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的土特产都有什么(改革开放前那个年代)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饮食习惯,有句老话叫做“民以食为天”,就是对于老百姓来说,吃饭是放在第一位的。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山东枣庄人,我要谈谈老枣庄人的饮食与习惯,记得有句话叫“忆苦思甜榆钱饭”今天我们就回忆一下老枣庄以前那些饮食与习惯。

枣庄的土特产都有什么(改革开放前那个年代)(1)

其实,最早老枣庄人的日常生活制是每天实行两餐制,称“两顿饭”,有早晨饭、响午饭。每天早晨起来那要下地干两三个小时的活,9点左右开始吃清早饭,晌午饭一般是下午2点左右才吃。晚上一般不做饭的,谁饿了就吃点干粮,喝点中午的剩稀饭或开水也就可以了。所以,晚上吃饭叫“喝汤”。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由每日两餐才逐渐改为三餐。

枣庄的土特产都有什么(改革开放前那个年代)(2)

主食

干粮 过去因为经济条件比较差,种类偏少主要是煎饼、卷子、饼、窝窝。卷子有死面卷子和发面卷子,白面卷子和杂面卷子;饼子有贴饼子和下在汤锅里的“喝饼子”。有一种在菜锅周围贴的叫“老鳖靠河沿”。还有单饼、油饼、野菜或树叶面饼等等。窝窝有高粱面窝窝、棒子面窝窝、瓜干面窝窝等。主食还有面条、米饭,比较奢侈。

枣庄的土特产都有什么(改革开放前那个年代)(3)

玉米窝窝头

枣庄的土特产都有什么(改革开放前那个年代)(4)

榆钱饭

稀饭 俗称“糊涂”,如高粱糊涂、瓜干糊涂等。两种以上混合,如绿豆小米糊涂、高粱豆钱糊涂等。混合面加入白菜、萝卜丝、菠菜等制作的各种咸稀饭又叫“咸糊涂”,加入南瓜叫“南瓜糊涂”,加地瓜叫“地瓜糊涂”等,另外还有菜豆腐、辣汤、豆沫子、粥、糁汤等。

枣庄的土特产都有什么(改革开放前那个年代)(5)

咸糊涂

副食

过去的生活条件比较艰苦,菜均以辣、咸味主。“要拉馋,辣椒子盐”是当地人的口头禅,还说“菜不够,盐来凑”。而今,生活水平有了大幅的提高,渐渐淡化了以辣咸为主的习惯,开始讲营养、讲口味。对鸡、鱼、肉、蛋讲新鲜。肉以猪肉为主,鸡、羊、牛肉但不经常食用,以前只有过年过节才有机会分点肉。蛋以鸡蛋为主,还有鸭蛋、鹅蛋、鹌鹑蛋。豆制品除了常用豆腐外,还有豆腐干、豆腐皮、腐竹、黄豆芽、绿豆芽、青豆芽等。淀粉类有粉丝、粉条、粉皮、凉粉等。食油以豆油为主,另有花生油、芝麻油、棉籽油。对于过去只有夏秋两季才有的鲜菜,如今一年四季不缺。

枣庄的土特产都有什么(改革开放前那个年代)(6)

豆腐皮

枣庄的土特产都有什么(改革开放前那个年代)(7)

老油坊

“忆苦思甜榆钱饭”,回忆过去的穷日子,珍惜眼前的好日子,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日子一定越来越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