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读后感(一种不朽的历史精神)

原创 幻影哥 老板启示录学习平台 2022-04-13 20:58

老板读书会

书童成长计划

幻|影|哥|专|栏

现代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读后感(一种不朽的历史精神)(1)

每每翻开《大秦帝国》就有一种不愿放下的感觉,这本书太美了……继昨天翻开,又看了十几个小时。

公元2022年,秦统一华夏文明已2243周年矣!

公元前221年,秦帝国统一中国并创建中国统一文明,是世界古典文明史上最为伟大的划时代的历史变革。

在世界古典文明史的轴心时代(前700年至前200年),秦帝国在幅员辽阔的东方大地上创建了铁器时代的统一文明。

这种统一文明的实体展现是:

政治文明方面,超越了诸侯分治而创建了统一治理的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创建了制约皇权与限制皇族特权的文官政治体制超越礼治与人治,实现了全面的法治社会。

经济文明方面,实现了全面的土地私有制(土地自由买卖)基础上的农耕时代的商品经济社会,建立了没有奴隶制而以平民为生产主体的新兴的生产方式。

在当时的世界上,无论是西亚(中东)地区的古老国家,还是南亚的古印度、北非的古埃及,以及全盛时期的希腊邦联,抑或正在成长的罗马城邦,都还在奴隶制时代的后期艰难地蜕变。

可以说,在世界文明史的轴心时代,没有任何一个区域、任何一个国家的文明发展,能够在如此广袤的土地上实现如此深刻的社会巨变。更为重要的是,秦帝国所创建的统一文明,既具有悠久的历史根基,又具有深刻的社会基础。

就前者而言,自五帝时代到夏商周三代上古王朝,中国前三千年的脚步就是不断从分治走向融合统一的历史…

从夏王国的自立诸侯制,到商殷王国的邦联制,再到西周的成熟联邦制,不断走向紧密融合与统生存方式的历史趋势是显然的。

秦创建统一文明,若非顺应中华民族的历中趋势,显然不会成功。

就后者而言,秦创建统一文明,是建立在春秋战国五百余年大变革与思想大爆炸的基础上。

在这五百余年里,华夏各民族饱尝了分治动荡的苦难,在“大争之世”中激荡出自由怒放的社会思想,璀璨的思想光芒照亮了“天下向一”的历史道路。

秦统一中国,所以能天下“莫不虚心而仰上”,最重要的根基,就是统一文明的创建符合了华夏多民族的内心需求,符合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唯其如此,秦十五年灭而统一文明迄今巍然矗立。

秦帝国之伟大,非但在于它是统一文明之父;更重要的是,它给我们留下了一种不朽的历史精神。

这种不朽的历史精神之核心,就是我们民族永远反对分裂、永远维护统一的恒定价值观体系。在一个民族群体众多、人口基数庞大、幅员辽阔的大国,文明的统一是其生命力的最为强大的核心力量。

没有统一,我们的国家就会灭亡。我们的民族群就会散于世界星空,如同历史上无数已经消亡的大国民族一样。

因为,统一的大国文明,是我们这个民族群所创造的适合于自己生存方式的一种国家文明;统一大国的灭亡,就是我们所创造的生存平台的灭亡;生存平台的灭亡,就是我们民族群生命线的崩溃,就是民族的弭散与灭亡。

现代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读后感(一种不朽的历史精神)(2)

所谓家国一体,实在是中国民族群的兴亡血训,绝非虚妄。

这种不朽的中国历史精神,在当代世界西方文明强大的翻滚的泡沫中,已经被诸多人忘记,甚或背叛了。

澄清我们的历史意识,荡涤历史的烟尘浊雾,对我们民族的文明史有一个明晰的判断与梳理。作为历史文学作品面世的《大秦帝国》就是一部梳理中国统一文明价自观的序曲之作。它旨在奏响我们民族文明反思的第一段旋律拉开我们民族历史觉醒的精神序幕。

