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人说阿里巴巴什么意思(哎哟阿里巴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媛媛 上海报道,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国外人说阿里巴巴什么意思?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国外人说阿里巴巴什么意思(哎哟阿里巴巴)

国外人说阿里巴巴什么意思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媛媛 上海报道

近日,三方咨询公司高临咨询发布了《2021Third Bridge高临咨询全球年度投研——政策之下的资本应对》,整理出2021年全球大事件、2021年投资者热词、2022年市场展望三大主题内容。

高临咨询梳理了2021年投资者主动搜索的海量关键词,发现,亚太地区的投资者关注度出现由大消费与TMT领域,向IME 领域倾斜的趋势,而欧洲、美国两地则正在从实体消费领域向与TMT结合的相关领域过渡。

其中,从海外资本视野关注国内市场的角度来看,他们更关注的是可代表中国互联网发展风向标的头部企业,例如,阿里巴巴(Alibaba)分别是2021年欧洲、美国两地十大热词之一。

在欧洲,投资者重点关注快速消费品、外卖、餐饮和网购行业的龙头公司。全年来看,联合利华(Unilever)、户户送(Deliveroo)、阿里巴巴(Alibaba)、Boparan、亚马逊(Amazon)、CDMO、Shopify、中国(China)、氢能(Hydrogen)、李宁(Li Ning) 是欧洲投资者2021年十大热词。

联合利华是欧洲投资者全年搜索量最大的快速消费品公司。这与新冠疫情在2021年上半年在欧洲大规模爆发,多国推出新的封锁措施有关。快速消费品公司是”封城”措施的大赢家,因为人们留在家的时间更长,对食物和卫生用品的需求增加。

电商巨头亚马逊、阿里巴巴和 Shopify 同样受惠于在近年疫情下全球各地的封锁措施。然而,随着欧美地区在2021年下半年尝试采取与病毒共存的政策,再加上通胀、供应链紧张和美国联储局正准备加息和缩减买债规模,投资者正重新评估电商公司的合理估值。

欧洲投资者同时关注中国的投资机会和风险。在2021年,中国政府提出”共同富裕”的理念,又推出多项政策整顿互联网、教育、地产等行业。从投资者在各季度的搜索关键词的数据可以观察到,搜索趋势与政府的新政策风向一致。在2021年第一和第二季度,投资者重点关注阿里巴巴、腾讯和美团等中国互联网公司。在第三季度,搜索则侧重于Evergrande Group等地产公司。

受国潮及棉花事件影响,导致外国品牌在中国市场出现下滑,以李宁(Li Ning)为代表的中国本土运动品牌大受中国消费者青睐,李宁成为了欧洲投资者在第一季度的最热门搜索关键词。

在美国,2021全年,Facebook(后改名为Meta Platforms)、亚马逊(Amazon)、大麻(Cannabis)、阿里巴巴(Alibaba)、Mitel、Envision、Carvana、Google、Broadband、Neste是美国投资者最关注的十大热词。

Facebook是2021年美国投资者搜索量最大的公司。该社交媒体公司在第一季度登上榜首,投资者关注苹果公司更新的使用者隐私和数据使用政策,会令Facebook和Google无法收集苹果手机的用户数据,从而影响投放个人化广告的精准度和盈利能力。Facebook改名后确定公司未来的战略重心会放在元宇宙(Metaverse)上,元宇宙概念已成为2021年下半年后的投资热点。

电商巨头亚马逊在全年搜索量排名第二。Amazon与其他电商公司样受惠于在疫情下全球各地的封锁措施,但随着下半年各国逐步解封,市场担忧消费者会重回实体店消费,且需要面对新的供应链危机。

阿里巴巴同样受到美国投资者的关注,特别是第一季度在搜索量排名第二。美国与欧洲投资者的搜索高峰时间节点一致,证明海外投资者十分关注中国政府对互联网公司的新监管政策。

在亚太地区,全年来看,光伏、美团、教育、机器人、医美、腾讯、SaaS、半导体、电商、储能是APAC 投资者2021年十大热词。

从公司的维度,2021年亚太地区投资者主动搜的本土关键公司Top5有美团、腾讯、快手、拼多多、京东,与《2020高临咨询全球年度投研回顾》中的关键公司进行对比发现,贝壳在2021年相关政策影响下,其成交量大幅下降,几乎造成了毁灭性打击,其搜索量有明显减少。但值得注意的是,有赞的搜索量虽然较上年减少较大,但SaaS关键词的搜索量并没有降低,仍是2021年热词之一。

光伏以及光伏相关的搜索词,是2021年亚太投资人当仁不让的最热关键词,除此之外,机器人、半导体、储能、新能源等 IME 领域的细分行业,搜索量也在不断攀升。其中,储能的搜索量从2季度开始快速攀升,最终全年排在第十位。

从今年4个季度的对比图中可以发现,一些热词集中在上半年出现,到下半年受到环境和相关政策的影响,已经逐渐淡出投资者们的视野,包括教育、医美、快手等。

高临咨询的分析师表示,医美机构趋于饱和状态,新玩家及资本已经很难进入。另一方面,医美机构的毛利并不高,该领域更值得关注的是上游产业链。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