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粉好还是特一粉好(独家调查真假难辨的)

继5月中旬在出现儿童长期误食冒充“特医配方粉”的固体饮料而怀疑导致营养不良的“大头娃娃”事件后,月底在广州又出现了类似原因的家长集体维权事件。2018年以来,在医生推荐下,这些家长开始长期购买并给孩子服用“贝儿呔”和“敏儿舒”这两种品牌的固体饮料。与5月发生的案件不同,广州家长们维权的要点在于,医院和医生成了过敏孩子服用固体饮料的关键因素。

精粉好还是特一粉好(独家调查真假难辨的)(1)

精粉好还是特一粉好(独家调查真假难辨的)(2)

精粉好还是特一粉好(独家调查真假难辨的)(3)

精粉好还是特一粉好(独家调查真假难辨的)(4)

精粉好还是特一粉好(独家调查真假难辨的)(5)

精粉好还是特一粉好(独家调查真假难辨的)(6)

家长和医生经常提及的“特医奶粉”,其正确的叫法应该是“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截止到5月16日,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产品批准注册清单》,目前通过国家审批注册的合规产品共48款,其中,针对1岁以下儿童的特配食品仅29款,覆盖美赞臣、雀巢、贝因美、圣元等在内共有10个品牌。每款获批的产品在外包装上,其具体产品名称前都会用中文注明“特殊医学用途”字样,并配以“国食注字”开头的注册号。

精粉好还是特一粉好(独家调查真假难辨的)(7)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有别于普通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地方,在于这是一类针对代谢紊乱、消化吸收障碍或有疾病状况的婴幼儿研制的食物,需在医生或者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使用。这些获得注册号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根据过敏情况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乳蛋白深度水解、乳蛋白部分水解、氨基酸配方奶粉等共9类,目前均由乳品企业生产,其中有部分产品在外型上也是冲泡型的粉状物,看起来很像奶粉,可当主食单独或与其他食物配合食用。

“贝儿呔包装很简陋,我们不是没有怀疑过,”一名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就诊的孩子妈妈对《第一财经》YiMagazine说道,“但是医生都以只有贝儿呔的氨基酸奶粉里面含有乳糖,对大脑发育有益,驳回了我们的质疑。”

由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消化科向家长们提供的《注意事项》单页上,也有一列文字写着“贝儿呔系列均含有乳糖,可软化大便”的说法。

精粉好还是特一粉好(独家调查真假难辨的)(8)

精粉好还是特一粉好(独家调查真假难辨的)(9)

精粉好还是特一粉好(独家调查真假难辨的)(10)

就在这些新闻事件持续发酵、各地监管执法机构多次发布查处公告的同时,2019年12月,“贝儿呔”产品更换包装,新包装开始在罐体以更醒目的字体标注出“营养素固体饮料”的字样。

精粉好还是特一粉好(独家调查真假难辨的)(11)

一位家长提供的贝儿呔前后包装对比。

“佳瑞宝”“雅乐迪”“舒儿呔”“贝儿呔”“敏儿舒”……这些被曝光的固体饮料,名字非常相似且多有影射婴幼儿的过敏症状,它们均由地方小厂商生产,都是首先打通医院医生这个环节,成为向家长推销其产品信息的第一出口,并基于医院附近的药房和母婴店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

这些产品在包装上会标注“氨基酸配方粉”“适度水解蛋白配方粉”等字样,这些字样让消费者对其性质也难以起疑。但实际上,这些以“配方粉”标注的产品均是蛋白质、维生素等元素未达到奶粉产品标准的营养素,根本无法充当婴幼儿的日常主食。

2020年5月1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选购消费提示》,明确指出固体饮料“产品配方、生产工艺、标签和说明书等不需要产品注册审批,不能为特殊医学状况人群提供营养支持,不能标示适用人群,也不需要在医生和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如果用固体饮料替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长期食用,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接二连三的媒体曝光新闻开始引发越来越多过敏患儿家长的警觉。他们开始重新审视摆在家里的那些“奶粉”罐子。

湖北孝感的李元是其中一个这样的妈妈。一年前,她的孩子刚出生时,曾在武汉市儿童医院被医生推荐了圣元优博氨基酸配方粉。重新翻出家中的奶粉罐子后,李元发生该产品的包装上既没有显示“国食注字”这样的注册批号,也没有标注“特殊医学用途”的字样。同时注意到这些“细节”的,还有湖北其他地区的十余名家长,他们均是在同一名医生推荐下购买的这款产品。

