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给你最大的感触(再读肖申克的救赎终于明白)

肖申克的救赎给你最大的感触(再读肖申克的救赎终于明白)(1)

文/自然之道

图/来源网络,与文无关,侵删

-

有句话说: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人生就像唐僧取经,翻过一座山,又有一座山,趟过一条河,又遇一条河,险象环生,困难重重。

再读《肖申克的救赎》终于明白,人在低谷时,面对困难,这三种态度,会成就三种人生。

肖申克的救赎给你最大的感触(再读肖申克的救赎终于明白)(2)

会自救的人,不怕跌入深渊

三毛说过:“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世间皆苦,唯有自救。

安迪本是一个成功的银行家,但在自己人生正得意的时候,却发现妻子另有所爱,他愤怒的想要连杀死他们的心都有,喝得酩酊大醉,醒来却发现妻子和她的情人已被杀害,酒杯和手枪上,检验出他的指纹。

自己他被诬陷为凶手,判处无期徒刑,进入监狱。

生活一下子,从峰顶跌入谷底,在监狱里,他被嘲笑,被毒打,可是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安迪的心中始终充满希望。

他利用自己的知识教监狱长和他的同事们理财,从而获得信任,得到一间单身宿舍待遇,而后他坚持给市政府写信,要求扩大监狱的图书馆,最终获得成功,并且还荣升为图书管理员,担任清闲的图书管理工作。

他始终没有掐灭过重获自由的希望,当唯一能证明自己清白的汤米被灭口后,他从狱友手里买了一把尖嘴锄,在夜晚偷凿通道。

安迪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穿越污臭的下水道,破水而出,重获自由。凭着不屈不挠,永不言弃的信念,他终于重获自由,过上自己渴望的生活。

会自救的人,即便山穷水尽,他们都能自辟一条生路,穿越柳暗,重获花明。

企业家曹德旺也说:“没有人同情你,只会笑话你,你要想走出这个困境,就要靠自己去奋斗、去努力!”

肖申克的救赎给你最大的感触(再读肖申克的救赎终于明白)(3)

世间能感同身受的人太少,看热闹的人居多,你的眼泪换不来同情,只会被当作谈资和笑柄。

没有人天生艳阳高照,你总会遇到从天而降的灾难,把你拉入深渊,沉入潭底,有的人,跌落后,奋力往上游,有的人,任其沉沦。

最近21岁单亲妈妈小陈背着孩子送外卖的事迹,让人泪目,丈夫遭遇横祸,婆婆私吞补偿款,并且把她和年幼的孩子驱逐出门,娘家拒绝收留。

生活的塌陷,一瞬间天崩地裂,犹如地震中的余震,一波接一波,把她撕裂得体无完肤,可是身为母亲的她,并没有垂头丧气,束手待毙。

她带上孩子,到城里四处打工,最终选择可以边带孩子边挣钱的送外卖,风雨里,酷日下,母女奔波在写字楼,各种商铺间。

作家廖一梅曾说:“我坚信,人应该有力量,揪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从泥地里拔起来。”

小陈的一句:我不苦,现在正是能吃苦的年纪。明亮的笑容下,是从骨子底里渗透出来的满满的自信和自强。

强大的人,把一切苦难都当作必经之路,她们面对苦难坦然接受,乐观面对,越挫越勇,最终掌控命运。

肖申克的救赎给你最大的感触(再读肖申克的救赎终于明白)(4)

不愿被救的人,只能画地为牢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写道:“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很多时候,困住我们的,不是困境,而是我们的作茧自缚。

入狱多年,老布一直推着小车在牢房里分发图书,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他自得其乐。

可有一天,他却被保释,重获自由,惊恐万分的他,挟持狱友,企图弄伤监狱获罪,再次进入监狱,呆在那个自己已经熟悉的环境里。

重回监狱未果,走出桎梏多年的监狱,他却在自由的世界里失衡了:坐电车时,紧紧抓着椅子的扶手,双眼充满恐惧,直视前方,整个人绷得犹如饱满的气球,一触即爆。

下班回家后,他无心欣赏灯红酒绿,也不留恋都市的繁华,而是把自己关在狭小的房间里,面对着空洞洞的墙壁,任凭如潮的孤独和恐惧奔涌而来,包裹他,浸透他。

肖申克的救赎给你最大的感触(再读肖申克的救赎终于明白)(5)

