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的人物故事(江西故事文天祥的亲爹)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王某喜欢舞文弄墨,朋友圈里面有许多文学爱好者。前几天,有位姓曾的吉安文友问我:“庐陵曾氏在历史上有哪些比较出名的人物?”

我回答说:“庐陵曾氏在历史上的代表人物,有明朝永乐二年状元曾棨,明朝永乐十九年状元曾鹤龄,明朝成化十四年状元曾彦,,还有文天祥的亲妈曾德慈。

文天祥的人物故事(江西故事文天祥的亲爹)(1)

图为文天祥雕像,拍摄于江西省吉安市白鹭洲书院。

文友对曾德慈的事迹比较感兴趣,就让我讲一讲曾德慈的故事。曾德慈是南宋吉州太和县,就是今天的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人。泰和曾氏在庐陵曾氏里面颇有影响力,曾鹤龄和曾彦两位状元也是泰和曾氏出身。

曾德慈出身书香门第,是典型的大小姐。那个时候没有自由恋爱,婚姻全凭父母做主。曾德慈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安排之下,嫁给了吉水县的读书人文仪。文仪的家乡在吉水县的芗城,就是今天的江西省吉安市富田镇。

文天祥的故乡富田镇在南宋时期归吉水县管辖,后来才划到庐陵县(吉安县),再后来又划到青原区,结果导致了吉水、吉安、青原三区县争夺文天祥故里称号的情况。我在文章里面说文仪是吉水县人,是引用了《宋史》记载的说法。

文天祥的人物故事(江西故事文天祥的亲爹)(2)

图为白鹭洲书院。

文仪出身在书香门第,他家祖上世代都是读书人。文仪读书非常刻苦,奈何天赋不佳,结果是屡试不第。文仪为了养家糊口,也为了继续读书求取功名,不得不教书为生。文仪教书也没出名,只能教一些冷口蒙童。文仪虽然收入微薄只能勉强度日,但是爱书如命见到好书就想买。

说到这里,顺便给大家科普一下庐陵文化大咖周必大推广活字印刷术的典故。湖北人毕昇在北宋时期就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毕昇人微言轻,生前没能大规模推广活字印刷术。浙江人沈括见过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就把这项技术记载在《梦溪笔谈》。

周必大是南宋吉州人,他官拜丞相。周必大读《梦溪笔谈》的时候,发现了活字印刷术。周丞相觉得活字印刷术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就大规模推广活字印刷术。由于有了周丞相的推广,才使得活字印刷术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文天祥的人物故事(江西故事文天祥的亲爹)(3)

图为周必大和文天祥浮雕形象,拍摄于江西省吉安市庐陵宰相正气馆。

文仪生活的时代,活字印刷术刚刚开始推广,书籍的印刷成本很高,书价特别贵。文仪喜欢买书,奈何囊中羞涩,经常只能是望书兴叹。曾德慈非常支持丈夫读书,就把娘家陪嫁的嫁妆钱,拿去给丈夫买书。

买书的消费是个无底洞,曾德慈的嫁妆钱很快就花完了。曾德慈没办法,只能卖了娘家陪嫁的金首饰给丈夫买书。古代的时候,男人花老婆的嫁妆钱,是很丢脸的事情。文仪为了买书,花光了老婆的嫁妆钱,结果就被乡亲们嘲笑看不起。于是乎,就有乡亲笑话文仪说:“只教冷口笑贫儒,卖尽黄金只爱书。

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一个男人花光老婆的嫁妆钱买书,被乡亲们嘲笑也可以理解。曾德慈不理会乡亲们的嘲笑,一如既往地支持丈夫买书读书。文仪虽然没有金榜题名,但是给两个儿子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

文天祥的人物故事(江西故事文天祥的亲爹)(4)

图为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君埠乡空坑村,文天祥曾经率领部队在这里与元军激战。

文天祥曾经回忆说:“天祥兄弟奉严训,早晚侍奉膝下,唯诺怡愉,不翅师友,或书声吾伊,或静坐潜讽,或掩卷相与。此时气象,父母俱在,兄弟无故,天下之乐莫加焉。

通过文天祥的回忆,我们可以看到文家父亲严厉,母亲慈爱,兄弟教学相长的良好学习氛围。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好的学习氛围,才使得文天祥能金榜题名考中状元,文璧能金榜题名考中进士。

文天祥和弟弟文璧同榜高中的消息传回吉州,昔日笑话文仪花老婆嫁妆钱买书的乡亲们,纷纷夸赞文仪和曾德慈教子有方。泰和曾氏也为有曾德慈这样的女儿,有文仪这样的佳婿,有文天祥和文壁这样的外甥而感到自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