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如何推动维新变法运动 维新派和顽固派的斗争

康有为如何推动维新变法运动 维新派和顽固派的斗争(1)

公车上书是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率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事件。

源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1895年春,《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白银二亿两的消息突然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百姓更是痛哭流涕。

康有为如何推动维新变法运动 维新派和顽固派的斗争(2)

公车上书失败原因

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都没把清政府感动。究竟什么原因清政府没有批准呢!其实清政府正处在一个皇帝没有实权封建王朝,封建主义和封建思想让清政府更加的软弱。一个新萌芽的资产阶级派和一个顽固的封建思想派的斗争是很难取胜的,新萌芽资产阶级没有号召广大群众去改革能推动顽固封建势力吗?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1898年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

康有为如何推动维新变法运动 维新派和顽固派的斗争(3)

戊戌变法失败原因

资产阶级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的斗争勇气,采取改良途径,发展资本主义。主要是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并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于幻想,远离了民众,又害怕民众,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归于失败.同时顽固派非常强大,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希望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于是,中外反动势力共同绞杀了维新运动.归根到底是由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决定,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很低,经济基础还很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资产阶级力量不足以同封建势力相抗衡,这是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以后,维新派成员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在北京菜市口刑场慷慨就义。他们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戊戌六君子”。

康有为如何推动维新变法运动 维新派和顽固派的斗争(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