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女儿的正确方法(一个姑姑的心得)

如何养育好孩子?我想这对一个母亲来说,是一个人生大课题。我没有经验,可我还是想给你分享一下,长久以来我的观察和思考。

1、想把他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刘向《战国策·赵策》中写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作为一个人生命中第一个也是重要的一个导师和领路人,不仅仅是仰仗着上帝的关爱赐予他生命,还要带领和指导他走向未知的人生。而你们又希望把儿子引向何方?

在此,我想分享给你,无数次我想象中对孩子的期许,我要赠与他几个人生的关键词:善良、真诚、智慧、独立、自强

养育女儿的正确方法(一个姑姑的心得)(1)

关于善良:

我一直认为:善良是世间最锋利的宝剑,无坚不摧!看看这世上影响最大、传颂最久的人是谁呢?毫无疑问,一定是耶稣基督!

善,作为宗教、哲学、伦理学等范畴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有善行、善心、善意,它是一个多维并举的概念。

东汉·许慎《说文》中解释:善,吉也;《国语·晋语》中说:善,德之建也。博古通今也好,反思身边也罢,想想看,自古以来为什么那么多商贾要人,都愿意去“行善”?我想这其中虽然原因众多,但不可否认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只有做到善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善是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正像2021年抖音上大火的现象级红人张同学在直播中说的那样:真正成功的人,不是只知道把钱装进自己的口袋,而是有能力去帮助更多人!

善,是利他。

关于真诚:

《论语·述而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我个人觉得,能做到坦荡而为,不畏流言蜚语,实则是真诚的最大表现。真诚是一个人的立世存身之本,能做到“真”是极难的事儿!这个论点,一点都不夸张。

很多时候,我们工作、生活中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困难和挫折,归根结底是:自我认识不足!不能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和剖析,往往喜欢把问题归结为外因,还把它作为影响结局的重要因素。而对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则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甚至是忽略。这一点在我看来就是典型的不能直面真实的自己!不敢深挖自我的深井,不愿抽丝剥茧看到“赤裸裸”的那个自我的残缺。总想用“(因为)他/她如何如何,才有了今天的这个不好局面”的思想来蒙蔽自己和逃避解决。

所谓“去伪存真、以诚相待”,这里的“真”是核心利益,而“诚”则是方法、途径。只有成为一个发自内心、骨子里真诚的人,才能让别人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自然的真诚气息,形成自己独特的气场和魅力,让自己在任何时刻、任何环境中都可以“不卑不亢、不偏不倚、以理服人”,才能在这繁冗复杂的环境里找到自己的标签,才能开花结果,然后站稳脚跟。真诚不能假装,因为假的伪装太容易露出破绽,容易被人识破,假的东西无法生根。

这世间,耍聪明的人、投机取巧的人、走捷径的人很多,愿意本本分分、安分守己、严以律己做好自己的人,有限。很多时候,大多数人都误会了一句名言“识时务者为俊杰”。通常普通人都把“识时务”当成一种“随机应变、见机行事”的能力,而我的概念中,“时务”则是一种大趋势、大方向,而非一种小机会、小场面。“识时务”绝不是小机警、小聪明、小手段!

关于智慧:

《法言·脩身》中说:智,烛也。《韩非子·显学》曰:智,性也。《淮南子·俶真》说:智者,心之府也。《管子》说:四时能变谓之智。贾谊在《治安策》中论: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

智慧有天生的成分,也有后天的影响。智慧是一种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和逻辑思路。

我一直认为,每个人身上都天然的拥有无数的智慧之灯,我们一路成长,一盏盏被点亮,有的人多,有的人少。那些身上有无数盏明灯的人,在人群中总是闪闪发光,格外醒目,他们能推己及物,以己度人,由表及里,他们懂得道法自然,因此他们的一生被瞩目,被传颂,被铭记。而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没有点亮多少身上的智慧之灯,他们混沌从众,他们人云亦云,他们甚至愚昧无知,他们中的大多数,过着普通平凡、暗淡无光的生活。

而智慧来自哪里?如何获得呢?