深入骨髓的自卑和不安,吞噬了他,撕扯着他。

失去捆绑的监狱,在自由的世界里,他再也找不到方向,不能呼吸。

每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越努力适应越痛苦。

最终,巨大的恐惧划过绷紧的神经,压断了他生命的琴弦,他结束生命,追求永远的安稳。

你永远扶不起一个想要躺平的人,面对繁重的生活,即使生命没有被压垮,他也再提不起脚,迈不开轻盈的步履。

习惯就好,这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人的天性喜欢妥协和懒惰。

遭遇困境,许多人喜欢四处抱怨,求救,渴望有人救自己于水深火热中,免我忧,免我苦。

可是不想学习游泳的人,就算换了更大泳池,他也无力让自己浮起来。

人不自救,无人能救。

有一个神父,被困洪水里,有一艘木船划过来救他,但他拒绝上船,声称要等上帝来救他。

洪水越来越大,快要淹没他时,又来一艘小艇,劝他赶快上船,可他仍然不为所动,固执的等上帝亲自来救他。

小木船上的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神父被滔滔的洪水吞噬得无影无踪。

死后的神父,见到上帝后,他怒气冲冲地质问上帝为何对他不施予援手,上帝说,我已经派人两次救你,奈何你就是不肯上船。

作家麦克福尔在《摆渡人》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生命若是一条孤独的河流,那么,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困境中,上帝、亲人、朋友,家人。我们望眼欲穿,但却没有人,可以使我们永远脱离苦海。

人不自救,天也难救。

众生皆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要吃,有自己的坎要跨越。没有永远的帮助,只有适当的扶持。

肖申克的救赎给你最大的感触(再读肖申克的救赎终于明白)(6)

与其等人来救,不如做自己的摆渡人。

风雨里,为自己打伞,黑暗中,自己提灯前行。方能到达自己的圣地。

肖申克的救赎给你最大的感触(再读肖申克的救赎终于明白)(7)

生活能渡的,是愿意被救的人

洛阳白马寺殿门上有这样一副对联:天雨虽大,不润无根之草;道法虽宽,只渡有缘之人。

生活能救的,是愿意被救的人。被指控杀人罪的瑞德在监狱中多次申请假释,都没有得到批准。,在监狱里待的时间长了,被认为是“顶尖人物”。

他帮助狂躁安迪学会了冷静,选择等待,而安迪也唤醒了他重获新生的勇气。

他们一起建造图书馆,为狱友争取虎牌啤酒。境卑,人不卑,俩人努力让自己活得有意义。

当他再次申请假释时,一改以往的悔过自新的语气,气愤地陈述自己的请求时,居然争取到批准,得以重获自由。

走出监狱的他,容颜苍老,步履迟缓,但他一刻都没有停顿,奔向安迪和他约定的小岛。

他历经重重关卡,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出国,和重获自由的安迪紧紧相拥在艳阳高照,鸟语花香的小岛上。

凭着不屈的韧性和生生不息的求生欲望,他们终于救赎了自己。

所有的苦难,终将为从心底长出来的坚持让路。

苏敏大姐结婚二十多年,丈夫对她毫无温暖和爱护,动辄打压,辱骂,对家庭不管不顾,多年下来,为了孩子她一直默默忍受,继而抑郁到用刀插自己的胸口。

孤苦无靠的她,犹如生活在冰窖般里,寒冷而绝望。

攒够了失望的她,终于在某个清晨,独自驾车离家,一头扎入茫茫旅途中,逃离那个让她窒息的人和家。

肖申克的救赎给你最大的感触(再读肖申克的救赎终于明白)(8)

两年来,她经历风霜和雨雪,但无论多么恐惧和孤独,都一直努力前行。

在旅途中,她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和事,靠自己积累的人气做起直播带货养活自己,参加各种娱乐节目。

年逾五十的她,密密麻麻的皱纹里,终于绽开出了快乐的花,被打压而枯萎的灵魂舒展出了鲜活的生命力。

二十多年来,她终于能舒舒服服的呼吸,尽情的歌唱,舞蹈,随心所以的走走停停,一扫多年附着在她身上挥之不去的抑郁。

她的身躯不再年轻,但却活力四射,她的容颜不再娇嫩,但却熠熠生辉。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当她游历两年回到家中,又是劈头盖脸的辱骂,这次,她没有退缩,而是高仰着头,大声说出:“离婚”。

她终于有力量掰开扼住她脖颈的双手,奔赴珍贵的余生。

中岛美嘉说:在最黑暗的那段人生是我自己把自己拉出深渊的,没有那个人,我就做那个人。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走一步都算数。

积极自救的意义在于,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被现实逼着过自己不想要的生活。人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厮杀,只有自救,才能重获新生,只有打破,才能重建。

人生实苦,所谓的岁月静好,都只不过是历尽艰辛的苦熬和负重前行。

遭遇苦难,只会捶足顿胸,四处求助的人,永远无法走出困境,他人只能救你一时,不能救你一世。

无论是原著还是改编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都在向我们传达着关于人生、关于自我救赎的意义。

强大的人,想尽一切办法,披荆斩棘,去遇见更好的人生。

懦弱的人,在困难的泥淖里,畏首畏尾,原地打转。

聪明的人,懂得借力前行,他们善于抓住每一个机会,让自己涅槃重生。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

没有永远的风平浪静,只有无畏的拼尽全力。

把抱怨的力气省下来,四处出击,说不定,罗马就在眼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