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融湾先行(地方观察融湾)

什么是融湾先行(地方观察融湾)(1)

湛江良港进出口,博贺渔船送新鲜,十里银滩观海景,在广东人的眼中,粤西离不开海水,依海而兴是该地区突出的特点。在这片自然禀赋优良的海湾地区中,湛江、茂名、阳江三市皆立足自身优势,奋蹄疾进。

新的时代浩荡而来,也为粤西的奋进发展标明了前进的目标。在省委、省政府推进建设的“一核一带一区”区域新格局中,湛茂阳被赋予新的使命。在沿海经济带上,西翼三市将形成区域性的都市圈,齐心协力发展的同时加快广东临港产业布局,对接海西经济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和北部湾城市群。

新格局下,沿海经济带成为了全省发展的又一战场。在广东举全省之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今日,大湾区与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分工协作的产业体系显得格外亮眼。近日,湛江、茂名、阳江三市相继举行了市委全会,释放了粤西奋进发展,积极融“湾”的强劲信号。目前,粤西三市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基础,正逐渐从时代长河中趟出经济社会发展之路。

放眼今日变化万千的世界,城市的发展各有不同。但如果我们将注意力聚焦于粤西,在这片地区中,我们总能听到海水潮涌南粤所发出的澎湃回响。

湛江:聚焦“海陆空”,当好“老大哥”

行走在湛江市东海岛上,一座座现代化钢铁工厂整齐排列。这片南海之滨,宝钢集团“钢花向海”,建立了宝钢湛江钢铁,并因为创下了国内千万吨级钢铁企业从投产到年度“四达”的最快纪录,而名声大震。“湛江的海洋送来了我们需要的原料,同时也将我们的产品远销各地。”在东海岛的码头上,宝钢股份湛江钢铁副总经理敖爱国向笔者介绍,此时海上货轮的汽笛声不绝于耳。

一半海水,一半石化,这是湛江产业的清晰特点。近年来,随着湛钢3号高炉动工建设,中科炼化今年年底建成,巴斯夫一体化项目提前到2021年开工,湛江正将钢铁配套产业园区和东海岛石化园区打造成带动全市产业发展的“主引擎”。

什么是融湾先行(地方观察融湾)(2)

过去,许多专家学者对于湛江的发展,都明言其要成为湛茂阳三市的引领龙头。如今,广东省在新的时代赋予了湛江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赋予其部分省级管理权限,增强支撑引领区域发展能力。如何当好这个“老大哥”,是湛江市的目标,也是粤西地区发展的关键一环。

在已经结束的湛江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上,湛江市向外界表明了自己迎势而上的决心以及加快提升发展的能级和“吨位”的目标。在宝钢湛江钢铁基地、中科炼化、巴斯夫等三个投资分别超100亿美元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建设或达产增效之际,湛江紧抓成为华南地区现代化临港重大产业的集聚基地的时代机遇,谋定而动。

什么是融湾先行(地方观察融湾)(3)

除了继续做好现代临港产业、滨海旅游业、特色优势农业以及军民融合“四篇文章”外,湛江将用好用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区(港)的“外溢效应”,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与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区(港)共建特色产业园,错位发展临港加工贸易和转口贸易等产业,建设服务大湾区和海南的后方加工制造基地。

在对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方面,湛江以交通先行借势借力促发展。对于传统港口城市湛江,“货从海上来”决定了海洋交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对此,湛江将在未来加快推动湛江港40万吨级航道开工建设,让湛江港建设成世界级散货母港,推动港口扩能升级。同时,湛江还将尽快建成徐闻港区南山作业区客货滚装码头和综合交通枢纽,完成琼州海峡北岸航运资源整合,打通粤港澳大湾区对接海南自贸区(港)的新通道。

什么是融湾先行(地方观察融湾)(4)

不仅是打通海上通道,湛江市通过加快争取广湛高铁、湛海高铁、合湛高铁以及张海高铁的动工建设,做好“陆”的对接,争取省支持广东西部沿海高速西延,打造贯通大湾区的沿海交通大走廊。

