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无声到有声的历程(电影小知识电影的诞生)

电影艺术诞生已百年有余,现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艺术,这门艺术也还在不断地进步和完善。众所周知,电影诞生于19世纪末,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电影原理从萌芽到真正意义上的电影的出现,也经历了六十多年的时光。今天,我就给大家说一下电影的诞生。

电影依赖的最基本的原理就是:视像能在人的视网膜上停留一段时间,即视觉暂留。也是因为这个,人们才会看到连续动作的画面。否则,人们看到的只会是一张张图片连续不断的播放。

也是这个原理的发现和提出,才会有电影的诞生。

这就要说到1829年的那一天了,比利时年轻的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多为了考察人眼耐光的限度和物像滞留的时间,便对着强烈的太阳光凝目而视。他长久的坚持着,直到自己失明。而此时,他发现在黑暗中那个巨大的的光轮仍然停留在眼前。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当物像消失后,“视像能在人的视网膜上停留一段时间”。电影的原理便在他失明之时诞生了,他用他自身痛苦的实践,验证了后人称为“视觉暂留”的原理。电影的萌芽就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

其实关于“光影理论”的认识和应用在很早之前就有。公元5世纪,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就曾有过关于“光至景(影)亡”的学说。产生于汉武帝时期,盛行于唐宋的“灯影戏”则是对“光学理论”最初的应用和实践。13世纪“灯影戏”传入中东、欧洲、东南亚等地,才产生了以后的“幻灯”、“走马灯”等形象运动的视觉游戏。

电影无声到有声的历程(电影小知识电影的诞生)(1)

灯影戏(既皮影戏)

到了1830年,法拉第通过燃烧的木炭快速挥动时产生一条光带的现象,进一步证明了“视觉暂留”的原理。并且推断出发光的物体投影在人的视网膜上,在0.1到0.4秒的时间内物体反映在视网膜上的物像不会消失。他将此原理写入物理书中,后被称为“法拉第轮”。正是这个原理,为电影的发明奠定了理论依据。

1833年,康复后的普拉多继续自己的研究,他根据当时流行的民间玩具“幻盘”制造了“诡盘”。幻盘是一张硬纸盘,制作者在一面画上鸟,另一面画上鸟笼,当圆盘快速转动时,小鸟就像被关在笼子里。诡盘则是带齿轮的硬纸盘,其不但能使一系列活动动画片产生运动,而且还能使视觉上所产生的运动分解为各个不同的形象。电影发明的原理向实验更近了一步。

电影无声到有声的历程(电影小知识电影的诞生)(2)

幻盘

电影无声到有声的历程(电影小知识电影的诞生)(3)

诡盘

除幻盘外,还有手翻书、轮车盘、活动视镜等视觉玩具,基本原理都大同小异。

1853年,奥地利的冯.乌其梯奥斯将军,使用基于中国“灯影戏”所创造的幻灯和活动视盘相结合,制作出了活动幻灯,令投影在银幕上的静止绘画活动了起来,放映了世界上最早的“动画”。

1870年,埃德沃德.迈布里奇使用放在赛道上的照相机给奔驰的马拍照,每个相机都由一根横过赛道紧绷的绳子控制,当马跑过时照相机快门被触发。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关于“是否动物的四条腿可以同时离地”。后来他将这些照片合成一套原始的动画,方法是将这些照片放在一个在光源前面旋转的玻璃盘上。这便有了人类史上第一部“电影”,引领人们跨入了“电影和电影摄像的时代”。他也被人们称作是“电影之父”。

电影无声到有声的历程(电影小知识电影的诞生)(4)

运动的马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兄弟在法国巴黎公映了他们拍摄的短片《工厂大门》,仅有50秒,但电影从这一天开始,才真正意义上诞生了。

电影无声到有声的历程(电影小知识电影的诞生)(5)

《工厂大门》

电影发明之初,飞机、电话、远程火车、无线通讯等等都还没有被发明,各国科学家无法远程交流。所以关于电影究竟是谁发明的至今争论不休,难以判定。但几乎同一时期,很多国家的很多科学家都在为发明电影做着努力。

到1986年,全世界享有专利的电影机器就有百余种之多。而到卢米埃兄弟拍摄《工厂大门》时,电影技术从原理到实践,拍摄、洗印、放映的技术已基本完成。

而后爱迪生推进了电影机械的发展,并给这门新艺术起名---电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