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田禾本杂草防治(防除难度愈来愈大)

在每一个小麦主产区,除草剂的使用都是刚性用药。不管草多草少,都得打药。否则,等到来年春季时,你看吧,风景煞是惊人!

猪殃殃、牛繁缕长的和小麦一样高;

婆婆纳在地上铺成了绿地毯;

播娘蒿开满了黄色的花;

节节麦和小麦争水争肥把小麦饿得瘦骨嶙峋。

小麦田禾本杂草防治(防除难度愈来愈大)(1)

搁在5、6年前,麦田杂草是很容易防除的,苯磺隆、二甲四氯钠、氯氟吡氧乙酸啊这几个化合物随便搭配,简直是神药,把地里杂草杀光光。

但是现在,却不行了。

麦田的杂草越来越难防除了,相比5年前,用药量翻倍,成本成倍增加,除草效果也不如以前。

这又是为何?如此一场大戏,是谁导演了这一切,又造成了现在的局面?

小麦田禾本杂草防治(防除难度愈来愈大)(2)

首先,我们要搞明白杂草难防除的根本原因。

麦田杂草对常见化合物抗性逐年增加

由于除草剂除草原理都是作用于杂草某个作用位点,抑制或者扰乱其正常的新陈代谢,发挥效力的,长时间使用单一化合物,会引起该位点对化合物产生抗性。从而表现对其不敏感,除草效果下降。

小麦田禾本杂草防治(防除难度愈来愈大)(3)

麦田杂草混发愈演愈烈

5年前,麦田杂草草相单一,一亩地里有4种阔叶杂草就算是难题了,恶性杂草节节麦、多花黑麦草也只是局部区域草相。由于小麦收割机南北流动和麦种的混乱,导致陕西的节节麦串到了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的多花黑麦草串到了河南,河北的雀麦传导了河南。

小麦田禾本杂草防治(防除难度愈来愈大)(4)

几年下来,新增杂草种类就增加了,一亩地里有6、7种杂草已经成为常见之事!

其次,我们要弄清楚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性的速度为何越来越快。

主要和用药量的持续加大有密切关系。比如,氯氟吡氧乙酸最初亩用量只有10ml,现在很多地方用到25ml,在苏北某些地方,甚至用到40ml,为何?因为量少的话打上去根本无效,只好加大用药量。

小麦田禾本杂草防治(防除难度愈来愈大)(5)

除了具有触杀功能的唑草酮、乙羧氟草醚用药量没有太大变化外,二甲四氯钠和双氟磺草胺的使用剂量也是逐年递增。尤其是双氟磺草胺,从最初的10g也已经增加到了20g。这都已经翻倍了啊!

那么,是谁导演了这场戏?

我认为厂家首先就难咎其责。除草剂是一类讲究实用技术、用药科学性的农药,农户的购买意图很明显,谁的除草效果好就买谁的,厂家为了提高药效,就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不断加大用药量。药效是提高了,杂草的抗性则成倍增加,以至于越来越难防治。

小麦田禾本杂草防治(防除难度愈来愈大)(6)

如此超量地使用除草剂,最终还是我们自己为自己买单、付出代价。由于除草剂土壤中残留时间长,会随着雨水渗入地下水中,那么我们的饮用水会受到很大程度的污染,大部分农药一旦进入人体后,很难被降解掉,在人体内逐渐累积,最终会诱发各种疾病。

对于我的这种说法,厂家可能会觉得冤枉:不增加除草剂使用量,除草效果就会下降,产品就卖不出去,那生意也就没法做下去了。

小麦田禾本杂草防治(防除难度愈来愈大)(7)

这种争辩我觉得是无力的。降低杂草抗性的办法,适当增加不同化合物的混配性,提倡在杂草2—3叶期的科学方法,对农户更有指导意义。直接加大用药量,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对植保问题的不负责任,更是对中国农业发展的一种阻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