唯其如此,作为读者,我极力拥戴以多种方式呈现、传播那个最为辉煌的统一文明的创建时代,使那个时代的统一精神、阳刚精神,大争精神和自由选择的历史精神,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现实的民族精神。

大秦帝国是中国文明的正源。

大秦帝国所处的时代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重要的一个时代。

不幸的是,作为统一帝国的短促与后来以儒家观念为核心的guan方意识形态的刻意贬损,秦帝国在“暴虐苛政”的恶名下几乎湮没在历史的沉沉烟雾之中。

有限史料所显示的错讹断裂且不必论,明清小说《东周列国志》《二十四史演义》等通俗史话作品,对秦帝国的描述更是鲁莽灭裂,放肆亵渎,将这段历史涂抹得狰狞可怖面目全非。这种荒诞的史观,非但是官方正统意识形态的形象化,而且流布民间,形成了中国民众源远流长的“暴秦”口碑。

事实上,对于酷爱说古道今的中国老百姓而言,话本小说、民间传说等对民众意识所起到的浸润奠基作用,远远大于晦涩难懂的史书。

现代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读后感(一种不朽的历史精神)(3)

两千年来,在对秦帝国的描绘评判中,旧的正统意识形态与旧的民间艺术异曲同工,或刻意贬损,或肆意涂抹,悠悠岁月中众口铄金,中国文明正源的万丈光焰竟然离奇地变形了。

这是中国历史的悲剧,也是中国文明的悲剧。

一个富有正义感与历史感的民族,竟将奠定自己文明根基的伟大帝国硬生生划入异类而生猛挞伐,但还好,悲剧的深远阴影正在随着历史的进步而渐渐淡化……

但是,我们乃至世界对秦帝国的了解,依然朦胧混沌。尽管万里长城、兵马俑、郡县制、度量衡以至我们每日使用的“汉字”都实实在在地矗立在那里,人们观念的分裂却依旧如斯。

秦之作为大帝国,略早于西方的罗马帝国,但大体上是同时代的。在那个粗犷的铁器农耕时代,大秦帝国与西方罗马帝国一起,成为高悬于人类历史天空的两颗太阳,同时成为东西方文明的正源。

但是,大秦帝国与罗马帝国的历史命运却是截然不同的。这里有两个基本方面特别值得注意:

其一,秦帝国统一大政权存在的时间极短,只有十五年;而罗马帝国却有数百年大政权的历史。

其二,秦帝国创造的一整套统一国家体制与文明体系,奠定了中国文明的根基,而且绵延不断地流了下来;具有数百年历史的罗马帝国,却在历史更替中变成了无数破碎的裂片,始终未能建立一脉相承的统一文明。

一个是滔滔大河千古不废。一个是源与流断裂,莽莽大河化成了淙淙小溪。历史命运的不同,隐寓着两种文明方式内在的巨大差异。

《大秦帝国》所展现的,只是这个东方大帝国的生灭兴亡史的形象故事。与罗马帝国的比较只是说明秦帝国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东方帝国,是创造了一整套不朽文明体系的大帝国。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中,这样的大帝国是独一无二的。

秦帝国兴亡沉浮的五百多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自由奔放、充满活力的大黄金时代。

用那个时候的话说,那是一个“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剧烈变化时代。用历史主义的话说,那是一个大毁灭、大创造、大沉沦、大兴亡,从而在总体上大转型的时代。

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的转型,隶农贵族经济向自由农地主经济的转型,联邦制政体向中央统治政体的转型,使中华民族在那个时代达到了农业文明的极致状态。

这个辉煌转型的历史过程,就是秦帝国生灭兴亡的历史过程。

春秋战国孕育出的时代精神是全面竞争,强势生存。用当时的话说,就是“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所谓大争,就是争得全面,争得彻底,争得漫长,争得残酷无情。

现代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读后感(一种不朽的历史精神)(4)

春秋三百年左右的纷争组合,就像春水化开了河冰,打碎了古典联邦王国时代的窒息封闭,铁器出现、商业活跃、井田制动摇、天子权威削弱、新兴地主与士人阶层涌现,整个社会的生命状态大大活跃起来。于是,旧制度崩溃了,旧文化破坏了,像瓦罐一样卑贱的平民奴隶雷鸣般躁动起来,高高的山陵塌陷了,深深的峡谷竟然崛起为巍巍大山!

