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一幅书法作品的优劣(到底该怎样欣赏和评价书法艺术作品)

现今,由于网络科技的发达,什么事情都可以从电脑、电视、手机中获知,任何事、任何人都可以进行线上尽情展示、开展评论。其中关于书法界就有什么样的人才是书法家、写楷书的人算不算书法家(如田英章)、该不该写丑书之类等争论不休的问题,这就非常有必要探讨一下书法艺术及其欣赏问题。本人就此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到底值不值得一读,耐心读完你就知道了。

一、正书体的发展演变与书写艺术性问题

首先,我们谈一谈正书体的发展演变以及其书法艺术性问题。所谓正书人们总是认为只有楷书才叫正书,这种理解其实是片面的。应该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官方使用、馆藏使用、号召全民学习的字体才叫正书体。这个“正”并不只是如楷书那样工整的意思,而是有正统、正规、官方认可使用与提倡全民学习传承的意思。每个时代都有官方文书及典藏,所使用的书体是固定的,就被称作官阁体或馆阁体正书。

如殷商时期甲骨文是正书;周朝秦初时期金文大篆是正书;秦朝时期李期编制的小篆成为正书;两汉时期隶书得到进一步完善发展成为正书;三国曹魏时期钟繇发明了楷书,继而得到卫夫人、王羲之大家学承。且从隋朝大业元年开始的科举考试(相当于今天的高考)都要求考生答卷以正楷书(现今统称楷书)书写,至到清末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前后历经1300年。楷书使用之今,已形成了规范简化体楷书,仍然是全国中小学生学习写字的官方要求用体。可以说,楷书是历史上使用期最长的正书体。至今,国务院任命书还仍然由楷书写手手写完成并存档。

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正书演变发展,可用下图示意:

怎样评价一幅书法作品的优劣(到底该怎样欣赏和评价书法艺术作品)(1)

商代甲骨文虽因数量可观,已形成可成词成句组合的文字体系,但尚处于构造及形体的不稳定期,而且主要以刻画性记录,则无所谓笔法技术问题,也无艺术性可言。

篆书则在形体上有所规范,表现为总体瘦高以方为形。同样因用笔圆转、笔画粗细一致,或雕刻、铸造之便利而中粗尾细,亦无笔法艺术性可见。

秦代狱吏程邈创隶书,并在两汉得到进一步完善。隶书则变篆书字形的瘦高为偏方、化圆为方、化弧为直。不仅大胆对篆书进行了简化处理,甚至成为古文字的终结者。而且用笔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方劲古拙,开启了汉字笔法艺术化的新征程。

曹魏时期钟繇创楷书。东晋卫夫人、王羲之先承。王羲之既善楷又通篆、行、草,史称书圣。从楷书创造之初钟体的笔画隶味,到卫夫人秀丽如新的簪花小楷、王羲之楷书笔画的柔中带刚、用笔精妙,俊秀而充满神韵的楷书,隶味已失。

世盛文化兴。正逢盛世大唐,楷书得以长足完善发展。诞生了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与元代的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尽管颜、柳、欧、赵一笔一画写的都是楷书,但笔法各异,结体有别。颜真卿用笔左轻右重、上轻下重,字形体匀圆浑厚,字的阴阳味十足。柳公权的字挺拔瘦劲。因此而有“颜肥柳瘦”之誉。欧阳询的字则剑利如削、刚劲有力、伟岸挺拔。赵孟頫的字则楷中带行、外婉内刚、秀丽端庄。

楷书自诞生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在历代书法先辈的研索修为中得到规范完善,成为当之无愧的官方正书体字。并在民国及新中国得到简化和进一步规范,如今已演变出最为简化的中国通用规范楷体字,成为全民校仿学习的标准字体。

怎样评价一幅书法作品的优劣(到底该怎样欣赏和评价书法艺术作品)(2)

当隶书在秦时出现并在两汉得以完善之时,东汉还出现了以张芝为代表的草书,以及后来又出现了基于隶草书之间的行草书和基于楷书的行楷书。其中,行书则成为广大民众日常工作学习便用最为普遍的实用性书体。而草书则因极简又龙飞凤舞,若不颠若疯狂则难为之,且因辨识度差而不具实用性,只能成为玩弄书艺颇有观赏性的小众书体。

可以说,自隶书开始汉字有了笔法艺术和形体艺术。楷书则有了要求更加严谨细腻的笔法技法和形体规范造型艺术。行书则有了流畅随性的形体与行文章法艺术。草书则有了更加随性、自由,更加广阔放荡的创造性艺术。

