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贺岁片的感觉(提起贺岁片我依然第一个想起它)

第一次看贺岁片的感觉(提起贺岁片我依然第一个想起它)(1)

第一次看贺岁片的感觉(提起贺岁片我依然第一个想起它)(2)

这 是 场 库 的 第 2342 部 每 日 一 片


今年的贺岁档之战轰轰烈烈地打响了。

七八部电影蓄势待发,《唐人街探案3》《夺冠》《囧妈》《姜子牙》等大片神仙打架让人迷失,不知道鼠年第一张电影票该给谁。

如今贺岁档的盛况,让我想起20多年前的一部影片,是它开启了国内“贺岁档”的概念。

它就是大陆贺岁片的“鼻祖”,1997年冯小刚执导,葛优、英达、刘蓓等主演的黑色幽默喜剧——

《甲方乙方》1997

第一次看贺岁片的感觉(提起贺岁片我依然第一个想起它)(3)

如今距离电影问世22年过去了,它依然每到年关,都会被人怀念。


01

大陆首部贺岁片《甲方乙方》


1997年12月24日,《甲方乙方》上映。

在前后的17天里,导演冯小刚和演员们跑全国21座城市路演。

那时候,香港贺岁片的发展已经很成气候,《东成西就》《唐伯虎点秋香》《大话西游》接连问世,可大陆还没有拍过自己的。

第一次看贺岁片的感觉(提起贺岁片我依然第一个想起它)(4)

《甲方乙方》在中国电影史上至少创了两个“第一”:

中国第一部贺岁片;

第一部采取导演不领取片酬、而于影片利润中提成的“风险共担”形式。

于是,人们纷纷走进电影院,想看看这部以他们生活的时代为背景的电影,究竟有什么特别的。

它的故事很简单,4个年轻的自由职业者办了一家“好梦一日游”公司,专门帮助人实现一天梦想。

第一次看贺岁片的感觉(提起贺岁片我依然第一个想起它)(5)

来这里“寻梦”的人各有各的离奇古怪,所以他们的业务也繁忙中透着混乱。

在4位青年穿梭于各个场景,各种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一个个啼笑皆非的故事上演了。

说实话,以现在的评判标准来看,影片有些“糙”:故事算不上新颖,拍摄技术也不怎么高超,但在当年可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尝试。

第一次看贺岁片的感觉(提起贺岁片我依然第一个想起它)(6)

电影改编自作家王朔的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

那时,冯小刚和王朔合作的“好梦公司”作品接连遭遇曲折,不是过不了审,就是最后被毙,最终公司也不得不解散。

而冯小刚因担任《编辑部的故事》的编剧一举成名,被北影厂厂长韩三平注意到;

年初,韩三平亲自找到了冯小刚,提议让他拍一部反映“下岗工人再就业”的喜剧。

第一次看贺岁片的感觉(提起贺岁片我依然第一个想起它)(7)

于是,冯小刚想到了王朔的小说,才有了这个《好梦一日游》的剧本,点子跟1988年老片《顽主》里的“三T公司”有些相似——

替人排优、替人解难、替人受过

第一次看贺岁片的感觉(提起贺岁片我依然第一个想起它)(8)

冯小刚在自传里,这样记录得知剧本过审的激动心情:“喝酒!哥哥的剧本通过了!”

后来,《好梦一日游》被张和平改名为《甲方乙方》。

第一次看贺岁片的感觉(提起贺岁片我依然第一个想起它)(9)

刚才说了,《甲方乙方》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导演不直接拿片酬,而是从影片利润中提成的电影。

最终,它以600万的成本,拿到了3600万的票房。

首战告捷,才有了之后的中国电影贺岁档,和春节前后影片扎堆上映现象。


估计当年跟男女朋友看这部片的人,孩子早就上学了吧。


02

开启了“冯氏贺岁片”时代


《甲方乙方》采用了“小品串联式”结构,讲述了帮寻梦人圆梦的几段独立故事。

有梦想当将军的书店老板,也有因为嘴不严想试试“守口如瓶”的胖厨子。

第一次看贺岁片的感觉(提起贺岁片我依然第一个想起它)(10)

电影的卡司阵容在现在看来,简直强大到令人发指:

公司的4位合伙人分别由葛优、刘蓓、何冰和冯小刚饰演;

前来求助的“顾客”的演员,有英达、徐帆、李琦、杨立新、傅彪、刘震云、叶京……

个顶个都是如今影视圈的大腕。

那时的刘蓓十分水灵,那时的徐帆也只有30岁。

第一次看贺岁片的感觉(提起贺岁片我依然第一个想起它)(11)

遗憾的是,因憨厚的形象和自然的演技,被许多人喜欢的傅彪老师,已于2005年患肝癌离世,时年仅42岁。

傅彪其实是随着《甲方乙方》的热映走红的。

第一次看贺岁片的感觉(提起贺岁片我依然第一个想起它)(12)

电影里,他扮演一名梦想“受气”的男人张富贵:因为老婆对他言听计从,想过几天被人骂被人管的生活,于是作为“仆人”进入了地主家……

你猜地主是谁?

葛优!

