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母亲节的文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笔者的话:母亲节:是感谢母亲的节日,是难忘母亲的节日,是伟大母亲的节日。渊源:美国因一位没孩子的妈妈,历经艰难,奔走相告,感动美国参众两院,通过《母亲节》议案,成为现在全世界公认的,每年5月第二个星期日(5月8日)。

看点之一:记得中学读书时读过一部作品《诗经-凯风》。那天,由于语文老师的“深情并茂”,让我眼球感动模糊,我不知不觉地哭了。课文叙述:古代纪念母亲节的故事。内容寓意,讴歌:母亲抚育孩子经历的辛劳。诗的内容:宇宙洪荒,生命浩瀚无垠,但只有母亲和孩子真正分享过心跳。

看点之二、今天主题是:感恩母亲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意恐迟迟归-谁言寸心草。与各地朋友一起,商洽交流分享。

一、奉献:母亲节笔者谢忱的诗

感恩母亲节的文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1)

母乳谢忱:古典故事,七件善事,你看出了几件...

母亲节里,笔者怀念已经逝世的母亲。特别赋诗献给母亲节:《母乳》。庆贺世界和中国:千千万万个可敬可爱的母亲:身体健康,工作顺心,万事如意。

【母乳】母乳:襁褓怀胎积聚,恰似“聚萤积雪”。

感恩母亲节的文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2)

聚萤积雪

母乳:婴儿降生供给,恰似“目不给视”。

感恩母亲节的文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3)

目不给视

母乳:幼儿哺乳甘甜,恰似“花甜蜜就”。

感恩母亲节的文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4)

花甜蜜就

母乳:总角永恒谜恋,恰似“蜂迷蝶恋”。

感恩母亲节的文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5)

蜂迷蝶恋

二、古诗:母亲节中国瑰丽的诗

感恩母亲节的文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6)

《游子吟》:临行密密缝

1、阅《游子吟》“热泪盈眶”

笔者工作以后,有一次上海图书馆有一部《古代诗集》,其中,阅读:五言诗《游子吟》【唐朝】诗人孟郊,认识了古诗主人翁-母亲。阅后,真的不知道,为什么我会:“热泪盈眶”。

原文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心草,报得三春晖。

2、阅《游子吟》“百感交集”

译文是: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三、追忆:母亲节中国首次哪年

感恩母亲节的文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7)

母亲节:中国首次哪年

1、母亲节:先港澳台后入大陆

20世纪末,随着中国与国际的日益接轨,母亲节:中国大陆日益推广,接受母亲节概念,即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以各种各样方式表达对母亲养育之恩。

2、母亲节:中国味道赠礼亲情

第一、母亲节赠送何物?成年中国市民

例如,送给母亲:名贵珠宝。例如,送给母亲:康乃馨。象征母爱。例如,送给母亲:甜点。一份给母亲的:特制爱心。例如,送给母亲:贺卡。亲手精致手工贺卡。例如,送给母亲:饭菜。亲手烹制饮食。

第二、母亲节赠送何物?未成年中国儿童

尝试为母亲做饭、洗脸、化妆。或演奏音乐、绘制图画。让母亲们快乐地过节。

第三、母亲节赠送何物?为困难母亲捐款

举办慈善募捐,志愿者服务等方式,向更多母亲传递回报或亲情。

第四、母亲节赠送何物?母亲厨艺时装秀

例如,母亲节,中国各地母亲举办:厨艺比赛、时装秀等庆祝节日。例如,各地举办母亲旅游、评选优秀母亲等活动。

四、现代:母亲节美国本源的史

感恩母亲节的文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8)

母亲节:美国本源的史

1、母亲节:起源美国

感谢母亲的节日。现代起源:美国。即每年5月第二个星期日,今年世界和中国母亲节是5月8日。母亲们:通常会收到孩子送达礼物。例如:康乃馨,世界流行:献给母亲的花。例如:萱草花,中国流行:献给母亲的花。萱草花,别称:忘忧草。

2、母亲节:慈母安娜

母亲节发起人:费城人安娜·贾维斯。女子:终生未嫁,无儿无女。1906年5月9日,母亲去世,悲痛万分。次年忌日,追思活动。

3、母亲节:特别礼拜

贾维斯写信:给安德鲁斯循道圣公会教堂。请求为母亲:做特别追思礼拜。原因:母亲生前为此教堂,星期日学校服务20多年。1908年教堂宣布贾维斯母亲忌日:5月第二个星期日为教堂终生母亲节。贾维斯还倡导并且组织母亲节委员会,大规模宣传,呼吁将母亲节定为法定节日。

4、母亲节:通过议案

贾维斯写信:给威尔逊总统。呼吁获得全体美国市民热烈响应。1913年5月10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决议案。威尔逊总统签署公告:决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本地达人中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