二、关于书法艺术的几点认识

1.汉字书体的多样性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如果说书法艺术,汉字本身所呈现的篆、隶、楷、行、草包括甲骨文等不同书写体种的多样性就是一种艺术。世界上还有哪一种文字能够演化出这样多的书写形式呢?而且,在用笔、结构及行文章法、书写款式以及启 章用印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不同差异和特点,尽显中国字书法艺术极期丰富的内涵。可以说,没有汉字书写体种的多样性便没有书法艺术的产生。

2.富含人文品质的书写艺术

由于人们秉性脾气性格的差异,甚至个人生活阅历、学识素养的不同,都会在汉字书写时尽情表现出来。并在入笔、运笔、结笔到字形体的形成都有所区别,这便是汉字书写的人文精神表现。

每个人写出来的字都被打上了自己的人文烙印,都具有个性化的风格特色。字如其人,见字如见人,自古至今不可能有写字完全一模一样的两个人。就如同双胞胎长的再象也会有所区别,它们是相似人体,而不是全等人体,因细节的差异都可以被辨认出来。写字亦如此,即使你临写哪位书法家的字,笔法再像、结构再一样也逃不出你个性化的一面,最终谁写的出自谁手还是能够被辨识出来,甚至用字迹进行破案。

作为普通民众,在日常书写时以发挥汉字是表达汉言文字符号之功能,以字能写得让人辩识为目的。既未过多考虑要把字写得如何艺术,也不一定受过专业的书法培训指导,即使如此也在不知不觉中有了自己的用笔特点、书写习惯和字体风格,都具有异于他人的个性化特点。所以,每个人都是自我型的小小的书法艺术家。

3.书法人文创作艺术

对于从事书法专业、半专业的人士以及书法爱好者而言,则把重点放在了如何能够写出具有异与他人字风而又更具欣赏价值意义的字来,甚至因为能够受到他人高度欣赏赞美,具有出售收藏价值,乃至可为个人创造财富而努力。

从事书法人文创作的人必须接受系统地的书法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无论是拜师或学习古人碑帖及书法理论,需要有中国传统书法文化的基本常识和书写功底。

载入中国书法史册的文征明、董其昌就因为当初书法写得不好,科举落榜。后来发奋努力,终成一代书法大家。才华横溢的思想家、文学家、诗人、改良主义先驱者龚自珍,也因为书法写得不好而多次科考落榜。最终因“楷法不中程”,“不列优等”,只考得“三甲第十九名”,且限定其“不得入翰林院”,而误了前程。这些名人都吃了起初基本功不扎实的大亏。

书法人进入书法艺术创作之期的前提,应该是拥有传统书法的常识和书写功底。同时又不能紧跟古人不放松,反而要按照自己的秉性脾气性格进行创新创造式书写,唯有自己才是真。从而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书写风格,闯出自己的一条书法之路。

大画家齐白石讲:“学我者生,似我者亡。”晚清大画家吴昌硕则说:“学我,不能全像我。化我者生,破我者进,似我者死。”书法创作亦如此,写出来的字如果让人一看就是仿古人之字,没有个性化,那就不叫书法。

三、关于书法艺术欣赏问题

大家都知道,正书书写有鲜明的书体之别。也就是说,尽管写的都是楷书,但在笔法与结构上都有却表现不同,这种极富个性化的差异便形成了不同的“体”性,让人一眼识出出自谁手,故有“某体”之称。如颜体、柳体、欧体、赵体、田体、你体、他体、我体。

我们都知道,有天下第一行书、第二行书、第三行书排序。但作为“楷书四大家”家的颜、柳、欧、赵,写的都是楷书,却没有被评价为谁是天下第一、二、三、四楷书。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楷书作为一种官阁体或馆阁体正书,必须一笔一画、工工整整、有规有矩地书写。尽管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书体风格,但创作性空间并不强大,而且人人可以校仿,甚至可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似乎不能充分反映出书法的本质内涵和广袤无垠的创作风格空间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所以,楷书创造者钟繇叫“楷书鼻祖”、善隶、草、楷、行的王羲之叫做“书圣”。而近代的规范字模创作者高云塍几乎被人忘却,充其量称其为近代活字印刷字模鼻祖,书法界也不会号召人们去学习他的字。现代的规范楷书大家田英章却被认为只是一个“字匠”而已,甚至连个书法家都称不上。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汉字书法艺术也因楷书的规矩与工整,恰恰成为书法创作的一个软肋。

