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探讨(明清两朝都选择)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我国对内的自称,取“中央之国”意,统摄八荒。历朝历代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这种观点一直持续到明朝中期都不曾变化。

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探讨(明清两朝都选择)(1)

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被派到中国传教,还带来了一幅欧洲大航海时代画的航海图,这张地图是按照本初子午线(即0度经线)基准绘制的。现在的我们都知道中国的经度范围在东经73点33度到东经135.05度,明朝时期经度范围差得不多,都是在东方。因此明朝处在利玛窦带来的这张地图的东北方,魏浚说“焉得谓中国如此蕞尔,而居于图之近北,其肆谈无忌若此”,这与中国历来的“中央之国”理念大相径庭,实在不能容忍。

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探讨(明清两朝都选择)(2)

利玛窦本来想炫耀一波西方先进的地理成果,谁知明朝人不吃这一套,纷纷鄙夷他。入乡随俗的利玛窦随即决定重新绘制地图,为了满足中国人天朝上国、中央之国的理念,他将福岛(即加纳利群岛)移到图幅中央,如此一来明朝就处在地图中部了,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则分列在地图两旁。这版地图后来被刻制多次,《坤舆万国全图》就是其中一版。

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探讨(明清两朝都选择)(3)

有了世界地图,明朝对外交流更加方便,据估计,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至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72年间,自葡萄牙、西班牙、日本等国输入明朝的银元,至少在1亿元以上,有力地促进了明朝国内商品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别看这时明朝对外贸易发展得很好,在明穆宗朱载坖以前明朝是一直实行海禁政策的。

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探讨(明清两朝都选择)(4)

明朝海禁

元朝末年,小日子过得不错的日本国国内诸侯割据,征伐不断,在争夺中失败的诸侯就会组织武士、商人、浪人(即倭寇)到中国沿海地区抢掠骚扰,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刚刚建国,根基未稳,为了防止沿海军阀与倭寇勾结扰乱新朝,下令实施海禁政策。

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探讨(明清两朝都选择)(5)

洪武年间的海禁比较严格,不仅禁止中国人出海经商,也禁止外国人到中国进行贸易,当然外国来进贡的使者不在禁止范围之内。朱棣登基后先后支持郑和六下西洋,开放了朝贡贸易体系,但民间百姓仍然不准出海。而且随着倭寇之患日益严重,海禁政策越来越严格,大大阻碍了明朝与外界交流。直到明穆宗朱载坖登基后,于隆庆元年(1567年)才宣布解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出海去东洋、西洋经商。

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探讨(明清两朝都选择)(6)

可见明朝的海禁政策是时刻在变的,经历了由紧到弛再到紧,最后废除的过程。明朝君主对于海禁政策的调整是与时俱进的,并不排斥西方文明,官员思想也比较开放。

清朝闭关锁国

清朝入关后,各方面都承袭明制,连海禁政策也学来了。起初清朝海禁只是为了隔绝大陆百姓与台湾郑氏集团的交通,防止出现大的变动威胁统治。清朝规定来华贸易的外国商船,不许进入广州,只准于澳门交易。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沿海官民依旧在进行走私贸易,康熙帝曾说“向虽严海禁,其走私贸易,何尝断绝。”等到康熙帝统一台湾后,原本为了限制大陆与台湾反清力量勾结的海禁政策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于是康熙帝于1684年七月废止海禁,开海贸易,清朝为此制定了多条规定:

①广东、福建、江南、浙江、山东与直隶省等沿海省份的百姓装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出海捕鱼的,需要在地方官员处登记姓名,取具保结,由官员发给印票;

②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四省设置海关,管理来往船只,征收税银,外国贸易船也不例外;

③停止直隶、山东、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各省先前的海禁处分条例,但若走私硫磺、军器等违禁物品的,依旧照律处分。

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探讨(明清两朝都选择)(7)

本来按照康熙帝这样的开海贸易政策发展下去,清朝也不会落后世界,可偏偏上来一个败家子乾隆帝,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下令西洋商人只可以在广东通商。全国的对外贸易均由朝廷设立的广州十三行进行垄断,清朝开始实行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乾隆末年自恃清高的乾隆帝还拒绝了英国的通商请求,仍旧以天朝上国自居,殊不知世界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闭门造车的清朝已经逐步落后西方了。乾隆之后的皇帝也没有改变闭关锁国的政策,直到1840年英国以武力逼迫清朝打开国门,开眼看世界的清朝君臣才知道自己的国家已经落后西方这么多了。

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探讨(明清两朝都选择)(8)

明朝实施海禁,很好地保护了沿海省份的安全,且随着时代发展,逐步放开海禁政策。清朝实施闭关锁国,那是一锁到底,被别人打疼了才知道睁眼看看世界。说到底还是由于明朝是汉人统治,根本不用防备自家人,而清朝是满族统治,入关以后就时刻防备汉人,并采取愚民政策,只要能保住自己的统治地位,哪怕牺牲国家利益、签再多的不平等条约也在所不惜。

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探讨(明清两朝都选择)(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