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火的小吃(河南小吃胡辣汤)

前几天同事丫丫告诉我,她住的附近新开了一家胡辣汤店,她每天早晨上班时从店门前过,总看到好多人在店里吃早餐,味道应该还可以。同事多年,她知道我是河南人,好面食这一口,故向我推荐。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从小吃面食长大的我,至始至终对北方的面食难以忘却,在南方漂泊了近二十年,仍改变不了自己的饮食习惯,不喜欢吃米饭,喜欢吃面食。平时歇息时到街上闲逛,眼睛总往路边的店铺瞅,看是否有卖面食的,遇见,总会进去尝一尝。

提到北方的特色小吃,我想,应该将胡辣汤豆腐脑摆在首位,因为他亲民,达官贵人,市民小贩,平民百姓,都喜欢吃,也都能吃得起。并且,卖煎包油条胡辣汤豆腐脑的店在中原大地随处可见,不用你到处搜寻,根本不用担心找不到地方喝胡辣汤。大到租个小店面经营,小到路边摆个摊经营,更有甚者,一副挑子,两头挑两个瓦缸,走街窜巷,到处吆喝着卖的也有。

在中原,胡辣汤主要是作为早餐供应的。卖胡辣汤的都会配有豆腐脑,豆腐脑可淡可甜可咸可两掺,他们的最佳搭配就是煎包,油条,吃时将煎包或油条放在汤里浸一下,然后再吃,那味道,无法言表,美!说不出来的美!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的早晨,吃上一碗热气腾腾,酸辣可口的胡辣汤,配上煎包油条,那感觉,人生无所求,一个字,爽!

在中原,有两个地方的胡辣汤比较有名,街面上的胡辣汤店铺多挂有这两家的名号。一个是周口逍遥镇的胡辣汤,另一个是漯河北舞渡的胡辣汤,具体哪家好吃,我也说不上来,汤的用料都差不多,感觉味道也都差不多,无虽是味道冲点还是淡点的事,我不是美食专家,品不出来具体的差异。

胡辣汤分素的和肉的两种,不管荤素,胡辣汤的汤味大都浓郁、汤色、汤汁粘稠,酸辣可口。食材多用面筋、粉条,花生米、海带、金针菇、黑木耳、黄花菜,牛羊肉等,调味料就多了,各家配方不同,估计有十几种中草药,按照不同比例配制而成,但也无怪乎八角,花椒,胡椒,姜,桂皮之类。做时需先熬汤,洗面筋,汤熬好,将各种配料放入,勾芡,做到汤汁粘稠。

我对胡辣汤情有独钟,因为我脑海中留有胡辣汤的深刻记忆!

八十年代初期时,农村经济还不景气,农村小孩根本没啥零食吃,炒个焦豆,炒个倭瓜籽,那就喜欢的不得了。如能跟上父母到乡里集市上喝碗胡辣汤,吃根油条,那更是开心的不得了的事。记得我小学时,成绩还行,每次乡里抽考,总能抽上,去时,母亲总会给两毛钱。在乡小学考完,和小伙伴们一起,到乡丁字街喝胡辣汤,吃油条。丁字街有两家卖胡辣汤的,一家是河北沿人家开的,一家是西街人家开的,我们多去正对着丁字街摆摊的西街那户人家的摊位去吃,感觉味道更好吃些。那时条件比较简陋,一把大伞,伞下一副挑子,并排放两个瓦缸,一个装胡辣汤,一个装豆腐脑,瓦缸外面包裹一层棉被,保温用,瓦缸盖是木头的,也用棉布包裹着,旁边再摆一个放东西的小架子,上层放香油,醋,糖,勺子等,下层摆碗。勺子是铜的,磨了一个大缺口,很有年头。一个老头守在那里,看到有人就吆喝:“喝胡辣汤啦,西街的胡辣汤呀”。语调拉得很长,喊得很有韵味。那时物价便宜,好像胡辣汤是一毛钱一碗,油条是五分钱一根。我饭量小,喝碗汤吃一根油条就饱了,剩余的五分钱还可以买水果吃,不过那时农村的集市也没啥水果,都是些农村常见的时令果蔬,如番茄,黄瓜,豆角啦等等,我常买番茄吃,五分钱也能买几个,好吃不贵。吃饱喝足,和伙伴们一起沿洪河堤回家,十里土路,边走边玩,也不嫌累。

前年回家,和姐夫还在那吃过一次,摊位依旧,不过老人已不在了,出摊的应该是老人的子孙,汤还是小时那个味道,吃得我两眼窝湿润,我怀旧。

啰啰嗦嗦了那么多,有点饿了,走,喝胡辣汤去。

中原小吃胡辣汤,身处异乡最难忘。

各种菜肴一锅熬,酸辣可口暖胃肠。

煎包油条豆腐脑,绝佳搭配何需讲。

双筷一夹汤中浸,满口留香回味长。

目前最火的小吃(河南小吃胡辣汤)(1)

目前最火的小吃(河南小吃胡辣汤)(2)

目前最火的小吃(河南小吃胡辣汤)(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