但是,要知道正书体楷书也有非常重要的书法艺术性表现,也是书法人必须研习的基础书种,要想成为真正的书法人,也必须师从颜柳欧赵,努力研判学习。而现今的规范楷书字,因笔法简洁,结构工整优美,便于仿练,则成为全国中小学生汉字书写学习的楷模。因为他们不需要过多讲究笔法,他们需要快速书写,他们需要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他们不需要成为书法家。

而行书、草书则因或笔画可以连写、可以承上启下藕断丝连,或可尽情简化变异,可以疾速乃至龙飞凤舞,随意发挥、自由创造、随意创作。这两种书体则成为书法人书法创作主攻的方向选择。

其实,书法创作虽然书写功底和个人字形体风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更重要的表现却在于书写时人的精神状态,以及能否通过书写给字赋予人文情感体验。我们透过天下第一、二、三行书的创作过程,便可见其要理所在。这些书法之作并不是他们真正的行书实力之作,反而是在某种特定情景下的即兴之作。

王羲之的《兰亭序集》为天下第一行书。是王羲之与朋友四十余人为禊事之约,在兰亭游聚,各路文人名士诗兴大发各作诗一首,王羲之也在酒过三巡、趣意正浓时,现场为诗集写下的序文。

怎样评价一幅书法作品的优劣(到底该怎样欣赏和评价书法艺术作品)(3)

颜真卿侄子家族几十口人被叛军满门抄斩两年后,颜真卿才得知此情景,极其悲痛!并抽出身来,派人寻访族人的下落,收尸归葬于长安凤栖原祖茔,并写下了著名的《祭侄文稿》。颜真卿在书写此文时,椎心泣血,极度悲愤,根本无法刻意经营法度、笔墨,依靠的纯粹是平日书法功力的自然流露。恐怕连他自己也没想到,这篇边下笔边措辞,涂涂抹抹的作品,竟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怎样评价一幅书法作品的优劣(到底该怎样欣赏和评价书法艺术作品)(4)

而号称天下第三行书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则是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作的二首五言诗并自书写而成。被贬这三年,地域贫瘠,果不饱食,每逢秋冬季节,小屋如鱼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苏轼的诗苍凉、心孤怅,有感而发。书写时起伏跌宕,气势奔放,尽管抒发。

怎样评价一幅书法作品的优劣(到底该怎样欣赏和评价书法艺术作品)(5)

不难看出,稳稳坐定中国书法史上千几百年的这三把行书交椅,都有一些共同特点。一是都是具有高深书法基本功的大家,二是写的都是自己的文稿,三是文稿背后都有非常重要的历史背景,书写是即时或即兴的,有错字有涂改。更重要的是见字如见其心底,以字抒情、表意、表心。

所以,书法艺术并不仅仅表现在字的功夫上,重点还要在以字传情递景、以字表意的人文精神体现上。

试想如果让王羲之、颜真卿、苏轼去抄写别人同样的文稿,是否还能写出天下第一、二、三行书来。可以想象到,在自己亲身感受和情感感召下即时写字时,一定会把情感放在第一位,把写字当作抒发或发泄个人情绪的工具,此时写出来的字一定会带着情绪性色彩,甚至忘了字该怎么写才是美的。

据传说,当王羲之回家酒醒后发现里面还有涂改之处,便想再认认真真重写一遍。可谁知在这种常态下以自己最好的书写水平连写了二三遍也觉得没有当初写的好,结果还是保留了当初的文稿,并流传之今。

再如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中有很多地方有涂改现象,多系边形文组稿边写边修改语句,或写完后再修改语句所致。显然,颜真卿当时一定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文稿内容形成上,因其早已具备了深厚的字法功底,而不会考虑如何写字问题,甚至会因情而使某些字写起来更加随性随意。尽管有那么多涂涂改改现象,但写完之后也就如释负重一般轻松,不想再度回忆。即使再度认真抄写,也会少了此情感表达之撼。因而就此保留,且传为行书佳作。

怎样评价一幅书法作品的优劣(到底该怎样欣赏和评价书法艺术作品)(6)

而苏轼《寒食帖》中就有一些字如果单独拿出来看,并不优美,绝不是苏轼常态下的行书水平。但是,在《寒食帖》中却承上启下,起伏跌宕,恰到好处,并非荒草之笔。

怎样评价一幅书法作品的优劣(到底该怎样欣赏和评价书法艺术作品)(7)

这就如同有些歌唱者虽然唱的是别人的歌,却因为自己有与歌词内容相符的生活经历,反而唱得更加让人感动,备受称赞一样。

至于现今有些书法人也拿出了自己有涂改现象的书法作品,甚至获了大奖。如果真系和王颜苏一样或相似的经历而自文自书者,也可能真的应该评大奖。相反,如果经历并不特别让人兴奋感动或崎岖坎坷,写的又不是自己的文章,而是他人的文稿,你还来那么几下子涂涂改改的,那就是故意的、有意的,没有意义的。不可列为优等。

如某原中书协副主席、中书协草书委员会原主任的作品所作的涂改为何意?

