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年前武侠剧里的神仙颜值(金寻者的大唐乘风录真可谓是新武侠里的一朵奇葩)

武侠小说在金古温梁黄等五位宗师的带动之下,曾引得一众后辈景行景从,这里面包括小椴、凤歌、王晴川、步非烟、沧月、李亮、杨叛、庹政、三月初七、扶兰、方白羽、时未寒等等,当然也包括今天我们要说的金寻者。

千禧年前武侠剧里的神仙颜值(金寻者的大唐乘风录真可谓是新武侠里的一朵奇葩)(1)

那应该是2009年的一个夏天,笔者信步新华书店,有一面书架上排列着零星几部新武侠小说,所谓的新武侠小说,就是非金古温梁黄几人的作品,而是大陆后起之秀,在《今古传奇》武侠版初露锋芒之后,将个人作品完结并结集出版的代称。可能我的解释不百分百正确,但至少是笔者自己的主观理解,权当一个答案吧。

那面书架上就赫然出现了金寻者的《大唐乘风录》,一套三册,分别命名为《太行三十六刀》、《洛阳天擂》、《天书会》,当时的那个版本封面画的很有特点,白蓝色的底色,加上浮夸的动画人物,仿佛就是书中的主人公——郑东霆与祖悲秋。

千禧年前武侠剧里的神仙颜值(金寻者的大唐乘风录真可谓是新武侠里的一朵奇葩)(2)

初看此书时还是对新武侠的行文不太适应,因为看惯了金古之风,那种深入骨髓的文字与侠魂已经很难抹去,所以有好长一段时间不看武侠了,主要的原因是在五大宗师之后,已经没有作家能达到那种高度,并且笔者对武侠的挑剔也更加多了,所以很难有武侠作品入了法眼。(此处纯属笔者自吹自擂,权当吹牛不上税了)

那一次与金寻者的《大唐乘风录》算是认识了,但并没有深交,当时主观觉得在五大宗师之后写武侠,真是关公面前耍大刀,秦琼面前舞双锏,郭靖面前射大雕,不值一提,因此便粗略看了几眼,放下书一走了之了。

千禧年前武侠剧里的神仙颜值(金寻者的大唐乘风录真可谓是新武侠里的一朵奇葩)(3)

又不知过了多久,笔者再一次来到书店,这次因为逗留的时间较长,也是因为当时天气太热,书店的空调又特别凉爽,所以看书的时间就更显充足了。当这一次一拿起金寻者的《大唐乘风录》就真的一发而不可收拾了。

原来武侠小说还可以这样来表现!这是笔者第一次除了金古温梁黄之外看到了不一样的武侠小说。整部作品情节轻松,主人公郑东霆与祖悲秋的经历又让人捧腹不已,特别是对话简直是相声一样的幽默。故事讲述江湖中臭名远扬的牧天侯有两个正直的弟子,郑东霆和祖悲秋,二人为了不同的目的共闯江湖,千里送休书。二人刚入江湖就遇上惊天惨案,并被指为凶手,合称“中原双凶”,正道群起而攻之,无奈之下只有逃命。二人一个有武功不能用,一个有武功不会用,连连遇险却总能化险为夷,意图洗冤。谁知,这本就是一个针对他们的大阴谋……后来虽然成功脱身,但却卷入了一场更大的阴谋:太行山寨打关中、寻找“青虎”彭求醉、寻至师傅最后子、天书大会逞威风。

千禧年前武侠剧里的神仙颜值(金寻者的大唐乘风录真可谓是新武侠里的一朵奇葩)(4)

其中关于对轻功的描写,加入了金寻者这位作者自身的体验,因为作者之前多次考驾照都没过,后来终于考过了,并且可以正常开车驰骋,而这种驰骋的乐趣和那种感觉被他放到了轻功的描写之中,那种带入感还是相当有意思的。

总之,没看过金寻者《大唐乘风录》的资深武侠读者,真的可以读一读,有时读到此书的相关章节或桥段,真有一种进了德云社的感觉,那种相声一样的幽默,真的给读武侠带来了不一样的快乐,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今天把这个经历分享给大家,希望一起在武侠的道路上开心一刻。

千禧年前武侠剧里的神仙颜值(金寻者的大唐乘风录真可谓是新武侠里的一朵奇葩)(5)

附录作者金寻者简介:作者金寻者,是极具实力的老牌武侠写手。原名史愿,现居美国爱荷华州爱河华市。199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热物理专业,同年赴美留学,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大学攻读工程机械系硕士,其间同时进行小说创作。毕业后专心从事小说写作和研究,并在爱荷华大学选修小说写作课程(fiction writing)。

金古武侠,与您一起领略武侠的世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