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静的遗嘱(黄埔血脉济世情)

1957年9月,21岁的柳州青年吴日辉,乘火车到南宁,下了火车,步行1个多小时到广西医学院报到。

1985年9月,18岁的广西女孩吴静,怀揣着“像爸爸一样,做一名伟大的医生”的梦想,跨进湖南医科大学的校门。

2016年9月,17岁的长沙妹子杨隽雅,跟随祖辈的脚步,南下衡阳,成为南华大学的一名医学生。

这是一场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坚守与接力。传承至今,吴家这个拥有黄埔血缘的家族,从吴日辉开始三代人全部学医、从医,正是:黄埔血脉,一生济世情;衣钵传承,三代医者心。

薪火:具济世情怀,方能从医

吴静的遗嘱(黄埔血脉济世情)(1)

三代从医,非有济世情怀不能为也。

吴家的济世情怀,源于吴日辉的父亲,系黄埔军校第八期炮科毕业生,曾率部参加过抗日战争。

“战争年代从军救国,和平年代从医救人”,父辈的叮嘱,也影响了吴日辉的人生选择。1957年,21岁的吴日辉报考广西医学院。学生时代的吴日辉,便以“敢向自己开刀”而闻名。大五在泌尿外科实习,看到有患者因包茎而导致阴茎癌最后下体全切,吴日辉便和同宿舍的几个同学,从手术室借来消毒包和工具,两人一组,互相做了包皮环切手术,“一是未雨绸缪,二来是进行外科手术练习”。

毕业后,吴日辉被分配到广西融安县人民医院,同妇产科医生赵丽玲结为伉俪。工作中的吴日辉,善于学习,肯动脑筋。1966年,吴日辉改进了当地医院胃大部分切除方法,手术时间由5小时缩短至2.5小时,患者术后第三天即可下床,第七天即可出院;1976年,吴日辉用杉树皮自制小夹板固定,用于辅助整复上肢骨折,比工厂生产的小夹板更经济适用,大大降低了患者成本;1979年,吴日辉主动报名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他改装成功可移动式X光机,大大提高了术前检查效率,救治了无数战士,自己也因此荣立三等功。

“父亲是我的榜样,他的外科手术做的很好,特别是在小儿麻痹矫形术领域有着自己独特的造诣”,时至今日,吴静还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情景记忆犹新,“很多家长都来登门拜谢,感谢父亲治疗好了他们的孩子,家中挂满了锦旗和感谢信”。父亲的模范效应,让吴静打小便立志学医,“觉得医生特别伟大,所以,当时的想法,就是一定要学医”。

接力:做一名优秀的医生

吴静的遗嘱(黄埔血脉济世情)(2)

1985年高考,18岁的吴静,在自己的全部三个高考志愿里都写上了医学院校。“要像爸爸一样,做一名优秀的医生”,最终,她如愿以偿,梦圆湖南医科大学。

从广西到湖南,34年弹指一挥间。提及当年,吴静说:“我为当初的选择感到骄傲”。34年来,“做一名优秀的医生”的初心始终在鞭策着、激励着吴静。

做一名优秀的医生,除了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必须要有责任心,对生命负责;必须要有爱心,以人为本;必须要有同理心,懂得换位思考。

吴静给记者讲了两个故事。内分泌科收治了一个糖尿病患者,入院指针平稳。次日清早,大家查房时也都没太注意,但是吴静察觉出了异样,“患者当时冒冷汗,尽管没有其他症状,但根据他的实际病情,我判断出他可能有消化道出血”。事实证明了吴静的判断,患者做进一步检查,发现是消化道大出血。由于诊断及时,为患者外科手术争取了时间。

有位甲亢合并突眼的女性患者,被病痛折磨的几乎要失明,情绪十分低落。看了几次门诊觉得没什么改观,想要放弃治疗,甚至一度有轻生倾向。吴静用以前治好的案例来耐心开导她、鼓励她,让她重拾信心。经过两年多的药物治疗,该患者最终痊愈,视力恢复。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极端负责的态度,做好每一件小事的执着,才让吴静从一个普通医生,成长为内科学教研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吴静常说:有了目标和方向之后,脚踏实地去做,咬定青山不放松,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对得起自己的理想。

传承:一生济世情,三代行医人

吴静的遗嘱(黄埔血脉济世情)(3)

独行快,众行远。做一名优秀的医生,还要有团队思维,合作方能共赢。

吴静深谙个中道理。

2010年,吴静被医院任命为“总教官”,带领师生备战第三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最终勇夺全国特等奖,这也是湘雅代表队首次获得的特等奖。2018年,作为技能中心主任的吴静再次率领团队获得第九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特等奖。在湘雅代表队取得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六冠王”的征程中,吴静做出了重要贡献,体会深刻。

“技能大赛不仅是锻炼了学生,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老师。我们通过比赛,锻炼了全院的师资队伍,树立起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培养了一批未来的名医名师和领导者。”吴静看来,培养一个名医名师不如锻造一支优秀团队。组建起一支生生不息的师资团队与教育管理队伍,形成具有湘雅特色的、世界一流的医学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为医学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这是吴静的期许。

尽管吴静很忙,但是她从未松懈对家庭的责任,从未放松对孩子的教育。“令人欣慰的是,女儿不仅很理解我们,还跟随长辈的脚步,选择了医学”。算上父母、公公婆婆、丈夫、两个弟弟、女儿,吴静全家9口人全部学医、从医,无愧是“三代行医人,一生济世情”。

如今,在临床医学专业读大三的女儿,经常和吴静交流医院、医生那些事儿,正朝着自己的梦想一步步努力迈进,“希望她将来也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