怎样评价一幅书法作品的优劣(到底该怎样欣赏和评价书法艺术作品)(8)

某兰亭奖得主的作品,也进行了几处涂改又是何意?

怎样评价一幅书法作品的优劣(到底该怎样欣赏和评价书法艺术作品)(9)

通过排行天下第一、二、三行书的成书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书法艺术创作的精髓之处就在于以字寄情、以字表意,让字有了情商。这才是书法艺术创作的真谛之所在。王颜苏三人写的首先是可以让人认知的行书体字,但以其坚实的书写功底在行文书写的过程中,又因情意表达而使字出现了某种自由奔放式的形体与章法的变异,反而恰到好处,无不令人叫绝。这才是书法艺术的真实写照,原本不是创作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表现出来的。

正如歌曲创作一样,盲人阿炳因自己凄残的人生经历而在他的手下诞生了悲凉感极强的《二泉映月》;作曲家王佑贵因小时候音乐老师一句“你唱歌很好听,将来你能成为歌唱家”的话,受到鼓励最后走上了音乐之路才在他手下诞生了脍炙人口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曲调;韩红的《天亮了》、王琪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等情感色彩都极其浓厚,创作背后都有感人故事的支撑,才饱受听众喜欢。所以,书法创作的高境界也是如此。

综观现代书法人的书法创作,并未深究书法表现艺术的内涵,一味地从书法形体上追求改变寻找个性,结果因网络发达个人又不展示不快,弄得直在众人眼前转,而大多民众又只是认识字,只看中他们眼中的楷书字、行书字,本来就对草书既看不懂也不感冒,所以便给出了谱天盖地的不良评价与攻击,弄得一蹋糊涂。

尤其是有些书法人既熟练字法字理,又懂些绘画或兼是画家,也把绘画理理论用在了汉字书写创作上,如遵从清代书家傅山所言的“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来写字,其实并没有完全理解其“拙、丑、支离、真率”本意以及与之相对概念的含义,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真的丑露无毕、字不象字丑书。世人看了不讨厌才怪呢。

书法创作者,尤其是所谓的丑书、吼书、射书、爬书、蝌蚪书等创作者,你且忘了齐白石老人还讲过:中国画最高境界是什么,是在于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为媚俗,不似则为欺世。如果你画山,画的山都不象山了,那你是好画吗?太象了跟照片一样,有用吗?所以,书法创作也要拿捏一个度,掌握一个分寸。无论你怎么写、如何有创意地去创新创作,首先得让人看到你写的是字。切不要说梵高是被骂出来的,塞尚是被骂出来的,徐渭是被骂出来的,无论人家怎样被骂,人们看到的首先人家画的是画,而你写出来的书法让人一看根本就看不出来那是一幅字,而你却说不是书法业内人士、没有几十年书法基础你就看不懂、不可理喻,还说自己是书法大师,人们会认可吗?!

怎样评价一幅书法作品的优劣(到底该怎样欣赏和评价书法艺术作品)(10)

怎样评价一幅书法作品的优劣(到底该怎样欣赏和评价书法艺术作品)(11)

怎样评价一幅书法作品的优劣(到底该怎样欣赏和评价书法艺术作品)(12)

怎样评价一幅书法作品的优劣(到底该怎样欣赏和评价书法艺术作品)(13)

汉字书写本来是件非常认真严肃的事情,结果你为了书法创作还把自己的形象搞得丑陋无比,似乎不喊不叫、面目不挣拧、形象不难看就创作不了好作品一样。与此同时,你还去以牙还牙式地攻击那些正书书法家只是字匠,根本称不上书法家,群众自然不买你的帐了。

怎样评价一幅书法作品的优劣(到底该怎样欣赏和评价书法艺术作品)(14)

如果你把字写拙了,拙中有巧了,至少人们还能够看到你写的是字,也不至于遭到这样那样的批评慢骂。

所以,书法人创作书法必须加强学习,进行深入研究,不可拿中华文化瑰宝取乐,瞎创新。如果真的创不出新来,那就好好为传承中华书写文化做些基础教育工作,也是功不可没的大好事了。其实,越是书法大家,就越有这种不可推卸的使命和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