“海”“陆”“空”齐头并进,打造高水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湛江市加快夯实与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区(港)合作发展的硬支撑,努力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区,积极向外开放,主动向外对接,力促湛江为首的粤西港口群成为中国大西南地区出海主通道。

茂名:瞄准大湾区奋力发劲

茂名市是冼太夫人故里,以好心精神浸润着城市文化。乐于助人,勤勉奋进,是许多人对于茂名人的直观印象。在新的时代,茂名人不曾懈怠。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的今天,茂名市紧抓机遇,瞄准湾区,期待以奋斗姿态融“湾”促振兴。

在8月12日茂名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上,茂名市提出了要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战略部署,建设产业实力雄厚的现代化滨海城市,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新增长极,形成与大湾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发展局面。

什么是融湾先行(地方观察融湾)(5)

塑造新的发展格局,茂名正蓄势待发。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茂名市确立了“快速”、“特色”、“集聚”、“向海”四方面要求。

首先是“快速”。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茂名市力求做到部署工作快、抢抓机遇快、推进落实快。在这些快拳中,茂名市着重强调了对于滨海新区的气体化工产业链、高新区的精细化工产业和水东湾新城的南海旅游岛项目的快速推进。

这三个项目为何要快速发展?我们从细节讲起。

大湾区产业转型升级,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对新材料、新能源、高质量农产品、休闲旅游等领域产生大量需求,这也同时会产生产业外溢效应,给湾区外各市,尤其是沿海经济带上的两极带来产业发展机遇。

茂名市利用这个机遇发展精细化工、能源、现代农业、旅游与大健康等优势产业。这些产业之中,滨海新区的气体化工产业链、高新区的精细化工产业和水东湾新城的南海旅游岛项目,对于茂名市有极强的发展带动作用,但是又并非只能是茂名一家独有。揭阳大南海石化项目、汕潮揭精细化工实验室项目、湛江东海岛旅游项目等等,这些都挑战着茂名的“固有资本”。

对此,茂名市委、市政府提出要以快打慢,抢抓机遇“窗口期”,迅速行动,赶在其他地区前面实现率先布局,抢得融“湾”发展先机,进一步奠定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

什么是融湾先行(地方观察融湾)(6)

其次是“特色”。什么是茂名特色?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茂名与别市的比较优势,当然是其高水平的产业集群。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氢能源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这是茂名对于自身优势产业的清晰定位。为了能够发挥本地特色,茂名不仅提前布局,更充分发挥“湾 带”的联动效应,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对此,茂名加快茂石化老工业基地的优化发展,推进滨海新区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园项目规划建设,支持高新区和茂南石化工业园进一步扩大规模、完善设施。同时,茂名还加快推进苯乙烯、乙烯扩能、丙烷脱氢、氢燃料电池等重大项目,以及江苏德纳、中金芳纶、新华粤金刚烷等精细化工项目,继续拓展延伸产业链,形成基础化工原料、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细与专用化学品产业共同发展新格局。

什么是融湾先行(地方观察融湾)(7)

第三点是“集聚”。这里所言的“集聚”,不只是产业的集聚,也是资源的集聚,是城市化、现代化的集聚。在这次全会上,茂名提出要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要集聚资源发展中心城区;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田园综合体;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要聚焦三大平台和产业转移园区;在推进旅游和大健康产业发展过程中,要通过打造滨海旅游龙头项目带动全域旅游发展。通过集中资源、集中精力、集中项目,加快打造形成沿海经济带新增长极。

最后一点是“向海”。茂名的最大优势在海洋,茂名的最大潜力在海洋,茂名最好的出路也在海洋。因此,茂名将继续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产业,以港口的大进大出推动临港产业大发展,打造海上能源新通道,打造千亿级临港产业集群,全面加快海洋经济发展,从而推动港业城联动发展,进而与沿海经济带城市串珠成链,更好融入大湾区建设。

