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几个最基本残局杀法(从古谱对象棋残局)

残局,名词。对局中由残余子力构成的一种局势。当据局势与子力能区分出各种例胜或例和等形式时,称为“实用残局”。另外还有“实战残局”、“古谱残局”及“江湖残局”。

排局,名词。一般指在残局基础上经过人工构思编排而成的各种局势。古棋谱中又有“残局”、“棋局”、“变形”、“棋势”等称谓。在20世纪40年代之前,残局与排局原为一体,后经区分,类别很多,大体有连照胜局、宽紧局、民间排局(包括“江湖残局”)、七子和局、字形排局、图形排局、游戏排局等。

象棋几个最基本残局杀法(从古谱对象棋残局)(1)

象棋残局

象棋排局的“排局”两字,最早由著名象棋名宿许弼德于1950年出版的《象棋界》第4集中撰文提出。此后,人们较易见到的是杨官璘等编著的《中国象棋谱》第一集(1957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序言中的叙述。象棋古谱《韬略元机》中204个残局已改变《适情雅趣》和《橘中秘》残局两谱的手法,从以“杀”局为主变为以“和局”为主,这就使象棋残局的研究更深入、更全面了。以后经过《心武残编》、《百局象棋谱》的收集研究,又有所发展,这些发展,积累和形成了高级残局排局。《竹香斋》残局谱的特点是以“排局”为主。

排局是高级的残局,是以“杀局”和“实用残局”两者为基础而综合发展起来的。它既不受实际对局所限制,也不只简单地解决某一个杀局或某一个和局的问题,而是以高度的想象力,用一般对局中不常见的盘面, “小中见大”,把许多矛盾冲突集中起来,可胜、可和、可负,解决了一个层次再出现的可胜、可和、可负的局面,经过反复斗争,从简入繁,由浅入深,所谓“有相维相制之势,有相生相克之机,两得其道,便成和局,稍失机宜,立时败北,岌岌乎胜负在一着之间”。上述1957年的观点一直沿用至1982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该书第545页在“中国著名象棋谱”条目中称:《竹香斋象戏谱》1817年成书,其棋谱都以排局为主,局较为深奥。《中国象棋谱》第一集第4页:“在历史上明代的《梦入神机》、《适情雅趣》中也有过类似排局的残局,但基本上是‘杀局’(我们又称它为胜局),它和《竹香斋》所提供的排局有水平的差异。”

象棋几个最基本残局杀法(从古谱对象棋残局)(2)

中国象棋谱封面

20世纪50-80年代称《竹香斋象戏谱》以排局为主,《适情雅趣》以“杀局”为主(不称排局),以示二者的水平差异。这是早期对“排局”狭义的定义。

象棋几个最基本残局杀法(从古谱对象棋残局)(3)

竹香斋象棋谱封面

由于一方面将实战残局和实用残局与排局相区分,另一方面将字形棋局、图形棋局、七子棋局、游戏棋局等包括进排局。屠景明著《象棋术语图说》第53页将50-80年代定义的狭义排局加以推广,如下:“排局,一般指在残局基础上经过人工构思编排的各种局势”。按照新的定义,《适情雅趣》也是排局。为了和《竹香斋象戏谱》相区分,我们建议将50-80年代定义的狭义“排局”更名为“高级排局”,类似于大学中学习的数字称之为“高等数学”,以区分在实践和高中学习的数学。由于《中国象棋谱》第一集序言中对狭义“排局”的解释文字过长,作为定义不够简练。

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象棋古谱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