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禅城红太阳幼儿园(佛山市禅城区石湾第一幼儿园)

佛山禅城红太阳幼儿园(佛山市禅城区石湾第一幼儿园)(1)

幼儿园概况

佛山市禅城区石湾第一幼儿园,创办于1983年,是禅城区教育局主办的幼儿园、佛山市禅城区石湾第一幼儿园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领衔园,现有教学班18个。幼儿园遵循“让孩子快乐每一天”的办园宗旨,在“悦·陶”的教育理念下,以美术教育为特色,以陶艺教育为亮点,引导孩子去领略自然、感受生活、体验人生,实现促进孩子体、智、德、美等全面和谐发展目标,曾获“禅城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禅城区品牌幼儿园”“禅城区优秀共同体领衔园”“禅城区教育系统先进党支部”等称号,科研成果曾获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二等奖。

佛山禅城红太阳幼儿园(佛山市禅城区石湾第一幼儿园)(2)

园长郑雅

园长档案

郑雅,从事幼教32年,现任禅城区石湾第一幼儿园园长,系广东省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官、佛山市评估专家、禅城区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教研部主任、禅城区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专家、陈村镇教育局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提升项目指导专家等,多篇论文获省、市、区一等奖并发表在《新课程研究》等期刊,曾获“广东省南粤优秀幼儿教师”“佛山市家长学校创建工作先进个人”“禅城区优秀共产党员”“禅城区先进教育工作者”“禅城区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多次受邀到广州荔湾区、顺德陈村镇等地作讲座分享、入园指导等。

佛山禅城红太阳幼儿园(佛山市禅城区石湾第一幼儿园)(3)

佛山禅城红太阳幼儿园(佛山市禅城区石湾第一幼儿园)(4)

植物园

佛山禅城红太阳幼儿园(佛山市禅城区石湾第一幼儿园)(5)

运动区

巧手创意,妙趣横生。揉搓、压扁、团圆……石湾第一幼儿园(以下简称“石湾一幼”)的陶艺室里,老师正在引导着孩子们将手中平淡无奇的泥土变成一件件精美艺术品。左捏捏,右搓搓,将浑圆的脑袋、机灵的眼睛、灵巧的四肢组合起来,从最简单的小兔子“汤圆”,到千姿百态的粤剧人物、多种多样的鸟兽飞禽,聪明伶俐的孩子们在小小陶艺室里面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陶艺大世界。

文化为手,塑人成才。基于对传统文化在孩子们成长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的深刻理解,石湾一幼以陶土文化为载体,以石湾陶塑技艺为切入点,以“悦陶”课程为基础,主动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课堂的实践,形成了全面完整的文化润德教育。

“以陶艺教育为亮点,让孩子带着文化美、艺术美的眼睛去观察世界、感受生活、获得知识、体验成长,从而达成‘让孩子快乐每一天’的宗旨。”园长郑雅兴致盎然地介绍。

匠心独具,童趣园舍别样美

作为以“美术教育”为特色的幼儿园,石湾一幼的园区建设通过精心设计,成为了各种“美”的荟萃,艺术美、童趣美、创意美、自然美……教学楼装涂为显眼而大胆的粉色,营造出园区活泼、阳光的氛围,符合孩子们天真童趣的心理。大型玩具场里,爬梯、高低杠、玩沙区、玩水区……这里是孩子们玩乐的天地。每处活动区还装点上了不同的装饰品,比如玩沙区就被装点成了海岸,一艘红白小船摆在了“沙滩”上,木制隔板上有海星、救生圈,还立着可爱的鸭子。

“我们的户外环境围绕着自然、和谐、美去打造,每个区域、每个角落都是孩子们专属的乐园,可供他们去玩耍、嬉戏。”郑雅如是说。

属于孩子们的小天地,还有动物角、攀爬墙、植物园、梦想墙、小剧场等。墙画呈现出幼儿的绘画风格,搭配大胆的撞色,用孩子的手法画世界,让每一个角落尽显童趣的同时,充满了艺术的气息。环形走廊也表达着美术教育的特色,走廊中间的空地摆放着大型玩具,条条绿叶从空中垂下,盎然的生机填满了整个园区。小剧场里,孩子们经历了大大小小的音乐表演、舞蹈表演、朗诵表演,这个带有星星背景的小舞台仿佛正是孩子人生大舞台的起点。