我的经验是智慧来自知识的沉淀,来自对生活的积累和深度思考。知行合一是提高智慧的基本途径,而深度思考则是智者和普通人的最大不同。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名师指路,自己开悟”,我个人认为是有一定先后顺序逻辑的,当然也会存在交叉展开进行的时候。

关于独立:

《礼记·礼器》曰:君子慎其独也。《礼记·儒行》中说:儒有特立而独行。人作为群居性动物,其社会属性决定了“独而能立”是不容易的事儿。群居正如磁场,牢牢地把每一个个体吸附在一起,而独立就是要奋力抽离这个磁场,敢于追求非共识,换一个视角看人和世界。这需要极大的勇气、智慧和决心。

独立与怀疑是一对关系亲密的兄弟。

如果说学会追问是智慧的象征,那么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怀着敢于质疑的精神,则是拥有独立人格的体现。生活中如果你悉心体会,你会发现很多看似合理正确,实在毫无道理、漏洞百出的事情。例如:不听话不是好孩子、大人教会孩子什么是对错!

那么我们来追问一下:1、听话一定能成为好孩子吗?好孩子的标准是什么?谁定的?定这个标准的人是谁?智者还是蠢人?2、大人真的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对错吗?世间只有对错吗?除了对错还有什么?如果世界不只是对错,还有第三种可能(没有对错,只有是非),那么哪种情况更多呢?

追问是深度思考的第一步,通过不停的追问,可以得见真相、发现本质。

人生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成长的过程,只有打开封闭的认知围墙,避免形成那些固化思维,才能让心能吸收新鲜自由的空气,让眼睛看见不一样的风景,形成独立的认知和人格。

关于自强:

《宋史·董槐传》 “外有敌国,则其计先自强。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马克思说,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罗曼·罗兰说,人类的使命在于自强不息地追求完美。英国谚语: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坚强的意志;胜利属于坚韧不拔的人。

自强是一种可贵的精神、美德,是一个人健康成长、追求卓越的强大动力。自强是自爱、自信的升级版。自强是敢于冒险、敢于迎接挑战的行动力。人生有很多种活法,如何选择是个人自由,但唯有自强不息的人令人敬佩,生命因自强而绚烂生动。

养育女儿的正确方法(一个姑姑的心得)(2)

2、如何养育男孩?

《如何养育男孩》一书中作者认为:男孩因生理特征和女孩不同,从一出生开始,其养育之道就迥然不同。大多数父母,在低龄阶段往往会忽略这些差异。大家都说,没有人天生会做父母,所以大量的专业学习、观察和思考,是父母必须要做的重要功课。碍于我的认知局限,我分享以下几组概念:

关于陪伴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原生家庭对人的一生意义重大。我们都知道环境育人,家庭对孩子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深远。现实中,任何理由都不能是忽视、错过孩子成长的借口。5-7岁之间的孩子是养成良好习惯、培养规则意识和生活礼仪常识的最佳年纪,父母要充分利用这个龄段的特点,做好教育和引导,以避免今后悔不当初。13-14岁之前的孩子,90%的注意力在父母身上,他们的一切行为活动和喜怒哀乐都是围绕着父母展开,请不要嫌烦,一旦错过这个时期,今后的亲子关系就越来越远了。

关于犯错

如果说父母是孩子的雕塑师,请不要过早给孩子定性,未来有一万种可能。作为父母,请给孩子试错的机会,允许孩子犯错,父母只需要在一旁默默守护,以避免发生更严重的事故即可。学会引导孩子,在犯错中成长,而不是只告诉他对和错,或者阻止他去尝试,因为很多事情原本就没有对错,而阻止就是切断了孩子勇于探索的自驱力。

关于自信

孩子的自信往往是建立在父母的认可和赞美的基础上,久而久之形成的。有相关研究表明,从小被肯定的孩子,长大后更自信。那些从小常常在父母呵斥、批评、指责声中长大的孩子,在长大后仍然不自觉地会认为自己做不好,形成不自信的惯性认知。所以,父母要经常对孩子加以肯定和赞美,赞美孩子时,把笼统的话“你真棒”改成具体的“你很勇敢”、“你很有毅力”、“你很有爱心”、“你很聪明”等可以影响品格的词汇,让孩子从小就对自己拥有美好的品格而油然生出自信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