圣元在6月8日对《第一财经》YiMagazine回应称,李元购买的这款产品,属于圣元针对海外贸易公司订单而生产的出口产品,符合与婴儿配方及特殊医用婴儿配方食品相关的国际生产标准,但目前并没有向国内监管机构申请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相关注册。

“这些商品在哪儿销售,不取决于我们。”圣元方面向《第一财经》YiMagazine出具了该款产品向一家香港贸易公司的出货合同和报关单,并解释称,产品后续的流通已不在生产商的控制范围之内。“从生产的角度,贸易公司给我们下订单,人家要多少,我们就按当地生产标准生产完交付。针对出口产品,我们工厂不会受理任何国内经销商的进货,那样就是违规销售了。”

03

特配食品注册难

欧洲、北美大多数国家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管理标准,通常是当作食品来管理,并相应设有国家标准,少数国家要求在产品上市前到相关监管部门备案。而我国特配食品管理不同的地方在于,我国目前对特配食品采用的管理方式为注册制。

2015年4月24日,《食品安全法》修订第八十条规定“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应当经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至2016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编注:2018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撤销,国务院整合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配食品后由该局负责管理审批)制定颁布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首次明确规定对特配食品的注册程序和要求。除了对产品配方、生产工艺、标签、说明书、产品安全性、营养充足性和临床效果要经过审查外,监管机构对生产企业的生产和检验能力、质量可控等方面也要经过多项审核。

可以说,国家为特配食品的注册设定了较高的准入门槛,需要报审企业在生产条件和研发能力上下足功夫。所以,通过该项注册的产品,至今不足50款。

在准许注册后,生产企业的产品将会拿到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证书,匹配相应的“国食注字TY 4位年号 4位顺序号”注册号,之后才允许产品上市销售。每个注册证书的有效期为五年。

一位在国内乳企负责相关申报工作的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YiMagazine,国内企业参与生产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起步较晚,其中深度水解配方粉和氨基酸配方粉,由于缺失针对“氨基酸高级原料”的相关国家标准,所以目前一直无法通过这两类特配食品的注册,能获批的均为国外品牌——深度水解配方为雀巢的蔼儿舒和肽敏舒两款,氨基酸配方只有纽迪希亚的纽康特一款。

海外品牌的相关产品,因为有多年的销售历史做背书,其安全性已受到市场认可。此外,这两类产品在生产线上也有严格的限定,比如不能与其他产品共用生产线,因为如果生产线清理不干净,混入其他奶粉的大分子蛋白,可能会导致产品的安全风险。基于这些背景,国家现阶段优先通过海外品牌的注册申请。“会是一个慢慢开放的过程。”上述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YiMagazine说。

符合国家注册规范的“行货”规模有限,这一局面也让在淘宝上做母婴海淘生意的店铺找到了一块重要市场。

张娜是淘宝上做英国奶粉代购的店主,最早也是因为自己孩子是过敏体质,她开始做起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代购生意。张娜告诉《第一财经》YiMagazine,目前特配食品相关的销售量,已经占到她整个海淘店铺商品销售量的3成左右。在她的店铺里可以买到爱他美、惠氏、美赞臣等多个品牌的特配粉,每个月出货量大约在700到1000桶左右。

据张娜介绍,大多数有购买特殊医学用途食品需求的家长,第一步并不会找上代购,因为医生会向他们建议购买一些海外品牌的国行产品。之所以后来改为找代购,原因之一在于价格——海外产品的国行版,价格约是海外直接代购的近两倍。其次,随着国家推行特配食品注册制,一些原来当成“行货”在国内售卖的海外产品,因为未拿到“国食注字”而陆续断货,比如纽迪希亚的纽太特和美赞臣的安敏健,均属于这种情况。

这些海外品牌的“国行”产品断货,在今年上半年进一步刺激了张娜店铺的订单量上涨。“(家长)他们心里也知道海淘奶粉没有注册号,但他们会问在英国那边是不是就算特殊配方奶粉。我们有很多和当地医生做交流的视频或照片,来证明就是英国的专科医生向推荐我们的这个牌子可以买。”张娜对《第一财经》YiMagzine说。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李元为化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