进入战国这种纷争终于演变为大争,开始了强势生存的彻底竞争。弱小就要灭亡,数后就要挨打,成为几乎没有任何缓冲的铁血现实。

彻底地变法,彻底地刷新自己,成为每个邦国迫在眉睫的生存之道。由此引发的人才竞争赤裸裸白热化。

前几日一个朋友跟我聊起,人就是欲望的囚徒,拒绝零和游戏,唯博弈永存。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人的欲望被放大到极致,每天面临的都是新的博弈。当然了,在今天也是,只不过今天人更文明了……

无能的庸才被抛弃,昏聩的国君被杀戮,名士英才成为天下争夺的瑰宝明君英主成为最受拥戴的英雄。名将辈出,大才如云,英主迭起。中华民族的所有文明支系都被卷进了这场全面彻底的大竞争之中!

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民俗,乃至生活方式,举凡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都在这种大争之中碰撞出最灿烂的辉煌。

战争规模最大,经济改革最彻底,权力争夺最残酷,政治生活最阳光,文化争鸣最激烈,民众命运与国家命运的联系最紧密,创造的各种奇迹最多,涌现的伟人最多……所有这些,都是后来的时代无法与之比肩的,甚至是无法想象的。

现代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读后感(一种不朽的历史精神)(5)

在这样的历史土壤中成长的秦帝国,是那个伟大时代强力锻铸的结晶。秦帝国崛起于铁血竞争的群雄列强之林,包容裹挟了那个时代的刚健质朴、创新求实精神。

她崇尚法制,彻底变革努力建设,统一国家,统一文明历一百六十余年六代领袖坚定不移地努力追求,才完成了一场最伟大的帝国革命,建立起一个强大统一的帝国,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铁器文明时代,使中国农耕文明完成了伟大的历史转型。

作为时代精神汇集的大秦帝国,最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强势生存精神。

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体系之所以能够绵延相续如大河奔涌,秦帝国时代开创奠定的强势生存传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种强势生存精神,可以概括为六个基本方面:

其一,彻底的不断的变法革命,以激发民众最旺盛的活力与国家最强大的实力为生存之本。“求变图存”,此之谓也。

其二,对外部野蛮民族与愚昧文明的冲击,实行“强力反弹,有限扩张”的战略。

其三,整合统一,霸气巍巍。

其四,统一架构文明载体,使不同习俗的民族分支在同一文明载体下凝聚起来。

其五,兼容并蓄,消解融会外部流入的不同文明。

其六,崇尚法制,实行英才治国。

这种强势生存的基本精神,已经在中国文明的历史发展中一以贯之地表现了出来。否则,我们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度,根本不可能在统一文明中顽强地生存数千年而成为世界唯一。

大秦帝国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黑洞,一个巨大的兴亡之谜。她只有十五年生命,像流星一闪,轰鸣而逝。这巨大的历史落差与戏剧性的帝国命运中,隐藏了难以计数的神奇故事以及伟人名士的悲欢离合。他们或纤细,或壮美,或正气,或邪恶,或英雄,或平庸的个人命运奏成了这部历史交响乐。

虽然我们没有忘记秦帝国,但却也淡漠了那个时代的勇气与创造力。在这种民族精神衰退面前欧洲人的复兴之路是我们的镜子。

当欧洲社会将要被中世纪的死海窒息时,欧洲人发动了文艺复兴,力图从古希腊与罗马帝国勃勃生气的文明中召回强大的生命力。历史没有辜负欧洲民族。正是古希腊与罗马帝国原生文明的光焰,摧毁了中世纪宗教领主文明的藩篱,引发了波澜壮阔的启蒙运动。一个新兴的资本阶级破土而出,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被尘封的历史竟然有如此巨大的力量?

