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发西瓜苗(菜鸟也会育西瓜苗)

怎样发西瓜苗(菜鸟也会育西瓜苗)(1)

一、营养钵育苗法

西瓜育苗要求营养土疏松透气、富含有机质、营养均衡全面。选用前茬没有种过瓜类作物的大田土(以葱蒜茬的园土比较理想),有机肥必须经过充分腐熟,以免造成烧苗、氨气中毒。有机肥腐熟过程中用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或90%敌百虫800倍液泼浇杀灭虫卵。取上述大田土和有机肥按6:4或7:3的比例进行配制,每方营养土加入50%多菌灵200g或重茬灵200g,充分掺匀后堆闷7天,可有效杀菌灭虫,防止苗期立枯病、猝倒病、炭疽病等病害及虫害。切忌:营养土中不能过多加入化肥,以免造成毁种或烧根。

瓜苗提倡用9cm×9cm,或10cm×10cm的营养钵护根育苗,以保证幼苗有较大的生长空间。将配好的营养土装至营养钵口平齐即可,不用摁压,浇水会自然下陷约1cm,留着播种,然后将营养钵整齐摆放在苗床内。苗床深15~20cm,宽1.5~2.0m,地面平整,长度以育苗数量而定。采用地热线加温育苗的,需要提前在苗床内按间距8~10cm铺设地热线。

二、基质育苗法

近年来,随着穴盘基质育苗技术在瓜菜生产中的普及和成熟,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大批专业化育苗厂。育苗基质以其使用方便、质轻多孔、透水透气性好、保水保肥力强等诸多优点,且干燥时不开裂、不板结,湿时不泥泞,近年来逐步取代了育苗土,成为育苗时的首选载体。许多西瓜基地的瓜农开始采用穴盘基质育苗,或是直接提前从专业化育苗厂订苗。与常规营养钵育苗相比,穴盘基质育苗减少了土传病虫害的发生,成苗率高,根系发达,苗齐苗壮,增产且能提早上市;节省种子成本,操作简便,省力、省工、省时,便于运输可实现集中供苗;定植方便且缓苗快,植株生长整齐。现将其详细育苗方法介绍如下。

怎样发西瓜苗(菜鸟也会育西瓜苗)(2)

1. 穴盘、基质的准备

一般西瓜育苗选用50孔的标准穴盘即可。市面上销售的基质规格为每袋50L,可装穴盘10~12盘,成分以东北富养草炭原料为主,并配以一定比例的珍珠岩及蛭石,添加10余种中微量营养元素和微生物活性菌、缓效性肥料及保水剂,亲水性强、保水好,质量稳定,无草籽、杂物,肥效50天以上。

在此提醒瓜农朋友,购买育苗基质一定要谨慎,尽量选大厂家、质量可靠的产品,不要因贪图便宜而购买劣质基质受害。

2. 消毒

购买的新穴盘不用消毒,可直接使用。如果是旧穴盘重复利用,需提前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浸泡30分钟消毒,还可用甲醛溶液、多菌灵、84消毒液消毒,然后彻底洗净晾干。基质用30%苗菌敌、或50%多菌灵、或70%多保净(甲基硫菌灵)等杀菌剂消毒,每袋50L基质加入以上任一种杀菌剂20g左右拌匀备用。

3. 装盘

掺入适量的生石灰,调节基质pH值6.5-7.0之间(pH值偏小会影响出苗率)、调节含水量至60%左右(用手捏挤有少量水渗出),然后将基质装入合适的穴盘中;用刮板从穴盘一方刮向另一方,使每穴都装满基质,而且各个格室清晰可见,禁止装盘时基质压得太紧。

4. 压盘

用同样规格、装满基质的穴盘,每5-6张垂直叠放压盘,使孔穴内基质下陷0.8-1cm以备播种。

5. 播种覆盖

将种子(或种芽)按每穴1粒播于压好的孔穴中心,覆盖掺入蛭石的基质,刮盘使基质面与盘面相平,然后摆于苗床中,苗床上可铺地布或石子,防止根系扎入土中,感病或影响缓苗。

