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江村旅行攻略(重逢时刻凌晨走在淀浦河畔)

绿江村旅行攻略(重逢时刻凌晨走在淀浦河畔)(1)

居家办公76天的译林出版社编审的王笑红博士, 她所在的上海出版中心曾策划出版 “医学人文丛书”以及今年新出的《孤独传》《我们为何无聊》等书。我们在三月份的《上海会客厅》节目当中与她就“田野、焦虑、孤独与无聊”等文化话题做了交流。今天凌晨过后,王笑红博士与两位新认识的邻居朋友结伴同行,在淀浦河畔进行了一次特殊的六一之旅。

居家办公76天之后,距离6月1日零时还有几分钟时,我来到小区门口。家人已经睡下,我只好独自外出。在门口遇到小区邻居X和M,此前,我曾帮X买过米和面,送给他闲置的电饭煲等,因而熟悉起来,但还不知道他的名字。我说:“幸好碰到你们,这下我就敢去远一点的地方了。”

绿江村旅行攻略(重逢时刻凌晨走在淀浦河畔)(2)

凌晨的疏影路

我们小区位于淀浦河畔的疏影路上,附近有水清路,路名显然出自宋代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二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疏影路的名称如此诗意,其实却最具烟火气——它是周围小有名气的美食一条街,遍布主打烧烤、小龙虾、冒菜、牛肉汤的店铺。以前每到晚上,路边就停满了车,早点心铺卖的油条也是我在上海吃过的最好吃的油条。生活方面也很便利,24小时便利店、药房、菜铺都在步行几百米的范围之内。

绿江村旅行攻略(重逢时刻凌晨走在淀浦河畔)(3)

准备重新开张的小龙虾店

由于竞争激烈,往年在紧挨小区的菜店,蚕豆最便宜的时候才卖十元七斤,发朋友圈之后,中学同学惊呼比我们安徽老家都要便宜。经过这家店时,一位小哥虽然已是疲惫至极,却因小店重新开张而开心,他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明天早上来买菜啊!”我们说一定来,并纠正他不是明天,而是今天。

我们继续往前走,看到一些店铺正在做最后的清洁工作,等待今天白天开门迎客。和每一个寻常的日子一样,人们带着小孩、宠物走出了家门,愉快地交谈。我们走到淀浦河以北的诺德金街,一对情侣正在荡秋千。

绿江村旅行攻略(重逢时刻凌晨走在淀浦河畔)(4)

诺德金街荡秋千的情侣

因为5月29日出来过,我指给X和M看,我曾在哪个地方拍到了蜗牛,哪一棵树是李子树。X马上跃跃欲试,要去摘李子,我们制止了他。说到采摘水果这件事,5月30日那天,在征得枇杷树主人允许的情况下,小区里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爬到树上,为大家采枇杷。

绿江村旅行攻略(重逢时刻凌晨走在淀浦河畔)(5)

5月30日小区采摘的枇杷

最近,邻里之间交往密切,那种氛围时常让我回想起童年居住的农村。记得4月30日傍晚,团购到了新鲜的伊丽莎白瓜,在楼下领取时,路过的人询问:“有多余的吗,可以转让给我一个吗?”

回到河边,我告诉他们,花坛里种的那种浅紫色的花叫作美丽月见草,而我们小区既有蛇,也有医治蛇咬伤的两种植物——墙头草和珠芽景天,可谓相生相克。

另外,小区有一种开紫色小花的植物叫作通泉草,这种草通常生长在泉水水源附近,想想小区就位于淀浦河畔,也就顺理成章了。之所以知道这些,是因为在这段时间,和很多人一样,我以观察身边的树木和杂草来缓解内心的压力,借助专门的APP来了解它们的名称和作用。解封后最想看的书是《林奈传》,因为是瑞典博物学家林奈创立了动植物命名的国际通用体系。

绿江村旅行攻略(重逢时刻凌晨走在淀浦河畔)(6)

淀浦河畔美丽的月见草

绿江村旅行攻略(重逢时刻凌晨走在淀浦河畔)(7)

墙头草、蜗牛和珠芽景天

X不会用导航,他说,等全面恢复正常后,打算去万源路的儿童医院去探望一个朋友生病住院的孩子。M建议他沿着河边步道走过去,走到尽头,再跟别人打听一下,我则提议,下次帮他下载“高德地图”,教他怎么使用。记得2014年去参加巴黎书展,我曾沿着塞纳河边一路步行很久,当时就想,如果有一天也可以沿着淀浦河这样走多好,没想到这个心愿如今已实现。

绿江村旅行攻略(重逢时刻凌晨走在淀浦河畔)(8)

凌晨的淀浦河畔

凌晨一点左右,天空开始落下微微雨丝,我们一行三人结束了这次特殊的六一之旅。回到家后,我想,如果不是这次疫情,我和X、M两位邻居根本不可能认识,更不可能结伴同游。

这七十六天,我和我的同事都对“远亲不如近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医学的作用和医生的工作有了更多的认识。随着城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全面恢复,我们将怀着这份难忘的记忆,去做更多对中国社会有益的选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