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为什么不能随便看(族谱有问题比比皆是)

中国文明泱泱五千年,其实老百姓一直都在践行着两个终极哲学课题,即“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可能很多人没有刻意的探讨过,但从言行举止中无处不在服服诚诚的践行着,最简单的就是修族谱。

国人,尤其是南方人,对祖宗是非常敬重的,倘若要在全国搞一个族谱大赛的话那数量绝对是南方遥遥领先。在南方且不说名门望族,便是小门小户也能拿出一本追溯几百乃至上千年的传承来。与南方一比北方在数量上肯定是逊色许多,但胜在脉络清晰可信度高,因为北方能流传几百乃至上千年的大户一般是比较受瞩目透明度比较高,直系造假的可能性比较小,譬如孔家。当然这里说的是直系,旁系支派与分散到全国各地的偏房零枝那也难说。

这个有假的现象怎么说呢?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各种各样的原因都有,大多数的初衷都是好的,一来门面贴光,二来鼓励后人,还极少听说谁利用族谱造假来干些十恶不赦的事情,有人说刘备就是利用族谱造假来做了皇叔嘛,扯淡,你是看的三国演义,那是娱乐节目,当不得真的,正史上可没献帝称刘备为皇叔的记载啊。

再一个,自陈胜吴广大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后,中国可不在以祖上荣光为标杆了,所以你要造个假其实也没多大意义,只能是安慰下自己增添一些自信罢了,好处不大但是也没什么坏处。

所以小门小户即便是掺了假,也没什么,没什么见不得人的。要知道放在过去几辈子都是文盲的多了去了,不要说古时候了,即便现在,你能找出几个不检索族谱能把鼻、远、太、烈、天祖讲清楚的?一般人能讲到高祖就是比较了不起的了。这是在有谱可查的条件下,那如果没有谱呢?怕是万里难挑一二来吧。

我们现在见的比较多的族谱是什么时候的最多?很遗憾,多是清中后期乃至民国时候最多,几乎十有八九都是这一段编修的,除了极少世代名门的很难找到宋之前的,有人说宋之前不是五代十国嘛,那时候乱啊,对了,族谱这个东西有一个特征就是遇乱世就会出问题!你想想,谁家没事在自己家存十本八本族谱然后给每个儿子都留一份啊?遇到乱世,各自避祸逃灾去了,怎么可能人手一份呢?

有的人说,那避祸逃灾我们兄弟一块走不行吗?这个自然是没问题,但是你得想一想啊,且不说五胡乱华衣冠南渡那么久远的事,就从南宋开始吧,到现在不过八九百年,按三十年一代算,不过才将近三十代,你列直系主干,也就三十个人,但是有几家能把历代都写得清楚明白的?当然,很多族谱都写了几世公某某某,单本来看是没什么问题的,倘若你把同氏又号称是某著名人物后裔的几家族谱放到一块来看就有意思了,这个事情有时会笑死人的,完全牛头不对马嘴,甲说张三是张四的父亲,乙说张四生五子张三排行老大,丙说张三无子过继张三之二哥张麻子的小儿子张狗剩以承嗣……那问题就来了,是谁在说假话?还是都在说假话?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现象并非孤例,许多人不愿意承认其族谱有问题,似乎只要承认了便是极为丢脸的事情,但实际情况是大多数族谱只要与同氏名人有关的只要一查,都能查出问题来,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崇尚荣誉敬畏英雄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吗?所以大大方方承认有什么所谓,大不了说我冒认亲戚,但一定要抬杠,那么追到上古八大姓里面也还是亲戚啊!

而且,很多时候族谱出现错误,除了冒认亲戚以外还有很多不得已的苦衷,有许多客观的因素,并非都是出于虚荣,这个三言两句是很难讲清楚的,总之,倘若发现族谱有问题大可不必藏着掖着像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也不要被人指出来了就横加斥责,大大方方多好啊,是不是?倘若换作是我,我巴不得别人告诉我呢,告诉我了,我再去查查清楚,多好的事。

族谱为什么不能随便看(族谱有问题比比皆是)(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