陶艺室里,栩栩如生的动物、迥然有异的人物、稀奇古怪的器物……孩子们充满创造力的作品摆满了展示台,彰显着石湾一幼“悦童心、陶智趣”的陶艺特色和“愉冶全人”的理念。以美育人、以陶育品,这一片充满艺术氛围的园区,成为孩子们放飞梦想的起点。

佛山禅城红太阳幼儿园(佛山市禅城区石湾第一幼儿园)(6)

教师陶艺培训

春风化雨,悦陶教育伴成长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石湾一幼秉持着“让孩子快乐每一天”的办园宗旨,用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孩子在艺术的熏陶下茁壮成长。作为以美术教育为特色的幼儿园,如何寻找美育的突破口呢?

“陶有石湾”,作为全国十大名镇之一,石湾镇向来享有“陶都”之美誉,拥有深厚的陶文化积淀。基于石湾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石湾一幼自2000年以来,将陶艺植入美术教育,结合自身办园宗旨,构建了“悦陶教育”理念,即珍重孩子的童年,让孩子在身心愉悦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

陶“始于土”,在亲近泥土和自然的过程中,孩子不断积累感性经验,在陶艺制作中放飞思维情感、体验创造成就感。石湾一幼不仅通过课堂学习让孩子们了解陶文化,还组织孩子们走出幼儿园,游古庙、访古灶,认识家乡文化,在文化的熏陶中增长见识、提升技能、浸染品格,从而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

在陶艺教育的探索中,石湾一幼不断提升陶艺课程水准,全力打造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陶文化”教育品牌,形成了以“全人教育”为理念、以“陶匠精神”为核心、以陶特色带动全面发展的园本课程,并且取得了亮眼成果:广东省级课题《通过陶艺活动提升幼儿学习品质的策略研究》获佛山市“十三五”教育科研优秀课题成果二等奖;佛山市新课程项目《打造“悦·陶”园本文化 培养健全人格儿童》获广东省幼儿园特色建设方案交流展示活动二等奖;还在佛山市课程案例评选中获得一个特等奖、三个一等奖和两个二等奖。

佛山禅城红太阳幼儿园(佛山市禅城区石湾第一幼儿园)(7)

“陶文化教育是我园始终如一的办园特色,目前‘悦陶’课程的建设已见成效,未来我们定会将这一特色品牌走深、走实、走远。”郑雅满怀信心地表示。据悉,2019年石湾一幼已经和香港元朗、屯门区幼稚园初步达成缔结姐妹园的意向,未来将进一步发挥辐射引领效应,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更多地区的陶艺教学交流与教育品牌建设。

辅车相依,领先合力齐步走

“千人走路,一人领头。”多年办园经验厚积薄发,石湾一幼不仅形成了成熟的办园理念和鲜明的课程特色,还作为三届学前教育共同体领衔园,挑起了教师培训、科研实践、示范引领的担子,带领着月亮湾幼儿园、东方绿洲幼儿园、乐培幼儿园、育英幼儿园等10所共同体成员园,携手奔向学前教育发展的快车道。

步步为营,不辱使命。在每一届任期,石湾一幼都会围绕特定的帮扶主题引领成员园同进共行。在第二届任期,石湾一幼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手把手指导每一间幼儿园开展课题立项、研究、结项等工作。2018年石湾一幼带领成员园积极参与“幼儿园教育小(微)课题交流研讨会石湾专场”,东方绿洲幼儿园和月亮湾幼儿园均有获得区级立项,整个石湾一幼共同体是当时获得立项较多及覆盖面较广的共同体之一。

接任第三届领衔园以来,石湾一幼计划帮助其他成员园打造自己的特色课程。郑雅表示:“任何一个幼儿园都是与众不同的存在,因此园本课程需要因园而异,而非如法炮制。”为了进行更有针对性、有效性、持续性的帮扶,石湾一幼采取每园一策的辅助方案,在各个成员园开展实地调研。结合“文化润德”——非遗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项目,石湾一幼首先对共同体内的幼儿园教师进行培训,解读项目目标和实践内容,鼓励共同体内幼儿园积极参与项目实践。其次,与成员园共同学习园本课程建设的相关理论,认识园本课程和课程园本化,为实践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最后,通过一对一实践指导,以自身的成功案例为参考,指导共同体内幼儿园结合本园实际,开展各具特色的课程探索,促使成员园课程向特色化、纵深化发展。

