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作者(教育的温暖作者)

教育家作者(教育的温暖作者)(1)

教育家作者(教育的温暖作者)(2)

教育的温暖

文/孙宜峰

昔日温暖的教育润物无声,今天教育的温暖朵朵花 开。

2022年2月10日,我收到了一九九二届初三(3)班戴金明同学的孙老师,春节好!前几天,我们初三(3)班几个同学,回忆了当年的教育往事,回忆了当时的美好时光。三十年前,你是我们的班主任,教我们物理,你像我们的父亲,更像我们的兄长。曾经,你带我们去扬州瘦西湖春游,你请我们去你的家里吃中饭,你为胡锦根同学的“冒失”讲人情,你为戴金明同学的“涂改”闭只眼等等。这些温暖的教育往事让我们至今历历在目,念念不忘。今年,恰逢我们初三毕业三十年,并且我们的子女大多数参加高考,准备七月一日在高邮举办一个纪念初中毕业三十年的师生联谊会。诚邀您和各位老师一起参加联谊活动,聊聊往事,说说现在,谈谈未来,分享生活,把你们三十年前对我们温暖的教育进一步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教育家作者(教育的温暖作者)(3)

往事之一:我带学生去扬州瘦西湖春游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1992年4月初,我萌发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带学生去扬州瘦西湖春游,心动不如行动,我把这个想法以及方案和三(1)、三(2)班的班主任商量,并向学校作了汇报,得到了校领导的批准和支持。4月18日早上六点,三两豪华大客车在临泽中学向扬州出发,大多数学生第一次出远门,如同放飞的小鸟,一路上欢歌笑语、兴奋不已。我把班上60个学生分成5组,确定一位组长,分别由5个学科老师带队。车过扬州师范学院东门的大虹桥,从瘦西湖公园的南大门进入至长堤春晓。长堤很长,堤上间种柳和桃。有柳莺和翠鸟从桃叶和柳丝中穿过。远处湖岛的绿丛中,亦见雪白的鸥鸟在起伏。入徐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游人太多,又带着3岁的女儿,匆匆走过听鹂馆,根本无心去听黄莺鸣啭。倒是在小金山的万花丛中和天下第五泉边,刘小彦同学给我们拍下了几张珍贵的照片,一直收藏着。中午,有的学生在园内吃了素餐,有的学生吃了自带的干粮。下午,游览莲花堤上的五亭桥。五亭桥,融阴柔阳刚、南秀北雄为一体,“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桥洞正侧凡十有五。”沿着迂回曲折的湖堤,我带学生来到了二十四桥边。当时,不见二十四桥,只见熙春台,还有杜牧传诵千载的名诗《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下午四点,在公园的北门外集中,打道回府,唯不见班上的张阿根同学,他走丢了,没有喇叭,没有手机,我心急如焚,回身人山人海中寻找,大约半小时,见到满头大汗他,没有批评,反倒安慰几句,让他上车回家。

教育感悟:三十年前,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这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教育。通过春游活动,让学生领略了扬州瘦西湖的绚丽风光,感受了“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诗情画意,这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是我一生中做班主任带领学生举办的一次重大教育活动,至今津津乐道。其次,每个学生都是一粒种子,教师要做阳光,给他们以温暖,教师要做雨露,给他们以滋润,教师要做土壤,给他们以勃勃生机。表扬是一种教育,有时宽容更是温暖的教育。在纪念毕业二十年聚会时,张阿根同学提到了这件事,身为临泽某鞋业公司的总经理,平时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成为美谈。

教育家作者(教育的温暖作者)(4)

往事之二:我请学生来家里吃中饭

1992年4月,学生面临中考,思想比较动荡,我就去家住临泽镇附近的几个学生家进行家访,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还有十几位学生是临泽洋汊、盘岔等村的,离学校十几里路,家长农活忙,一般不问小孩的在校情况,他们中午不回家,在班上自习,难免吵闹打架,风气不正。针对他们的学习不佳、表现不好、家长不管的状况,我决定利用星期六中午请他们十位学生来家里吃个饭。星期六上午我就忙碌起来,做了八个冷盘,水煮河虾、水煮肉,大蒜炝茶干、拌凉粉,在熏烧摊买了牛肉、猪耳朵、花生米,还烧了杂烩、红烧肉、大煮干丝、煮鳊鱼、炒韭菜等,有荤有素、有红有绿。好在我有这方面的基本功,又有妻的帮忙,到中午放学也就忙好了,基本放满了一桌,还买了两瓶饮料。中午放学时我在教室门口,一边邀请,一边压着他们到我家,他们一路上慢慢腾腾,总算顺利到了家,妻热情招呼学生坐下,并帮他们倒了饮料,开始他们比较拘谨,后来有所放开,相互之间敬了饮料。班上的调皮大王房崇良等几位同学还敬了我和师娘,表示感谢。场景温馨,其乐融融。

教育感悟:三十年前,这是一个别出心裁的做法,这是一个轰动家长的活动。一顿中饭,无声的教育,真情的招待,不知不觉间学生听话了、变好了、进步了。用了大约半个月的工资,也值了。巴特说过,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对于调皮顽劣的学生,也需要爱,特别是当他们不值得爱的时候,教育除了正常的说教,还要与他们拉近距离,用真情打动他们,用诚心感化他们,用心灵聆听他们,用汗水浇灌他们,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开花结果。房崇良同学初中毕业后,子承父业,从事中巴车营运工作,看见老师也十分客气。

