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去年湖南省高考状元何润琪(专访湖南707分文科状元何润琪)

还记得去年湖南省高考状元何润琪(专访湖南707分文科状元何润琪)(1)

文源 | 蓝橡树(ID:blue_oak)

作者 | 严慌慌

还记得去年湖南省高考状元何润琪(专访湖南707分文科状元何润琪)(2)

今年的高考状元似乎不如往年受瞩目,但我仍注意到了一个出身于湖南乡僻的文科状元——何润琪。

父亲是名普通的钢筋工人,母亲在两年前意外去世,家里条件清苦,幼年的何润琪时常与父母在田间地头度过......就算如此,他依然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总分707分的好成绩,位居湖南省文科第一,被清华大学录取。

在采访中,我问润琪:你觉得起跑线重要吗?

他的回答是:别人到达终点的速度可能比我快,但看过的风景不一定有我多。

还记得去年湖南省高考状元何润琪(专访湖南707分文科状元何润琪)(3)

润琪的上头有个哥哥,父母希望第二个孩子温润乖顺,最好还是个女儿,于是起了“润琪”二字。

虽然不是女儿,但也许是感应到了父母的期待,润琪自小便懂事体贴,无论生活还是学习,都极少让父母操心。

然而,从一个摸泥玩的小孩成长为如今的省文科状元,仅有性格上的沉静,自然还远远不够。这其中的过程很漫长,父母的引导、良师的相助、自身的勤勉,离开哪一环,成就的都不会是如今的润琪。

这个周末,我们采访了他。在对谈中,他的沉稳、睿智、思辨,不时让我忘记对面只是个尚满18岁的少年。而当他偶尔流露出对已逝母亲的怀念,细数老师对他点滴的帮助时,又深觉他确实还只是个柔软、懂感恩的孩子。

这年头,大家都在说“阶层固化”,高举“起跑线”决定论,今天,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个寒门贵子的故事。

还记得去年湖南省高考状元何润琪(专访湖南707分文科状元何润琪)(4)

还记得去年湖南省高考状元何润琪(专访湖南707分文科状元何润琪)(5)

父母是人生路上

最重要的引路人

自打润琪有记忆开始,父亲就经常从城里买书回来给他。

父亲是名普通的工人,每天凌晨四五点出发去工地,天擦黑才能回到家。尽管挣钱不易,对于“买书”这件事却从不吝啬,“他给我买很多书,科普、历史、文学类的都有。”不仅爱给儿子买书,父亲也爱看书,看完后还不忘和儿子讨论一番,“他喜欢读历史,经常在吃饭、洗漱的时候和我说一些历史故事。”

说到这里,润琪对父亲自小的引导充满了感激,“在我小的时候,父亲首先带我接触的是书,往后的很多年里,书于我而言就像‘初恋’一般,看书带来的愉悦感是其他事物无法替代的。”

还记得去年湖南省高考状元何润琪(专访湖南707分文科状元何润琪)(6)

高考成绩出来后,润琪父亲接受媒体采访

母亲生前,作为一名农妇,除了照顾两个孩子,日常就是侍弄田里的庄稼,得空了便在家做些手工活儿以打发时间。

相比父亲的“精神滋养”,母亲带给润琪更多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润琪就跟着母亲下地了,“爸爸忙于工作,田间地头几乎都是我和妈妈去的。”每当觉得累时,母亲便教导他:要爱每一份劳作,劳作时,不要首先想到它的痛苦。

就这样,在母亲的引领下,润琪早早学会了基本的生活技能,做饭、洗衣服、做农活......统统不在话下,并乐在其中,因为母亲就是这样的人,她热爱生活,即使是织一件简单的毛衣,也会用心绣上精美的图案。

及至润琪上了学,父母从未说过你必须要考到多少分、多少名,而是反复强调“态度”二字,“他们只要求我态度端正,如果简单的题目错了,或者字潦草了,会让我罚抄很多遍。”

态度摆正了,成绩自然差不到哪儿去,有时考得不好了,父母也不加以责备,反倒开导他,“第一名不是你的专利,你要有让别人考第一的胸怀。”

