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与历史人物口若悬河(成语典故下笔成章)

成语典故与历史人物口若悬河(成语典故下笔成章)(1)

【释义】章:文章。一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

【例句】李白文思敏捷,下笔成章,诗文都写得很好。

【近义;反义】下笔便就 援笔成文;胸无点墨

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魏志.文帝记》曹操对自己儿子曹植的才气非常赏识,觉得曹植的文章确实写得不错,但也不免有些怀疑是请人代写的。于是,曹操就把曹植叫到了跟前,认真地盘问道:“你的文章我看过了,写得不错,是不是请别人代你写的呀?”曹植赶忙给父亲跪下,禀告道:“不是的,我能够言出为论,下笔成章,如果您不相信,可以当面考我,怎么能说我是请人代写的呢?”曹操听了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说:“不是,那就好哇!”

成语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词话》第31回:“自说此人下笔成章,广有学问,乃是个才子。

不久,曹操在邺城建造的铜雀台竣工了。曹操就让几个儿子都上去看看,并且叫他们每人都写出一篇辞赋来,试一试他们的文采。曹植拿起笔来就写,一会儿工夫就写好了。这一举动就充分地证实了曹植自己说过的那句话:“言出为论,下笔成章。”

由于曹植有这样的天赋条件,再加上父亲的严格要求和自己的勤奋努力,所以他留下了200余篇诗赋和文章。他的《洛神赋》、《赠白马王彪》等,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