教育家作者(教育的温暖作者)(5)

往事之三:我为胡锦根同学的“冒失”讲人情

胡锦根同学是我班上的体育委员,高邮师范同学的弟弟,家在学校附近,喜欢打篮球和踢足球,我一以贯之的支持。一个星期日下午,他自己带来足球到学校操场踢,一时兴起,一脚射门,力量很大,不料足球踢偏了。“呯”的一声,足球打到了临近操场的高一(1)班教室的窗户玻璃上,一块玻璃碎了,把在班上自习的同学吓了一跳。其班主任真其梁老师一把抓住了前来找球的胡锦根同学,要求赔偿玻璃并扣留足球。我及时赶到了解情况,跟真老师说,真老师,他是个好学生,喜欢踢球,有点冒冒失失,绝不是故意捣乱,玻璃应该赔偿,马上找师傅配起来。但要给我一个面子,卖个人情,足球不要扣留,给他带回去。当时,足球是他家自己买的,花了不少钱,要是被他爸爸知道,又要挨打了。记得还有一次,胡锦根同学化学作业未完成,许老师要停他的课,我知道事出有因,为班级参加体育活动耽误的,就批评了他几句,为他跟许老师讲个人情,让他先去上化学课,课后再把作业补起来。

教育感悟: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对孩子们深沉的爱,兼有父母的亲昵、温存和睿智,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融入了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三十年后,多次见到胡锦根同学,他未考取大学,在高邮做个小老板,他都表示感谢,我与之开玩笑,当年为你讲人情是人之常情,也是温暖的教育。当年你的体育好,现在身体棒棒的,就是生活的本钱。健康而有意义地活着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情。

教育家作者(教育的温暖作者)(6)

往事之四:我为戴金明同学的“涂改”闭只眼

戴金明同学是班上的物理科代表,住在镇上,做事热情,比较讨喜,还有鬼点子,成绩也不错,前几名。那时,班级也搞一些周末检测,我任教三个班,同一时间考,批改不过来。有时,请班长徐军、学习委员万长龙、物理科代表戴金明帮助批阅选择和填空,我在旁边批改大题目。一般我先把前十名同学的大题目改完,讲解一下,再把第一名徐军同学的选择和填空改了,作为范卷。戴金明同学改到自己的试卷时,选择错了两小题,得分88分。他估计没有达到90分,脸上不光彩,就耍了个小聪明,偷偷摸摸地涂改了一条选择题的答案,得分为90分。我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未动声色,心想,又不是正规的考试,那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满足他的自尊心。若与他顶真,当面点破,也没有多大意思,我找个时机点他一下。说不定坏事变好事,对他的物理学习有帮助呢。果不其然。他中考物理考满分,并考取了重点高中。

教育感悟:三十年前,想不到我闭着的一只眼睛也发出了无限的光,照亮了戴金明同学前进的道路。爱是最好的教育,而表达爱的最好的方法是欢喜、鼓励和赞赏,而不是打击。多一份赏识,就多一份成功的希望。我对戴金明同学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之信心倍增,物理成绩稳步提升,迈开了人生美好的第一步。三年前,他的儿子在南海中学读书,我也常常鼓励和赞赏,今年希望他延续教育的温暖,高考发挥正常。

我给戴金明同学回了来信收悉,感谢你们的盛情邀请并转告其他老师。三十年前,老师的教育是有温度的,是充满真情的,是不计回报的,当然,那时我们的教育方式可能有点简单,有点粗暴,不够细致,不够科学,但总体来说是积极向上的,是温暖人心的。毕业之后,你们考取了师范学校或重点高中,后来事业有成,在各个岗位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和我保持联系,有时还带来一些礼品,感谢你们给我带来了教育的温暖,生活的快乐。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你们都长大了,子女也参加高考了。告诉你们,家长是子女最好的老师,要把温暖的教育传承下去。把热情的鼓励送给子女,把无私的关怀送给子女,把真情的赞赏送给子女。提前祝福你们的子女高考金榜题名,同学会举办圆满成功。

教育家作者(教育的温暖作者)(7)

红烛的风采在于燃烧中兑现自己的价值,春蚕的意蕴在于羽化时超越重生的境界。回首往事,我倍感温暖的教育羽化成了教育的力量、教育的真谛和教育的温暖。

后记:其一:这是我5月22日上交的一个学校征文,体裁有点不伦不类。6月12日,遇到当年考取高邮师范学校的万长龙同学,他说,时间过得真快,初中毕业三十年了,过几天约几个同学请你们老师到鹅村长酒家吃饭。6月20日,席间,高怀成同学听说我最近喜欢写顺口溜,在吃饭之前还考我,先说了三句,长龙请客鹅村长,巧遇老师精神爽,少年不知年少狂,要我接第四句。我按他的思路,想回忆往年,脱口而出,又见当年青春样。喝酒,喝酒,少作斯文。其二,高考之后,戴金明同学微信告我,儿子高考发挥正常,比一本分数线高出三十多分。可喜可贺。

2022.6.28

教育家作者(教育的温暖作者)(8)

【作者简介】

孙宜峰,江苏省高邮市南海中学教师,扬州市初中物理学科带头人。教学余暇,喜欢看看书,写写字,写过一些诗歌在报刊上发表,写过几篇文章在“汪迷部落”中交流。四时八节,也喜欢做几个传统小菜。淡墨浅语,自娱自乐。

教育家作者(教育的温暖作者)(9)

教育家作者(教育的温暖作者)(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