正因为此,润琪在学习上真正是做到了那句话:尽人事,听天命。

还记得去年湖南省高考状元何润琪(专访湖南707分文科状元何润琪)(7)

还记得去年湖南省高考状元何润琪(专访湖南707分文科状元何润琪)(8)

老师比父母

陪伴我的时间更久

高一那年,母亲的意外去世,彻底击垮了润琪,那是他人生中至为灰暗的一年。

上课神思恍惚,下课了也不去吃饭,就自己一个人待着,偶尔脑子里还会冒出极端的想法,这时候,是班主任顾老师将他从深渊里拉了回来,“那年冬天特别特别冷,顾老师买了保暖裤亲自送给我,并时不时找我聊天。”

“还有一次肚子疼,顾老师不是叫家长来,而是亲自把我送去医院,并和我一起等,等着等着就不疼了......”虽然顾老师只带了他一年,但如今回忆起来,润琪的言语间依然充满了感激。

另外,高三前不久,润琪突然发烧,烧了几天都未见好转,高三的班主任姚老师和数学老师一块儿去宿舍给他送吃的、送衣服,还给他换了被子。

还记得去年湖南省高考状元何润琪(专访湖南707分文科状元何润琪)(9)

润琪的高三班主任姚老师(中间红衣服)

后来,姚老师无意间得知润琪宿舍的热水龙头坏了,有时就随便洗个冷水澡对付,便每天在办公室烧好热水让他带到宿舍,次日再送回办公室,再烧热水,再送回办公室......这样周而复始不厌其烦。

老师们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的爱,给了润琪很大的温暖和鼓舞,“我高考前几个月都保持着非常开心的状态。”

这样看下来,润琪似乎是一个特别招老师疼的孩子。有人会说,“当然啦,老师都喜欢成绩好的学生。”

实则不尽然。

或许是从小在家和父亲讨论问题多了,上学之后的润琪,一旦有什么想法都会主动去找老师谈,老师也愿意聊,“如果你不说,老师也不会和你聊,总不能等老师主动把你带去办公室吧?”

在聊的过程中,润琪不仅和老师打成了一片,也逐渐将自己的思考进行得更深入。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润琪的学习方法——思考。

他说,“老师分享的每一个解题方法,我会把它想透,在实践中调整。”

我们所认知中的超级学霸,似乎都不是刷题党,在旁人看来,这些人总能轻轻松松地拿高分,“他们就是智商高啊!”

对于这一说法,润琪表示是极大的误解,

至少我不是天才。我刷题确实刷得不多,一般只有当某个类型的题目做不来,才会选择性地刷专题,比如雅典罗马的历史题。

但我会把老师分享的每个解题方法都吃透,很多同学只吸收了部分,我却是反复地思考再思考,尽量把方法都套用到解题中去。

可能思考的成本太高了吧,很多人就畏惧思考,但思考比刷题的效率更高。

比如英语作文,老师教授方法后,润琪不是听完了就结束了,而是按照老师的方法,每天写一篇作文,“光想不行,光做不行,要边做边想。”

曾有人说,排名前1%的孩子,不是靠天赋,不是靠智商,往往靠的是思维方式。如今看来,此话果然不假。

还记得去年湖南省高考状元何润琪(专访湖南707分文科状元何润琪)(10)

润琪的高中母校:鼎城一中

还记得去年湖南省高考状元何润琪(专访湖南707分文科状元何润琪)(11)

我是现实主义

与理想主义的结合体

润琪的兴趣很多,他爱文学,爱画画,爱音乐,爱游泳......