6. 浇水

用带细孔喷头的水管或喷壶浇透水,忌大水漫灌把种子冲出穴盘,然后盖一层地膜升温保墒。

三、催芽和播种

1. 浸种、消毒

精选挑拣种子去除秕籽,并晒种1~2天,可起到阳光杀菌、打破休眠的作用,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陈种子播前晒种,效果尤为明显。先在清水中揉搓、淘洗干净种子表面的果胶、糖分粘液等杂质,然后再将瓜种用常温清水浸泡8~10小时。特别提示:用温水或热水浸种时一定要不停搅拌至常温,否则易烫伤种子而影响发芽率。用健植宝500倍液浸种4~5小时,可明显提高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浸种后沥干水分,将种子摊开晾10分钟左右,或用干布擦干种子表面明水,以利种皮透气。

近年来,西瓜蔓枯病、细菌性果斑病、黄瓜绿斑驳病毒病等常见种传病害在全国许多西瓜基地发生严重。豫艺种业的所有西瓜种子在制种生产时均已经过进口杀菌剂种子消毒,请瓜农朋友放心使用。

对未经消毒的种子,建议在浸种前选用合适浓度的药剂消毒,预防种传病害。①西瓜细菌性病害:用72%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浸种30分钟,或3%中生菌素600倍液浸种20分钟,或20%溴硝醇1000溶液浸种15分钟;②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浸种1小时,或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30分钟,可预防枯萎病、炭疽病和蔓枯病;③西瓜病毒病:用1%高锰酸钾溶液,或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分钟。药剂浸种消毒时间一定要适宜,不可过长,消毒后须用清水冲洗干净种子表面的药剂残留,然后在常温清水中浸种。

2. 催芽

用稍拧不滴水的干净湿毛巾或棉布,把浸好的种子均匀平铺其上,然后卷起,放入塑料袋或催芽盒中保湿,在25~32℃的环境中催芽。可用恒温箱、暖水袋、电热毯及其它加温设施。无籽西瓜因其种皮厚、胚发育差、生活力弱,催芽前还需破壳。特别提示:催芽过程中一定要用温度表,并经常观察温度是否合适。要充分满足种子发芽的三个基本条件:即水分、温度和空气。一般24小时即可“露白”,催芽长度以不超过种子长度为宜。

瓜农在催芽过程中往往存的问题有:

①浸种时间过长,造成种胚营养物质外渗流失,发芽势减弱而影响发芽率。

②催芽温度不适宜。种子胚内酶的活动有一个特定的适宜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种子发芽。普通西瓜种子在25~30℃、无籽西瓜在33~35℃条件下催芽,低于15℃则大多数瓜种不能正常发芽,超过40℃则有损伤胚根的危险。

近几年,基层种子店卖种时附带用温箱给群众催芽,这也是经销商提供服务、增强竞争力的一个好办法。

③透气不良造成毁种。催芽过程中种子湿度过大、包布太湿、种子太多、堆积较厚、透气不良,使胚的供氧不足而发生了无氧呼吸,造成种子发臭、闷种、烂种等现象。因此,特别强调:催芽前一定要晾干或擦干种子表面的明水,保持种子透气良好,毛巾或棉布不能太湿、堆积不能太厚等,并要每天解开包布透气、检查种子发芽情况。

种芽刚露白即可播种,要注意芽长控制在0.5~1cm左右。出芽不一致或播种前天气条件差时,可挑出已出芽的种子用湿毛巾包好,放在10℃左右的温度下保鲜,未出芽的继续催芽,待出齐后一起播种。

怎样发西瓜苗(菜鸟也会育西瓜苗)(3)

3.播种

选晴天上午播种,注意听天气预报,保证播种后有一周左右的晴好天气,以利种子顺利出土。播种前一天从营养钵下放水洇透钵体,第二天待明水下渗后,在营养钵的中央扎一个1cm深的小孔,按每钵一芽将种芽平贴在小孔内,然后均匀覆盖1~1.5cm厚的药土(用苗菌敌20g掺细干土15kg配成)。播种后在苗床上覆地膜,既可提升地温,促进早出苗,又可避免戴帽出土现象,约70%种子出苗时撤去地膜,以防徒长。

四、苗期管理

西瓜苗床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为秧苗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培育出适龄壮苗。

1. 出苗期

冬春季节育苗温度是关键,播种后要设法升温保温,白天应充分增加光照提高床温,夜间加盖草苫等保温,使苗床保持白天28~30℃,夜间不低于20℃。火炕温床要经常观察床土温度和湿度,特别是主火道上方的床土温度往往升得很高,有时会超过40℃而发生“烫种”不出苗;电热温床可通过控温仪实现温度自控。