这里诞生了葛大爷那句被反复模仿的名台词:“得按合同办啊,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视频片段在此,你自己品品

作为好梦公司“创始人”之一,葛优在电影里不光演地主,还要演军官,扮成阿斯卡拉亲王的随从,忙到飞起、贡献了一个又一个包袱(和表情包)。

他也凭借该片获得了百花奖最佳男主角,也和冯小刚成了“贺岁档标配”。

第一次看贺岁片的感觉(提起贺岁片我依然第一个想起它)(13)

在之后的22年里,冯小刚又拍了十几部贺岁电影。

包括和《甲方乙方》组成“贺岁三部曲”的经典爱情喜剧《不见不散》、《没完没了》,

这三部电影奠定了他当时“中国贺岁第一人”的地位。

第一次看贺岁片的感觉(提起贺岁片我依然第一个想起它)(14)

还有2005年,冯小刚第一部票房过亿的电影《天下无贼》,2008年《非诚勿扰》……

第一次看贺岁片的感觉(提起贺岁片我依然第一个想起它)(15)

其中有8次,都在如火如荼的贺岁档之战中拔得头筹,“冯氏贺岁片”创造着票房神话。

那段时间,冯小刚的贺岁片VCD是逢年过节的标配,常常去音像店租回家和家人一起看。

第一次看贺岁片的感觉(提起贺岁片我依然第一个想起它)(16)

可是再也没有哪部影片,像《甲方乙方》这样深入人心。

包括2013年,冯小刚延续《甲方乙方》的套路又拍了一部《私人订制》,

第一次看贺岁片的感觉(提起贺岁片我依然第一个想起它)(17)

虽然赚了个盆满钵满,却因为台词太满,节奏杂乱,口碑和前者相差甚远。

后来暌违几年,他携文艺片《芳华》回归贺岁档期,却丢掉了“最卖座导演”的名号。

2019年末刚上映的《只有芸知道》,票房让人不禁感慨一句“英雄老矣”。

毕竟从1997年到2020年,太多东西改变了。

03

超越纯喜剧片的《甲方乙方》


当年,人们喜欢《甲方乙方》,是因为它故事有趣,演员滑稽;

而且十分“接地气”,拍的都是平凡人的生活,在里面总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片中很多荒诞的情节都能让人会心一笑;笑过之后细细品来,竟还有一些或苦涩或警醒的回味。

第一次看贺岁片的感觉(提起贺岁片我依然第一个想起它)(18)

没错,这不是一部单纯搞笑的喜剧,在它戏谑的表象背后,隐藏着对时代、对社会、对人生百味的思考。

就拿那些稀奇古怪的愿望举例:

徐帆演的大明星唐丽君,最大的烦恼是“太红了”,就想做一次普通人,葛大爷一行人只好开发布会帮她“退圈”。

第一次看贺岁片的感觉(提起贺岁片我依然第一个想起它)(19)

可普通人没做几天,她又怀念起做明星的光鲜亮丽,求爷爷告奶奶想重回娱乐圈;只是下山容易,想重回巅峰却没那么容易了。

家财万贯的尤老板(叶京饰),无比想念以前过的那些穷日子,于是钱康把他丢到了自己乡下的亲戚家里,让他吃吃苦。

第一次看贺岁片的感觉(提起贺岁片我依然第一个想起它)(20)

等回来接他的时候,他已经饿得把整个村子的鸡都吃掉了。

还有前面提到傅彪演的大丈夫张富贵,家里妻子把家务全包了,反而让他想当牛做马。

第一次看贺岁片的感觉(提起贺岁片我依然第一个想起它)(21)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在好梦公司的帮助(欺凌)下,整场体验以张富贵崩溃大喊“我要去消协告你们”结束。

虽然愿望各不相同,但有一点,他们都想要自己没有的东西;不管这个东西是值得的,还是仅仅因为自己吃饱了撑的

随着“好梦团队”一次次完成业务,达成Kpi,我们也跟着他们走近去看那个时代的世间百态,人情冷暖。

第一次看贺岁片的感觉(提起贺岁片我依然第一个想起它)(22)

因此你可以从电影的荒诞里,读出一丝讽刺和警示意味:

它或许在告诉你,珍惜当下,珍惜自己拥有的生活;而不是永远羡慕别人碗里,那颗看起来比较大的豆。

这是影片拥有醒世价值的地方,也是20多年后我们回看,依然觉得它经典、不过时的原因。

第一次看贺岁片的感觉(提起贺岁片我依然第一个想起它)(23)

你会因为李琦那个“打死我也不说”的梗开怀大小,

也因为技术员与妻子的故事伤感流泪,

看到结尾的团圆酒桌感到温暖。

第一次看贺岁片的感觉(提起贺岁片我依然第一个想起它)(24)

像电影最后那句台词说的:

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怀念这部影片,也怀念当时的自己,当时拥有现在却不在的一切美好。

第一次看贺岁片的感觉(提起贺岁片我依然第一个想起它)(25)

最后,让我们用电影主题曲《相知相爱》的那句歌词结尾吧:

经历的不必都记起,

过去的不必都忘记。

有些往事,有些回忆,成全了我也陶冶了你。

相知相爱,不再犹豫,让真诚常驻在我们的心里。

第一次看贺岁片的感觉(提起贺岁片我依然第一个想起它)(26)

过去的都已过去,我们好好珍惜现在吧。


第一次看贺岁片的感觉(提起贺岁片我依然第一个想起它)(27)

你印象最深的一部贺岁电影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