初中时,润琪向父母提出了一个“非分之请”——想报名学校旁边的素描课。

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上补习班着实算得上一项奢侈的消费,何况这补习班还不是为了提升学习成绩,而是为了所谓的“兴趣”。

最终,父母却答应了。

因为那年的期末考试,润琪再次考了年级第一,便以这为奖励。

自此,每个周末无论晴雨,润琪都会骑半个小时电动车到镇上的素描班上课,并坚持了两年。

还记得去年湖南省高考状元何润琪(专访湖南707分文科状元何润琪)(12)

高考结束后,润琪再度拿起了画笔

他还会吹口琴、弹吉他,“初中时,我对音乐很感兴趣,便主动向音乐老师请教一些乐理知识,老师也非常乐意教我。”有了乐理基础,如今高考结束了,便在家自学一些简单的乐器。

至于文学,已然成为了他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爸爸给的零花钱,我都用来买书了,大部头巨著、杂志都看,来者不拒。”然而要说最喜欢的作家,他提到了史铁生,“他书中谈到对母亲的怀念,我有种同病相怜的感觉。另外,他对生命的态度很激励我,我想把生命活得像火一样。”

2018年,润琪在第十六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中,获得了全国特等奖。

还记得去年湖南省高考状元何润琪(专访湖南707分文科状元何润琪)(13)

不过,兴趣归兴趣,当谈到未来的专业选择,润琪又带了几分超乎同龄人的成熟,“我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体,我更愿意把文学当作一个精神的栖息地。我希望是为了生活而写作,而不是为了生存去写作。”

所以,他选择了清华大学的PPE专业,经济、哲学、政治三位一体,未来更偏向于从政和学术,也有可能成为企业的管理人员。

至于到了大学要做什么,润琪素来持重的语气里,有了几分雀跃,“我准备先效仿钱钟书先生,横扫清华大学图书馆。”

还记得去年湖南省高考状元何润琪(专访湖南707分文科状元何润琪)(14)

一生治学严谨的伟大学者、作家:钱钟书

另外,润琪内心还根植了一个“长期支教”的愿望,本身从农村出来的他,深感城乡教育差距的悬殊,“虽然主观能动性能改变一部分,但客观资源也很重要。我希望像我的老师一样,在支教时也能给学生带去知识和温暖。”

谈到这里,我顺势问他:你觉得起跑线重要吗?

他的回答是:爸爸曾对我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很多人生来就在罗马。但我觉得路还是得自己走一遍,别人到达终点的速度可能比我快,但看过的风景不一定有我多。

还记得去年湖南省高考状元何润琪(专访湖南707分文科状元何润琪)(15)

还记得去年湖南省高考状元何润琪(专访湖南707分文科状元何润琪)(16)

写在最后

我原以为这只是一个单纯的寒门贵子的故事,采访结束后,心绪却久久不能平静,我完全被这个不卑不亢的18岁少年打动了。

他说,“我要变成一个有价值的人,而不是一个别人看起来很成功的人。”

他说,“对别人帮助才有价值,而不是你有很多钱才有价值。”

他说,“学习过程中,如果把物质看得太重要,很容易被这个世界打扰。”

还记得去年湖南省高考状元何润琪(专访湖南707分文科状元何润琪)(17)

9月8日,是清华大学的开学日,届时爸爸和哥哥会一块儿送他去北京,这些年各自忙于生计学业的父子仨,终于将迎来一段短暂的温馨时光。

让我们一起祝福这个有理想、有脊梁的少年吧,未来定有光明的前途!

*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蓝橡树(id:blue_oak),哈佛本科毕业生和资深教育专家共同创立,80万家长共同关注的国际教育平台,传播教育正能量。不让孩子的天赋被应试教育局限,给他们更好的未来。

招募

还记得去年湖南省高考状元何润琪(专访湖南707分文科状元何润琪)(18)

为了产出更多优质的原创文章,「阅读第一编辑部」正在公开征稿!一经选用,稿酬从优,还可以成为我们的教育观察员,拥有专栏推荐。具体请点击查阅

还记得去年湖南省高考状元何润琪(专访湖南707分文科状元何润琪)(19)

招募信息

,还可直接联系编辑Vivi(微信ID:akali0616)。等待您的来稿❤

还记得去年湖南省高考状元何润琪(专访湖南707分文科状元何润琪)(20)

还记得去年湖南省高考状元何润琪(专访湖南707分文科状元何润琪)(21)

还记得去年湖南省高考状元何润琪(专访湖南707分文科状元何润琪)(22)

还记得去年湖南省高考状元何润琪(专访湖南707分文科状元何润琪)(2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