电热和火炕温床,易失水缺墒,应选晴天上午及时补充水分。当一半以上幼芽开始顶土时,要适当降温,一般白天22~25℃左右,夜间15℃左右,以控制下胚轴的伸长,防止形成“高脚苗”。若苗床内温度、湿度合适,瓜种播后3~4天即可齐苗。达到预定天数若不出苗,就要及时检查苗床:是否苗床温度过低、床土过干或过湿、有无烫种现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 幼苗期

幼苗期指从一叶一心到团棵期,约需25~30天。此期应适当控水、降低床温,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和花芽分化,防徒长,以培育壮苗为重点。

(1) 温度管理

西瓜出苗到1片真叶展开后,下胚轴伸长基本停止,可适当升温,白天25~28℃,夜间15℃,以加速幼苗生长;大田定植前一周左右,逐渐加大苗床通风量进行幼苗锻炼,保持白天22~25℃,夜间12~13℃,以增强幼苗对定植环境的适应性,缩短缓苗期,提高移栽成活率,且有利于西瓜的早熟高产。注意:炼苗时不要一次性把温度降得过急,要逐渐降下来,到定植时接近生产棚的最低温度即可。

(2) 水肥管理

西瓜育苗期间为防止秧苗徒长,既要控温又要控水。播种前对营养钵浇足底水的,苗床一般不会缺水。若确实干旱可选晴天上午10点左右用细眼壶适量浇25℃左右的温水。切不可大水漫灌或下午浇水,因地温下降快、湿度大,最易发生猝倒、立枯病。采用基质育苗的,由于基质的保水性能不如营养土,浇水次数要相对频繁,幼苗期间基质干湿交替(干长根,湿长叶),可促进幼苗健壮生长,若控水过度,易形成小老苗。每次浇水后都要及时通风排湿,以减少病害,并在浇水后、秧苗茎叶无水珠时向床面覆细土保墒,覆土后叶片上的土可用笤帚轻轻抖落,以免影响光合作用。若幼苗叶片瘦小、发黄,可喷洒0.2%磷酸二氢钾溶液。定植起苗前1天可浇一次透水。

(3) 光照管理

阳光是幼苗叶片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光照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幼苗生长的壮弱,要尽可能增加床内光照强度和时间。在床温许可范围内,一般日出后气温回升时,就应及时揭开草苫;下午在对床温降低影响不大时晚盖草苫,以延长光照时间。另外,也要经常清除薄膜上的尘土和杂物,以增加透光率。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阴雨天气时不要因没有阳光而不揭草苫,尤其是在连阴天的情况下,白天床温只要不低于15℃,就揭开草苫或采用间隔揭苫的方法,使幼苗更多地接受散射光,进行一定的光合作用。如果育苗季节低温阴雨天气较多,可考虑在育苗场地内增挂补光灯补充光照。当瓜苗较大、外界气温稳定在20℃左右时,可逐渐揭开薄膜,使瓜苗接受更多光照。若幼苗有萎蔫、叶子下垂现象,要及时回盖薄膜,待幼苗恢复正常后再逐渐揭膜。

(4) 通风管理

通风是调节苗床温度、湿度的主要手段。一般在大部分瓜苗出土后,每天上午9时以后气温上升较快时开始通风,下午4时以后气温下降时结束通风。通风时应顺风向开通风口,通风口的大小、通风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外界气候条件变化而定,切忌突然大量通风或突然结束通风,防止闪苗或闷苗。通风口的位置还应经常变换,以免引起风口处的苗不长。

(5) 壮苗标准

幼苗生长稳健,下胚轴粗壮约4~5cm高,子叶平展、肥厚浓绿;主茎节间短,生理苗龄幼苗具有3~4片真叶,真叶叶柄短,叶色深绿,叶片肥大且无病虫为害;根系发达白嫩,主根长达20cm左右,侧根数量大。具备上述标准的瓜苗耐旱、耐寒,抗逆性强,移栽后缓苗快。

怎样发西瓜苗(菜鸟也会育西瓜苗)(4)

来源:众植农业

学农技、找专家、问病害!上众植农业,一部手机轻松搞定!

【声明】仅供参考,实际操作一定要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及咨询当地有经验的农技专家!本文来自互联网,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zzny1258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