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白头到老的古诗词(诗词品读今日长缨在手)

最近,一部叫《清平乐》的电视剧正在热播。剧名“清平乐”的“乐”,读“yuè”,“清平乐”原是唐教坊曲名,后来成为小词的词牌名,李煜、晏几道、黄庭坚等很多大词人都写过《清平乐》,不过最经典的还是毛主席写的《清平乐·六盘山》。

毛主席的《清平乐·六盘山》,写得大气磅礴,雄浑豪放,已成经典,尤其是“不到长城非好汉”一句,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千古名句。

写白头到老的古诗词(诗词品读今日长缨在手)(1)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毛主席的这首词,写于1935年10月,此时红军长征行军到宁夏六盘山,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摆脱了追敌。六盘山是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前的最后一座高山,这首词是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望断,不停的望,直到看不见。

六盘山上,天空澄净,云彩疏淡,视野广阔,诗人毛主席不停地回望南飞的大雁,直到看不到它们的身影。

毛主席为什么要回望南飞的大雁,因为红军长征是由南到北,此中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突破了无数围追堵截,“望断南飞雁”,是对长征的回顾,此中有无限感慨。

写白头到老的古诗词(诗词品读今日长缨在手)(2)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长城,长征的目的地在陕北,那里有长城。

屈指,用手指头计算,这里指计算。

经历了这么多的困难,我们登上长城关口,就不算英雄好汉,屈指一算,长征行程,已经超过二万里。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漫卷,任意吹卷。

红军爬上六盘山上的顶峰,军旗在秋风中任意吹卷。“红旗漫卷”有不慌不忙之态,象征着红军已经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可以不慌不忙地翻越六盘山。

写白头到老的古诗词(诗词品读今日长缨在手)(3)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长缨,捆绑敌人的长绳,这里借指红军。《汉书·终军传》:“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苍龙,《后汉书·张纯传》注:“苍龙,太岁也。”古代方士以太岁所在为凶方,因称太岁为凶神恶煞。

最后这两句,用典非常巧妙,以长缨借指红军,以苍龙借指敌人,意为现在有红军这样千锤百炼的革命军队,什么时候才能消灭敌人,开创新世界呢?这两句妙就妙在,虽是用典,但字面上的意思是通顺的,从字面上解,仿佛毛主席手执长绳,去捆绑一条飞跃的苍龙,形象非常鲜明。

古人说:“用典之妙,如盐着水。”就是说用典要像盐进水里,了无痕迹,却有其味。这首词最后两句的用典,可当”如盐着水“四字,毛主席真是善于用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