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耐受力提升身体有何变化(氧疗方式大不同)

缺氧耐受力提升身体有何变化(氧疗方式大不同)(1)

吸氧治疗(oxygen therapy)是治疗缺氧的基本方法,对各种类型的缺氧,氧疗的效果有较大的不同,因此应合理选择氧疗策略。

不同类型缺氧氧疗的效果

➤ 乏氧性缺氧患者吸氧效果最好。

➤ 高原肺水肿患者吸入纯氧具有特殊的疗效,吸氧后其肺水肿可显著缓解。

➤ 对真性分流的患者,其吸氧治疗未见明显效果。

➤ 对贫血引起的血液性缺氧患者,通常其SaO2和PaO2均可为正常,当增加其吸入氧浓度(FiO2)时,可显著提高氧含量,通过这种方法能迅速增加氧供(DO2),当然,适当输血增加血红蛋白量(Hb)更有助于提高DO2水平,但Hb过高可增加血液黏滞度,对微循环灌注反而有不利影响,Hb浓度应保持在10~11g/dl。

➤ 一氧化碳中毒或亚硝酸盐中毒引起的缺氧,可通过吸氧治疗促使变性的血红蛋白还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组织中毒性缺氧是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发生障碍,因而吸氧治疗效果较差。

注意事项

吸入室内空气条件下,发生低氧血症的患者PaCO2正常或稍低(过度通气)而P(A-a)O2增大时,提示这种低氧血症仅是由肺泡水平引起的通气与换气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障碍或功能性分流),常需要进行较高浓度的氧气持续性吸入治疗,待病情好转再逐渐撤减。

低氧血症伴PaCO2与P(A-a)O2同时增高者则提示肺部疾患引起的肺泡水平气体交换障碍和肺泡通气障碍两者都存在,此时应慎重给氧并要注意防止CO2麻醉发生,应考虑采用低浓度低流量给氧法。为了防止通气降低引起CO2潴留,在临床上,常同时使用呼吸中枢兴奋药、氨茶碱等支气管扩张药,或辅助通气治疗。

低氧血症伴PaCO2增高而P(A-a)O2正常的患者,则提示有肺泡通气量降低(是导致这种低氧血症的唯一原因),此时应在提高肺泡通气量的基础上,可用低浓度低流量吸氧治疗,必要时同时采用辅助通气治疗。

常用氧疗方法

在临床上常用的氧疗法可分为控制性高浓度给氧和控制性低浓度给氧两种。

高浓度给氧浓度为60%~100%,适用于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的弥散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血液分流、重症心脏病(非肺心病)、一氧化碳中毒、手术麻醉中、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心源性肺水肿、高原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及心肺骤停等疾病。

低浓度给氧浓度为24%~28%,最高不超过36%,适用于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心病等)患者。这种患者因长时间PaCO2升高,呼吸中枢仅靠低氧来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以维持呼吸指令。如果给予高浓度氧,则可造成因低氧性呼吸驱动被解除,呼吸中枢进一步受抑制,引起呼吸停止的危险。因此,先给予吸入24%~28%的氧,以后复查血液气体分析,若PaO2轻度升高,PaCO2升高不超过10mmHg(1.33kPa),可适当提高氧浓度,即吸入28%~36%的氧,吸氧后PaO2达到50~60mmHg(6.67~8.00kPa),PaCO2上升不超过20mmHg(2.67kPa),即可达到基本要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