原生文明是一个民族的根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她由涓涓溪流汇成澎湃江河的历史中,必然有一段沉淀、凝聚、升华、成熟的枢纽期。这个时代所形成的文化文明,如同一个人的生命基因,将永远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或决定一个人的生命轨迹。这便是原生文明。

各个民族对其原生文明的深刻反思,从来都是各个民族在各个时代发挥创造力的精神资源宝库。

当许多人在西方文明面前底气不足时,当我们的民族文明被各种因素稀释搅和得乱七八糟时,我们淡忘了大秦帝国,淡忘了那个伟大的时代,淡忘了向伟大的原生文明寻求“凤凰涅槃”的再生动力。

与西方原生文明相比,以秦帝国为最高峰的中国原生文明更加灿烂,更加伟大。

与中国春秋时代大体同步的古希腊文明,温和脆弱娇嫩。虽然开放得多姿多彩,却缺乏一种强悍的张力与坚韧的抵抗力。

现代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读后感(一种不朽的历史精神)(6)

所以,在罗马军团的剑盾方阵面前倏忽崩溃灭亡。这是一个文胜于质的民族的必然悲剧。幅员辽阔的罗马帝国,则是铁马剑盾铸成的刚性社会。

他没有汲取希腊文明融会改造自身,本民族又缺乏丰厚渊深的原生文明。所以,他在岁月侵蚀中无声无息地解体了。这是一个质胜于文的民族的必然悲剧。

大秦帝国则不然。她既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统一文明体系,又具有强悍的生命张力与极其坚韧的抵抗力。自然条件的严酷、内部整合的激烈、野蛮部族的蚕食、强大外敌的人侵、意识形态的较量、各种文化的渗入,都远远未能撼动她的根基。

这也是黎远会长平时跟我们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

秦帝国兴亡沉浮的五百多年中,华夏文明历经千锤百炼而炉火纯青,具有无可匹敌的独立性与稳定性。秦帝国时代创造的统一文明,使中国人在此后两千多年中历经坎坷曲折而没有亡国灭种。

我们可以骄傲地说,在这个地球上,只有中国人创造的原生文明在自己的国土上绵延不断地生存发展到今天!

这绝不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所能解释的。

罗马帝国不大么?奥斯曼帝国不大么?拜占庭帝国不大么?一个一个,灰飞烟灭,俱成过眼烟云,这些帝国所赖以存在的民族群也都淹没消散到各个人类族群中去了……

唯有中华民族,一个黄皮肤、黑头发、写方块字的族类,所建立的国家始终是以其原生文明为共同根基的国家。

还得感谢大秦帝国,我们那伟大的原生文明的最高峰时代还得感谢这种原生文明所蕴涵的奋争精神与生命张力。

从文明史的意义上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有不朽的时期,也有迅速腐朽的时期。用历史哲学的语言说,那些速朽的时期,就是历史上缺乏文明建树的时期。

在西方,经过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西方人的认识是:中世纪一千余年是黑暗时期,西方人的历史精神根基在希腊罗马时代。在我们中国也有漫长的黑暗时期,我们的历史精神的根基,在春秋、战国、秦帝国这三大时代。

现代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读后感(一种不朽的历史精神)(7)

这三大时代的核心价值观与不朽的历史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文明重建的历史根基。具有这样的历史意识,我们这个民族就是幸运的。

感谢会长的推荐,一本好书,读起来回味无穷。我是书和电视剧结合着看,有点感悟就把他记下来,与诸位喜欢历史的朋友一起交流,向伟大的华夏文明学习,以史为鉴,塑造我们自己……

为一切传播这种不朽历史精神的同仁致敬!

向2243年前伟大的文明风暴致敬!

幻影哥于2022年4月13日记录于福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