个(苏联领导的华约组织曾与美国抗衡)(4)

在勃列日涅夫眼里,各个华约国家的体系要与苏联整齐划一。但华约组织是由俄、德、波兰语、捷克语四种语言体系组成的国家,各个国家发展肯定不均衡,要想实现“齐步走”根本不可能,但在勃列日涅夫的压制下,华约国不得不按苏联的模式进行治理。

华约组织组织建立了政治协商和外交委员会,但都是苏联领导人说了算,华约国家对内与对外的口径都由苏联人说了算。特别是华约组织的国防部长委员会主席由苏联国防部长担任,而华约联合司令部总司令由苏联元帅担任,苏联还向各成员国派驻观察员和顾问,实现了真正“大家庭”式家长式管理。

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的成员国有几个(苏联领导的华约组织曾与美国抗衡)(5)

发展上侧重于军事

华约组织建立时,有8个成员国,领土是2342平公公里,总人口是三亿多人。而北约有15个成员国,领土有2217公平是,总人口超过五亿。因此华约组织从建立之初,经济就落后于北约成员国,那时北约经济生产总值是华约的三倍。

对于经济上的落后,勃列日涅夫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就在法、意、联邦德国、比利时等6国要组建“欧洲共同体”时,勃列日涅夫甚至提出了“社会主义共同体”,但勃列日涅夫推行的“社会主义共同体”主要是以军事为主。苏联在斯氏领导时就注重发展重工业,但实际是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的成员国有几个(苏联领导的华约组织曾与美国抗衡)(6)

勃列日涅夫曾在布达佩斯向匈牙利人宣布:“我们把全面加强……国家的集体防务看成是自己的一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鲜明的提出了华约国家发展工业的中心还是军事,实际上使各个华约组织成员国的经济都要以军事工业为主。表面上看,以苏联为主的华约组织成员国在武器装备竞赛上与美国等北约国家并不落后,但实际上削弱了各国经济发展基础,使国家经济在军事工业发展的“红火”假象下,被北约国家越抛越远。

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的成员国有几个(苏联领导的华约组织曾与美国抗衡)(7)

愚蠢的一体化模式

无论勃列日涅夫实行“家长式”管理,还是苏联在华约组织大力推行军事工业,其实都是“勃列日涅夫主义”的一部分,而勃列日涅夫推行的“社会主义国家共同体”实际上就是苏联在华约国家推行的“一体化”体制,要求各个华约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及意识形态上,都要与苏联成为一体化的实体。

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的成员国有几个(苏联领导的华约组织曾与美国抗衡)(8)

对于“一体化”,勃列日涅夫甚至自豪的说过:“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越需要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范围内改善分工、生产的专业化和协作,……这些做法我们进行得不坏,经济互助委员会积累了大量的有益经验。”他说的“国际”实际上就是苏联,而苏联推行一体化,能更好利用各国的资源与生产力,为苏联与美国争霸提供便利,但勃列日涅夫却看不到危机。

“一体化”模式实际是一种天真而愚蠢的做法,因为各个华约国家发展不均衡,根本无法推行下去。就是一个国家也有发展不平衡的地区,在“一体化”上要结合实际推行,更不要说以主权国家的联盟了。

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的成员国有几个(苏联领导的华约组织曾与美国抗衡)(9)

对于勃列日涅夫推行的“一体化”模式,早就有人看透本质,捷克前领导人哥特瓦尔德曾说过:“不是要照搬苏联模式……,我们传统不同于苏联,我走在莫斯科大街上鞋跟掉了,却找不到修鞋匠,因为苏联把大批手工业者消灭了……,我们为什么要消灭小手工业者呢?”

对于这种不同的声音,苏联绝对不允许存在,苏联对东欧国家出现离心倾向的国家会进行无情的打压。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就是勃列日涅夫推行“一体化”受挫的一个重要标志。

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的成员国有几个(苏联领导的华约组织曾与美国抗衡)(10)

1968年,杜布切克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就是想摆脱苏联的控制,但最后勃列日涅夫联合其他华约国家出兵镇压了这次改革,导致“布拉格之春”,为苏东剧变埋下隐患。

欢迎各位看官批评指正,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