“快速”、“特色”、“集聚”、“向海”,面对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大平台”“大网络”“大市场”,茂名从四个方面要求自身不断发力,通过把大湾区市场需求与茂名优势结合起来,推动茂名从卖原料的产业低端向卖质量、卖品牌、卖服务的产业中高端转变,实现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阳江:GDP高速增长背后的粤西实力

今年上半年,阳江GDP增长7.0%,增速创近两年新高,居全省第三,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和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7市中排第一。

振奋人心的成绩背后,是阳江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的种种实招。

很多人不知道,在阳江这座海滨城市里,拥有200万吨不锈钢、70万吨球墨铸铁、300万吨建筑用材产能。近年来,阳江立足这一资源优势,加快打造千亿级合金材料产业集群,为大湾区发展提供优质基础原材料供应。

什么是融湾先行(地方观察融湾)(8)

我们都知道,先进制造业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产业。大湾区内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对高质量的基础件和原材料需求巨大,这为阳江合金材料产业发展带来契机。对此,阳江提出打造年产值超千亿元的合金材料产业集群,并加强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为大湾区提供优质的基础原材料。目前,阳江不锈钢生产正形成从冶炼、热轧到冷轧,从基础原料到生产金属制品的完整产业链,是国内最大的不锈钢生产集聚区之一。今年2月,广青金属压延热轧项目投产,宏旺70万吨不锈钢冷轧、甬金68万吨不锈钢冷轧、开宝不锈钢精加工等将于年内建成投产。

除了让全省知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阳江还不放过那近在咫尺的蔚蓝海洋,谋划建设世界级风电产业基地,为广东及周边海上风电开发提供装备及运维、研发支撑,为大湾区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什么是融湾先行(地方观察融湾)(9)

阳江已规划了100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并已全部通过核准,目前首批4个共13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加快建设,明年底前将投产发电。该市还在全省率先发展风电装备制造业,打造集研发设计、装备制造、检测认证、运营维护为一体的世界级风电产业基地。目前,落户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总投资近200亿元。今年6月,在阳江举办的全球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大会上,包括风电产业装备检验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大数据中心、运维中心,以及风电产业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应用示范基地、风电母港建设、漂浮式风电产业技术合作等10余个风电研发、技术创新重大项目落户阳江,助力该市风电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产业蓬勃发展带来了阳江GDP的高速增长,也让阳江进一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有了充足的底气。

什么是融湾先行(地方观察融湾)(10)

其实,从自身区位优势看,阳江本就是粤港澳大湾区通向粤西、北部湾城市群的首座城市,是大湾区向西延伸的第一座城市。去年的江湛铁路通车,让阳江迈入广州的1.5小时经济生活圈。而时速350公里/小时的广湛高铁将于年内动工,建成后阳江与广州市中心距离将缩短至1小时左右。与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大湾区核心城市距离进一步拉近,为阳江接受大湾区辐射带动上带来了先天的优势。

作为湛茂阳都市圈中的一员,阳江市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中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在《关于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培育一批千亿元级产业集群,支持阳江建设风电产业基地,增强阳江衔接沿海经济带西翼地区和珠三角沿海地区的战略支点功能。

什么是融湾先行(地方观察融湾)(11)

刚刚闭幕的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也提出,沿海经济带要与大湾区高水平互动发展,构造贯通我省东西两翼的跨区域产业链,形成“湾 带”联动优势。

随着大湾区与沿海经济带建设的同步推进,大湾区的产业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流、物流将沿着沿海经济带加速向阳江汇聚,阳江将在大湾区与沿海经济带高水平互动发展中充分发挥战略支点作用,承接珠三角和大湾区的先进生产力转移、发展高端沿海临港工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成为广东新的增长极。

【撰文】韩安东 顾大炜 刘栋铭 张俊

【作者】 韩安东;顾大炜;刘栋铭;张俊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