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院最新解释(到底是简称最高法)

最高院最新解释(到底是简称最高法)(1)

这些天,朋友圈都热传法院题材的电视剧《底线》。

因为时间原因,确实没有追剧,因为总感觉每天忙忙碌碌,总感觉时间不够用的。似乎也过了追剧的年龄,毕竟奔五了,想起当年追着看《大法官》《人民的名义》的情景,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

从朋友们发的个别短视频看,这部剧还是不错的,据说法律硬伤不多,这是很难得的,毕竟法庭本身不适合表演,法院剧往往是枯燥无味的。

看到这幅图片,想起了一个老问题:到底是简称“最高法”还是“最高院”更合适?

我在法院工作时,我们一般内部人喜欢称最高法院为最高院,当时还没有总公司(最高法院)、隔壁公司(法院、检察院互称)这个说法。

在系统内的人一般喜欢称最高院,这也是约定俗成的,因此我这也是看到这幅图片时还是感到有点奇怪的原因。

当然,社会上确实也有最高法的说法,但似乎这是为了与最高检相区别。

其实,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最高检察院在检察系统一般称为“高检院”,这与社会上的最高检又有区别。

想想中国的文字真有意思,于是简称也就有所区别。

在地方工作,往往有关部门专门下发一个关于规范简称的通知:法院一般称为区法院,检察院简称为区检院。我因为没有在国家机关工作过,也就无法知道他们是否也像地方一样印发单位简称通知。理论上讲应该是上行下效,既然下级有这个做法,应该在最高层面也有。本想问问熟悉的朋友,考虑到现在是重大活动节点,怕人家多想,也怕给朋友增添麻烦,干脆不问了。

我当然不只是关心这个简称,其实我想说的法检内部的机构设置。

我们知道,原来法院往往设有民事庭、经济庭、知识产权庭、涉外审判庭、破产庭。2000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决定,取消了经济审判庭,改“经济审判庭”为“民事审判庭”,自此开始了法院的“大民事”时代,即民一庭(传统民事,包括婚姻家庭、房地产),民二庭(原经济庭的大部分业务,商事,合同纠纷),民三庭(知识产权),民四庭(涉外审判),民五庭(破产业务)等等,一二三四五排列下来。

但问题是各地的设置往往并不一致,于是你不用说老百姓,就是我们法律专业人士都不知道哪个庭管哪些案件。

更好笑的是,检察院明明有控申、公诉、民行监督等部门之分,内部挺清晰,老百姓也大多明白是怎么分工的,不想后来变成了检察一至十三部,每个部干什么,据说各个检察机关也不对应,就是检察系统内部的人往往也搞不清楚,就更不用说系统外的人了,老百姓就更不用说了。

我一直深信,这样的设置一定会改的,不过是时间关系,因为不适合老百姓的习惯。这就像原来朝阳小学后来改成35中学一样,这样的数字没有任何标识价值和意义,也不符合人的记忆习惯。

这是看电视剧《底线》的一点想法。

司法当然要有底线,因为这是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但事实上,尽管大家都知道这一点,在这个社会中,要知道保持底线也是多么不容易的事。

和每一个法律人共勉。

2022年9月25日星期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