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说女大当嫁(俗语宁娶二度花)

古人为什么说女大当嫁(俗语宁娶二度花)(1)

“情”之一字只有十一笔,但有的人却要用一生来书写。什么是爱情?

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至死不渝的爱恋?还是“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两小无猜的眷恋, 还是“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的思念,亦或是“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学而白头”的沉痛悼念。

古人为什么说女大当嫁(俗语宁娶二度花)(2)

有的人非常幸运,能够在合适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最终常相守,共白头,一直到老。而有的人情路却很坎坷,跌跌撞撞,在汹涌的人海中,孤身一人游,爱而不得,得而复失。

婚姻俗语何其多

因此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俗语,来形容婚姻,,比如“十年修得同船渡 百年修得共枕眠”来祝贺新人,祝愿他们最终能够修成正果,走进婚姻殿堂。

古人为什么说女大当嫁(俗语宁娶二度花)(3)

还有“月下老儿不偏配”“娶媳妇满堂红 嫁姑娘满屋空”等等。

这些俗语我们都能理解,但有一些俗语,比如说:“宁娶二度花,不娶遗下人” 这个俗语又是什么意思呢?

宁娶二度花

在古代常把女子比作花,以花喻人,人比花娇,通过各种花来形容女子。

古人为什么说女大当嫁(俗语宁娶二度花)(4)

既表现了女子的柔媚容貌,也通过不同花的生长习性,代表了女子不同的性格特点,如兰花之清洁高雅,梅花之傲骨风霜。

常言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而花开二度,它形象地表达了女子在婚姻上的重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二婚。而有花无果则表示这个女子,并没有子嗣。

古人为什么说女大当嫁(俗语宁娶二度花)(5)

相对于现在来讲, 在古代随着封建王朝统治的不断加强,对于人们思想的束缚也更为严重, 在这一点上对于女性来讲尤为严重。

比如三从四德,要求女性:“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同时还有许多条条框框,来规范女性行为的书籍,要求女子自小就要遵从书中的道德规范。

苛刻的二婚女子

古人为什么说女大当嫁(俗语宁娶二度花)(6)

很多时候,对女性苛责最严重的,往往都是女性,也正是因为这一本书,开始了对女性行为长达千年的规范和打压。同槽相欺,人不如马。在这一点上,人性的阴暗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因此在古代,对于二婚的女子,周围的人群,包括女方自己的家人,对她明里暗里都是会有一些歧视性的对待,

古人为什么说女大当嫁(俗语宁娶二度花)(7)

这一点,时隔千年即便是今天,情况也并没有改变多少。人们提起二婚来,往往都是带有轻蔑的神态来表示那个女子是个二婚。不过在历史上,真正二度花开,将人生过的璀璨无比的女子,应该就是武媚娘、武则天了。

年少时便已经是一副花容月貌,国色天香的美人胚子。后来进宫被李世民封为才人,此后几年间,虽然在宫中并不得宠,而且在皇帝驾崩后更是一度被发往感业寺削发为尼。

古人为什么说女大当嫁(俗语宁娶二度花)(8)

但是,后来她却再度成为李治的妃子,自此开启了一代女帝的逆袭之路。然而心智手腕,如武媚娘女子毕竟是少数,不少女子在在婚后反而过得更不如人意。

比如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她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夫君死后, 再嫁给张汝舟,可是婚后的日子,张汝舟对她动辄打骂,无奈之下李清照只好向官府告发。差点还因为状告夫君,染上了牢狱之灾。

古人为什么说女大当嫁(俗语宁娶二度花)(9)

可见世间,情路坎坷之人何其多也?那些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故事,实属太少。即便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一曲凤求凰流传千古,然而终究还是抵不过一句:“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在古人看来,二度花就已经不算是很好的选择了,为何后面还有半句“不娶遗下人?”一个宁娶的“宁”字,再加上后面的不娶,使得整句话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巨大的转折,遗下人指的是什么呢?

处于鄙视链底端的遗下人

古人为什么说女大当嫁(俗语宁娶二度花)(10)

关于遗下人,有两种说法,一种就是被夫家所休弃的人。另外一种说法便是夫君去世的寡妇。

在古人看来,一个女子被夫家所休,是莫大的羞辱,它似乎所代表了这个女子身上所能拥有的战旅界中所出现的 各种缺点。而路人,往往作为看客,对于被休掉的女子,都是各种指指点点,仿佛她犯了什么不赦之罪。

古人为什么说女大当嫁(俗语宁娶二度花)(11)

然而对于具体休弃的理由,却很少有人去深究,是对是错。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被休掉之后,因其容貌出众,温婉娴雅,因此先后有县令和太守公子去上门求亲。

然而在刘兰芝的家人中,其中他的兄长是这样对她讲的:“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生,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古人为什么说女大当嫁(俗语宁娶二度花)(12)

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文讲就是,你已经是二婚了,第二次嫁的人比你的前夫,身份高贵那么多, 你都觉得不如意,你还想要什么?

虽然说站在功利的角度来看,刘兰芝的兄长说出这句话,并无什么差错,毕竟前后丈夫身家算是一个大的跨越。

然而对于感情来讲,并不能仅仅是因为家世来衡量的。然而刘兰芝也知道自己的被休弃, 已经给家人包括她的父母兄长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兄长“怅然心中烦”。

古人为什么说女大当嫁(俗语宁娶二度花)(13)

可见一个女子被休掉以后家人都抬不起头来。而这也导致了最后的悲剧,容貌品德举世难寻的刘兰芝,最后也只能举身赴清池,跳河自尽。

事实上这也是古代很多被休掉的女子的归宿,一旦拿到那一纸休书,她的心就已经死了。而这是被休弃,至于说夫君去世的女子,所要承受的非议更是难以忍受。有的来自于夫家,一些人会将其丈夫的去世,归咎于女子,说她克夫;

古人为什么说女大当嫁(俗语宁娶二度花)(14)

还有的来自于围观群众,游手好闲的闲汉,说长道短,长舌妇无事生非,多少流言从他们口中随口而出,殊不知,语言如刀能杀人,“寡妇门前是非多”,多少流言毁人清白。

结语

因此这句俗语,“宁娶二度花,不娶遗下人”,可能正是基于这些原因,才得出的结论吧。在他们看来,结过婚的女子,可能更懂得居家过日子,相夫教子。

古人为什么说女大当嫁(俗语宁娶二度花)(15)

两个人相处起来,也不像是第一次结婚那样,生疏,而且没有孩子,不算什么大问题。而遗下人呢,可能身上有大问题,不然不会被休。

要么就是寡妇,担心被克夫,古人对迷信还是非常相信的。这句话,更像是二婚党对休妻党的宣言。

然而,这些俗语到了今天,可能都不再适用了,毕竟光是遇到真正喜欢的人,就已经很难了,不是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