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制定出台11部地方性法规)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姚广强

制定出台11部地方性法规,这是焦作市2015年获得地方立法权以来,焦作市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交出的丰硕成绩单。8月24日,焦作市“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焦作市人大常委会新闻发言人、副秘书长、调研室主任梁俊杰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焦作市人大常委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情况。

焦作市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制定出台11部地方性法规)(1)

弘扬法治精神,充分发挥良法善治作用。

先后制定出台11部地方性法规,其中8部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焦作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焦作市全域旅游促进条例》等3部法规开创了全省地方立法先河。推动地方性法规落实落地。对已颁布的实体性法规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或视察调研,列出问题清单,加强督促整改,确保地方性法规“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加大监督力度,在助力发展中增强工作实效。

开展执法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先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31部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市人民政府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1100多项.

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公正司法。先后听取和审议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刑事审判、民事审判、加强司法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情况等专项工作报告10个,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开展公益诉讼检察、控告申诉检察、加强司法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情况等专项工作报告10个。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认真办理落实常委会审议意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156项,促进了公正、为民司法。

创新监督方式,服务工作大局。连续三年开展专题询问活动。2019年对城区集中供热工作开展专题询问,围绕集中供热覆盖率低、该热不热等问题,推动城区集中供热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2020年首次运用特定问题调查的方式,对1406家各类午托部明察暗访、蹲点调研,摸清底数现状,找准问题短板,要求市政府尽快制定管理办法,丰富托管形式,提升管理水平,确保在托中小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加大监督力度,优化营商环境。2015—2017年,聚焦“一改善两提高”(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提高办事质量),连续三年分批对23名政府部门负责人开展工作评议。2019—2021年,连续三年分别对市直有关单位优化营商环境情况开展工作评议。通过召开整改情况推进会、满意度测评大会,每年对排名靠后的6个部门持续跟踪监督,对连续三年纳入跟踪监督的相关单位开展专题询问或专项督查。推动解决企业反映问题647个。

严格依法办事,认真行使决定权和任免权。

十年来,焦作市人大常委会共计作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保等方面的决议决定121件,有效服务民主法治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2020年批准了市政府提请的《焦作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试行)》,有力推动了政府重大事项出台前向人大报告制度落地落实。在2019年作出《关于依法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基础上,2022年又作出《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佩戴口罩和使用场所码的决定》,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

十年来,焦作市人大常委会共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723人次,当场举行宪法宣誓192人次,认真落实任命前法律知识测试、任命时作表态发言、任命后颁发任命书等制度,增强了被任命干部的宪法意识、责任意识和公仆意识。

发挥代表作用,激发代表为民履职活力。

焦作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尊重代表主体地位,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激励代表依法履职、为民代言、助力发展。十年来,共邀请人大代表参加执法检查、视察调研、工作评议、专题询问等活动3600多人次,确保每一项重要工作、每一项重要活动都有代表参加。

做好联动文章,凝聚强大工作合力。

大力加强上下联动。主动对标省人大重点工作部署,在推进“小切口”立法、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营商环境评议、争创出彩工作等方面,做到与省人大步调一致、同频共振。

强化市县联动,召开专题会议,对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代表工作、打造出彩工作等方面开展上下联动作出具体部署。

不断密切横向协同。积极探索与兄弟地市人大协同联动开展相关工作,特别是去年以来,卫河流域“三省七市”携手开展了人大协作助力卫河流域生态治理与高质量发展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此外,焦作市人大常委会还一直重视打造亮点和出彩工作。首次开展员额法官、员额检察官履职评议。创新开展司法案件工作评议。首次听取和审议市监察委员会专项工作报告。创新开展代表主题实践活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