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诊和脉诊(脉诊和触诊)

包括脉诊和触诊两大类中医学对脉诊非常重视,通过脉诊可以了解病变的深浅、毒邪的盛衰、正气的强弱,以便掌握疾病的变化,判断预后的顺逆触诊,是通过手的感觉,接触病变有关部位,以测知病变的性质、有脓无脓等,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望诊和脉诊?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望诊和脉诊(脉诊和触诊)

望诊和脉诊

包括脉诊和触诊两大类。中医学对脉诊非常重视,通过脉诊可以了解病变的深浅、毒邪的盛衰、正气的强弱,以便掌握疾病的变化,判断预后的顺逆。触诊,是通过手的感觉,接触病变有关部位,以测知病变的性质、有脓无脓等。

  (一)脉诊

  外科疾病的发生与全身脏腑气血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它虽有局部症状可以进行辨证,但如不切脉,就无法详细辨识病情的变化,在此,仅将与外科有关的常见的脉象归纳分述于下:

  1.浮脉

  脉浮主表。肿疡脉浮有力,为风寒、风热在表,或为风热邪毒客于上部;脉浮无力,为气血不足。溃疡脉浮,若非外感之邪未净,则有续发的可能;若外感之邪已散,疮疡无续发,则为气从外泄,是正虚而邪未去。

  2.沉脉

  脉沉主里。肿疡脉沉,是邪气深闭,病在深部,为寒凝络道、气血壅塞;溃疡脉沉,是遗毒在内,气血凝滞未解。

  3.迟脉

  脉迟主寒。肿疡脉迟,多是寒邪内蕴,气血衰少;溃疡脉迟,多是脓毒已泄,邪去正衰。

  4.数脉

  脉数主热。肿疡脉数,多为热邪蕴结,其势正盛,或为酿脓;溃疡脉数,多为热邪未净,毒邪未化,正气已衰。

  5.滑脉

  脉滑主痰。肿疡脉滑而数,为热盛,为有痰,或为酿脓;溃疡脉滑而大,为热邪未退,或痰多气虚。

  6.涩脉

  脉涩主瘀或不足。肿疡脉涩,为实邪壅塞,气血凝滞;溃疡脉涩,为阴血不足之象。

  7.大脉

  脉大主邪盛。肿疡脉大,为邪盛正实;溃疡脉大,为邪盛病进,其毒难化。

  8.小脉

  脉小主正虚。肿疡脉见细小,为正不胜邪;溃疡脉细小,多属气血两虚。

  以上八脉可以单见,也可兼见,如浮数互见属表病,沉迟互见属里病。浮数滑大为阳脉,多属热、实、阳证;沉迟涩小为阴脉,多属寒、虚、阴证。脉诊时,还需要辨明有力与无力,有余与不足。一般而言,外科疮疡在未溃之前,正是邪盛时,应见有余之脉;已溃之后,为邪去正衰,应见不足之脉,这是正常现象。若未溃时见不足之脉,如虚、弱、细、缓等,则为气血衰弱,毒深邪盛;已溃时见有余之脉,如实、洪、弦、紧等,则为邪盛气滞难化,是不良现象。若疮疡在未溃或已溃时,见到结、代、散、促等脉,则更是不良现象。但在痛极时,亦可偶尔出现结、代脉,并不一定是坏现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