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生气发脾气伤肝吗(肝不好会出现哪些问题呢)

序言

随着生活工作节奏加快,各种压力、欲望的增多,坏情绪也随之增多,总会有忍不住想发火的时候,也会有憋着火不能得到释怀、排解的时候。中医说,笑有助于健康,生气则伤身。《内经素问·举痛论》告诉我们“百病生于气也”。都知道生气会给身体带来很多坏处,那与肝有什么关系呢?今天从情志角度出发,讲一下坏情绪与肝的关系以及给身体带来哪些问题。

经常生气发脾气伤肝吗(肝不好会出现哪些问题呢)(1)

图片来源:网络

《素问·举痛论》告诉我们“百病生于气也”。“气”与肝有什么关系呢?肝在情志当中主谋略。《黄帝内经》中是这样给肝定位的:“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它把肝比喻为将军。将军,在古时为高级武官,有统率全军之功,性格刚强而勇猛,火气十足,喜欢纵横驰骋。肝属风木,性动而急,恰如将军之勇。

“心主血,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主神,肝藏魂,魂安则能正常思考,深谋远虑,魂伤则思维迷乱,言行失常。”心推动血液运行,取决于肝主疏泄功能正常,人的神志活动,取决于血液做物质基础。肝的疏泄,取决于心气的推动。肝不好,则心神不安,魂不守舍。所以肝气喜舒畅条达,不养肝以及精神因素是很多疾病的主要病因。

怒伤肝

中医认为,在五脏之中,肝属木,喜条达,主疏泄。疏泄的意思是疏通、发泄、升发。肝主疏泄就是肝脏调理全身的气机,让气的活动、运动正常。人的生命活动是由于人体的“气”在不断的运动使然,气的运动就叫做“气机”。气的运动形式是“升降出入”,肝是主升的。

肝属木,就像树木一样,喜欢不被压抑地、特别舒展地生长,疏通条达,循经下泄的。但是心里一旦有不痛快,怒气就会让肝气横逆,血随气而上升,使肝火旺盛,处于亢奋状态。这时候,亢奋的肝气会到处乱跑,这就好比一条沟渠,正在好好地往下流动,突然来了一股外力,让水流离开了水渠四处乱窜,是不是会变成灾难呢?肝气横逆也是同样道理,会伤害身体。

肝是藏血的,很多人一生气,脸会憋得通红,呈现出怒发冲冠、面红耳赤、青筋暴露等种种现象,那就是气血上逆导致的。气血上逆还会引起头目胀痛。严重的暴怒,也就是气升太过,不仅会导致吐血、咯血等血从上溢的病理表现,甚至还会突然晕倒,不知人事,中医称之为“气厥”。

怒不仅伤肝,还有“肝木横逆克脾土”。肝属木,肝就像树苗一样,一旦肝气不舒,就会横逆,横着长,想怎么长就怎么长,这时候它就会克脾土了。抽象点说,肝主疏泄,脾胃主运化。肝的表现为调理脾胃的升降运动。如果肝气疏泄太过,横逆犯脾胃,那么脾胃运化精微之气的功能受影响,出现运化功能障碍,影响脾胃消化功能,就会造成“肝脾不调”和“肝气犯胃”。影响脾的升清功能,在上为眩晕,在下为飧泻;影响胃的降浊功能,在上为恶心、呕吐、嗳气,在中为胃胀、胃痛,在下为便秘。所以一个人情绪不好,生气了,容易吃不下饭,或者气得胃痛,这就是肝气把脾胃给克制住了。肝和脾胃都出问题了,身体怎么能好呢?

正所谓“气大伤身”,所以日常生活一定要多注意情志调节,重视自己的健康。

经常生气发脾气伤肝吗(肝不好会出现哪些问题呢)(2)

图片来源:网络

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都是生气后,不发脾气憋在心里,憋出来的。为什么这么说?前边说了“肝者,将军之官也。”这是一位武官,喜欢纵横驰骋,火气十足。假如你压制束缚住它,影响了它的疏泄、肝气无法往上走,这股升发之气寸步难行,一直被压抑萎靡不振,时间长了它自然就郁结了。郁结,气机则会阻滞,也就出现了肝气郁结之证。肝气升发不足,会出现胸胁、乳腺、少腹等处疼痛;无法把气上升到头脑,还会造成记忆力下降等。这时候想补,补进去的肝血成为死血,也就起不来作用了。尤其是女性,长时间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致使气血运行不畅,脸上就会出现黄褐斑,月经不调和妇科病等表现。

中年女性的黄褐斑,中医称为“肝斑”,它跟肝的关系很密切。郁久化火,灼伤阴血,导致脸部血液运行不畅,气血不和就容易让代谢废物沉积下来,形成色斑。同时还会让月经受阻,气滞血瘀,冲任不调,导致月经不调或者行经期的时候腹痛。这些色斑不是祛斑产品可以解决的,我们得疏肝解郁,行气活血。

再加现代生活、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女性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如果不想脸色暗黄,出现各种斑点,不想每次来例假的时候都腹痛,不想在未来遭遇一种又一种妇科病,就得早点行动起来,一方面好好调养肝脏,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情志调节,尽量不要生气,不管是大发脾气还是生闷气,肝脏都会很受伤。

经常生气发脾气伤肝吗(肝不好会出现哪些问题呢)(3)

图片来源:网络

在临床治疗中,董医生治疗肝气郁结常用小柴胡汤方剂来疏肝理气。只有肝的气机理顺以后,能够顺利升发,才可以进行健脾养肝等下一步的调理。因时间有限,下一篇科普我们重点再看看养肝锦囊。

END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我是董宏生医生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关注公众号:董宏生杏林

私信:患友交流群。群内可以相互交流病情,定期做问题答疑

在这里我们一起交流,分享我的治疗经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