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的好处与意义你知道吗(说了那么久的垃圾分类)

要想知道垃圾分类的意义,我们首先得清楚的知道什么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并不止是其字面意思上的简单的将垃圾分品类投放,其完整内涵是将垃圾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进行分门别类的投放、储存和搬运,以达到废物利用和物尽其用的效果。

垃圾分类的好处与意义你知道吗(说了那么久的垃圾分类)(1)

工人对垃圾进行分类

而要探讨垃圾分类的意义,我们需要从环境、社会、经济三个方面来分析。

环境方面,垃圾分类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的优点:

减少占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目前我国的垃圾处理多采用卫生填埋甚至简易填埋的方式,占用上万亩土地,垃圾分类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可达60%以上。

垃圾分类的好处与意义你知道吗(说了那么久的垃圾分类)(2)

废弃物品占地广

减少污染。垃圾填埋场及其周围虫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污染环境。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危害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废塑料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等危害。变废为宝。

垃圾分类的好处与意义你知道吗(说了那么久的垃圾分类)(3)

垃圾“污染”了海滩

减少资源浪费。中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40亿个,方便面碗5-7亿个,一次性筷子数十亿双,这些占生活垃圾的8-15%。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一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一吨很好的铝块,可少采20吨铝矿。而且,垃圾中的其他物质也能转化为资源,如食品、草木和织物可以堆肥,生产有机肥料;垃圾焚烧可以发电、供热或制冷;砖瓦、灰土可以加工成建材等。各种固体废弃物混合在一起是垃圾,分选开就是资源。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应珍惜这个小本大利的资源。

垃圾分类的好处与意义你知道吗(说了那么久的垃圾分类)(4)

分类收集好的啤酒瓶也能成为资源

社会方面,垃圾分类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的优点:

减少城市拾荒者。目前,我国垃圾回收多为受自身经济利益驱动垃圾无序回收,大量的拾荒者涌入城市回收垃圾多为选择性的回收,结果不可避免地抛弃一些有价值的物质。这些拾荒者也对城市的市容市貌产生影响,他们大多存在着生活贫困、文化程度低、卫生意识不足以及法制观念差的问题。做好垃圾分类,从而减少城市拾荒者,并不是指让拾荒者们无法靠拾荒继续生存,改变他们的生存方式,而是指在政府大手的助力下,拾荒者改变原有的工作模式,成为回收、分类、再利用资源的管理者。

垃圾分类的好处与意义你知道吗(说了那么久的垃圾分类)(5)

城市中的小拾荒者

化解邻避效应。邻避效应指居民或当地单位因担心建设项目(如垃圾场、核电厂、殡仪馆等邻避设施)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等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从而激发人们的嫌恶情结,滋生“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心理,即采取强烈和坚决的、有时高度情绪化的集体反对甚至抗争行为。做好垃圾分类是化解“邻避效应”的必然要求。

垃圾分类的好处与意义你知道吗(说了那么久的垃圾分类)(6)

垃圾场周围无人群居住

提高个人文明。垃圾分类是个人文明的培养基。个人文明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具体的实践。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也需要人人尽责。

垃圾分类的好处与意义你知道吗(说了那么久的垃圾分类)(7)

人类文明的象征

经济方面,垃圾分类产生的经济价值远超于垃圾混合收集节省的分拣与回收成本。

冯思静,马云东二人以北京市2002-2004年的垃圾成分为例, 运用经济数学方法建立垃圾分类收运效益模型, 对混合收集和分类收集模式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 从而得出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是可行的, 是从源头治理垃圾, 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有效方法。

按科学家内贝尔在《环境科学》一书中针对垃圾分类是否经济的问题提出的公式, 即:

重复利用的损益 = 回收物资的价值 取代其他方法后节省下来的费用 - 分类收集和回收的费用。

冯思静,马云东二人在该例案中发现, 实施分类收集方式后, 可重复利用的损益为194897.7万元, 实施混合收集方式后由于不存在回收垃圾带来的效益和分拣费用, 只存在运输和最终处理费用, 因此在混合收集方式里不存在可重复利用的损益。

垃圾分类的好处与意义你知道吗(说了那么久的垃圾分类)(8)

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自己的财富

综上分析,垃圾分类是我们应该做到也是必须做到了,不论这会花费我们多长时间,多少精力,垃圾分类都是我们坚定不移要去实现的!

参考文献:

[1] 宋卫佳,刘思烨,吴佩师.社会治理视角下城市垃圾分类问题探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1(07):43-44.

[2] 金凌昕.拾荒者与城市生活垃圾回收[J].大众标准化,2021(05):130-132.

[3] 刘建国.垃圾分类的重大意义、历史使命与推行路径[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9,21(5):7-10.

[4] 冯思静,马云东.我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的经济效益分析[J].江苏环境科技,2006,19(1):49-5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