佛山禅城红太阳幼儿园(佛山市禅城区石湾第一幼儿园)(8)

师资引领,更上层楼。为促进共同体的幼教整体水平更上一个台阶,石湾一幼不断挖掘和共享教师培养方面的优质资源,多措并举,积极支持和引领成员园教师提高专业素养。

其一,组织参观交流活动。带领成员园教师们实地参观了深圳市宝安区兴华幼儿园、珠海市香洲教育幼儿园等幼儿园,学习了解优秀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经验,从而提升各园的保教质量。其二,开展科教共研活动。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保教质量的关键。石湾一幼切实发挥领衔园的辐射引领作用,多次开展共同体教研成果展示交流活动,鼓励和帮助成员园教师们加入到教育科研的行列。第三,提供专业展示平台。举办“石湾一幼发展共同体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通过说课、现场答辩、才艺展示三个环节考察教师们的专业能力,为成员园教师们提供增强专业素养和表现专业能力的大舞台。

佛山禅城红太阳幼儿园(佛山市禅城区石湾第一幼儿园)(9)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郑雅恪守不渝的座右铭,也是她始终奉行的办学信念。作为石湾第一幼儿园的园长,她不忘奋楫笃行、立己达人,争做师生们的榜样;作为共同体领衔园的园长,她同样引领先行、凝心聚力,以高标准、高质量携手成员园共同成长。

佛山禅城红太阳幼儿园(佛山市禅城区石湾第一幼儿园)(10)

佛山禅城红太阳幼儿园(佛山市禅城区石湾第一幼儿园)(11)

薪火相传,文化润德全发展

文化为基,立德为根。近年来,基于广东新课程项目“文化润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幼儿园德育课程体系建设,禅城区各幼儿园相继开展了非遗项目系列课程活动。身处石湾陶文化艺术中心,以陶艺课程为特色的石湾一幼亦然走在课程建设的前列。早在2008年深入研究陶艺教育之时,石湾一幼就尝试将剪纸、木版年画等佛山传统文化艺术融入课堂教育,多年来勤奋探索,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审美格调和教学创新能力,同时动员孩子开展剪纸、舞狮、武术等交流体验活动,体会传统艺术之美。

石湾一幼的“悦陶”特色课程源自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郑雅表示:“在非遗德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以两条主线开展课程实践,分别是走访陶文化基地和探访陶艺人。”此外,石湾一幼积极组织“非遗文化讲解进校园”。2021年6月,“陶瓷活化石”南风古灶运营助理、全国研学导师苏桂珊受邀到石湾一幼宣传讲解陶艺文化,提升教师的“陶文化”知识储备,为“悦陶”课程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助推“悦陶”课程建设往更加特色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在课余时间,石湾一幼还组织了亲子游活动,带领孩子们探寻南风古灶的风情,亲身体验原汁原味的非遗传统文化。

非遗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石湾一幼始终保持着互相学习、不断进步的姿态。在禅城区非遗课程实践与指导研讨活动和非遗德育课程体系建设第八场项目推进会议上,郑雅不吝分享了石湾一幼“悦陶”课程的经验和做法,务求共同体幼儿园能够戮力同心,推进禅城区幼教水平更上一层楼。

“美术可以表见文化,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的教育贯穿于石湾一幼的办园理念和教学实践,萦绕在园区的每一处建筑和装饰中,深深植入了教师和孩子的心中。在美术教育的大方向下,石湾一幼用色彩艳丽的画笔装点园区,用质朴厚重的陶土栽培孩子,用坚韧牢固的系带连接学前教育共同体。

让每一颗童心在艺术和快乐中体会生活、激发成长;让每一双小手在与美的接触中享受学习、发展自我;让每一双幼脚在文化河流的岸边踏下足迹、演绎生命,这是石湾一幼办园以来始终坚守的理念和初心。

“孩子们的笑脸、挑灯伏案的身影、紧张激烈的比赛、成功努力的收获……一帧帧难忘的镜头,正是我坚守教坛的动力和源泉。”回忆多年幼教生涯,郑雅深情地表示。“初心不改,笃行致远”,石湾一幼未来也将秉持“让孩子快乐每一天”的办园宗旨,为无数个孩子的未来插上艺术的翅膀、搭建追梦的舞台。

文/刘晓雯

来源/《南粤名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