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孝庄皇后与多尔衮的史料记载(清朝太后下嫁为保顺治皇位)

大清孝庄皇后与多尔衮的史料记载(清朝太后下嫁为保顺治皇位)(1)

孝庄太后剧照

《康熙王朝》中有一段这样的情节:董鄂妃病逝后,顺治帝福临心如死灰不想再做皇帝,一心一意出家当和尚,作为额娘的孝庄太后来劝,随着福临倾诉内心的苦楚,孝庄委身权臣多尔衮的过往被他含恨哭喊出来。这时,孝庄太后说了句:“可他毕竟是你的皇父啊。”

皇太极偏爱海兰珠,这是历史都承认的痴情。封海兰珠为宸妃,海兰珠的孩子更是一度被宠爱,甚至皇太极曾放言“立为继承人”。若不是这孩子幼时夭折,估计能分走福临更多的疼爱。

相比于海兰珠,孝庄太后彼时还叫“庄妃”,她和她的儿子福临就没那么受偏爱了。尤其是皇太极驾崩,年幼的顺治帝6岁登基,孤儿寡母,危机四伏,稍有不慎就会丢掉性命。据《康熙王朝》顺治帝母子的对话:“当年为了保住你的皇位,我不得不以太后之尊下嫁多尔衮。”这样的桥段,多出于野史,看来好像合情合理,但又让人感觉难以接受。

大清孝庄皇后与多尔衮的史料记载(清朝太后下嫁为保顺治皇位)(2)

那么关于“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这段历史,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首先,刨去众多野史的添油加醋,先来看看可信度高一些的史料记载。张煌言《建夷宫词》中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

“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

春官昨进新仪注,太礼恭逢太后婚。”

上奉拜寿的酒是合卺酒,太后所居住的慈宁宫欢喜热闹,原来竟然是太后大婚。作者张煌言是什么人呢?他原本是明朝的兵部尚书,明朝被清灭后,张煌言宁死不降。怀揣着一腔爱明之心,对清朝视如仇敌的他,估计是亲眼见证了之后,在一怒之下写了这首诗,是讽刺也好,是写实也罢,总归是将“太后下嫁”这回事记录了下来。

大清孝庄皇后与多尔衮的史料记载(清朝太后下嫁为保顺治皇位)(3)

当然,由于张煌言立场与孝庄敌对,也不能独信他一家之言。“太后下嫁”这回事,从其他地方也能窥得一些证据。譬如,多尔衮在顺治五年被称为“皇父摄政王”,除了摄政王的身份,“皇父”也是被坐实了的。包括蒋良骐《东华录》中记载的,顺治帝后来罗列多尔衮的罪状,其中一条就是“自称皇父摄政王”。为啥作为叔父的多尔衮,要自称皇父呢?倘若孝庄太后真的嫁给了他,那么就合情合理了。

其次,“太后下嫁”权臣多尔衮这个桥段,听起来像野史,若要仔细推敲,又有几分真实性。皇太极驾崩后,幼子尚小,而皇太极的兄弟和其他孩子又对皇位虎视眈眈,其中尤以睿亲王多尔衮和肃亲王豪格为代表。据史料记载:“诸王兄弟,相争为乱,窥伺神器。”

大清孝庄皇后与多尔衮的史料记载(清朝太后下嫁为保顺治皇位)(4)

身为亲王的多尔衮,17岁就亲自出征,一路征讨蒙古各部、俘虏朝鲜,战功无数。同样具有赫赫战功的皇太极长子豪格,也具备不相上下的竞争力。无论战功还是领导力,他们两个都很强,按理说下一位皇位继承人应该在他俩之中选一个才对,为何最后变成6岁的福临登基呢?

除了满洲八旗的内部竞争之外,想必孝庄也在此下了不少功夫。孝庄是个很不简单的人物。其中一点,就在于她对多尔衮的“把控”。经过多番努力,多尔衮即便是想要自己当皇帝,后来还是没有得逞,而是全力辅佐福临登基,自己做摄政王。

后世的艺术作品中,常常将为多尔衮和孝庄太后加入浪漫的爱情故事,仿佛二人是被皇宫所困的一对苦命鸳鸯,面对命运却又不屈服和勇于抗争。在真实的历史上,他俩之间未必有多少情愫,更多的是共同利益的达成——皇太极有子嗣,按理说豪格才是继承的最佳人选,多尔衮缺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而孝庄想让儿子福临做皇帝,她可以给多尔衮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而作为交换,多尔衮必须辅佐福临登基。假如历史真如笔者推测的这般,那孝庄太后的“委身下嫁”,又何尝不是一种计谋?

大清孝庄皇后与多尔衮的史料记载(清朝太后下嫁为保顺治皇位)(5)

这样来看,“刚柔并济”是孝庄的心计,虽然未曾耗费一兵一卒,却能打败这位拥有无数战功的将军。

再者,对于汉人来说,丈夫死后再嫁小叔子,是乱伦违背道德的事,着实让人难以接受,但对于满族来说,他们素有兄终弟及、叔娶寡嫂的习俗,因此也算是正常。

然而,多尔衮想当皇帝的心一天不灭,福临的皇位就一天坐不稳,孝庄为了巩固福临的皇位,对多尔衮软硬兼施,笼络加控制。多尔衮位高权重,仗着自己的实力和身份,常常不把成为顺治帝的福临放在眼里,孝庄母子二人也只好隐忍。等多尔衮死后,对其进行挖坟鞭尸,宣泄恨意,而孝庄也未曾阻拦,如此也就说得通了。

作者:我方团队月落星沉

参考资料:《孝庄太后为何死后37年不下葬》、王俊义《评说“太后下嫁”与“顺治出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