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的辐射的危害(辐射致癌专家告诉你)

来自:微信号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

“PET/CT可是有辐射的,能不做吗?”

“我家孩子还小,我怕孩子健康出问题。”

“依靠PET/CT,是不是因为医师“眼力”不好哦?”

“我在外地,不做PET/CT行吗?”

“我照片都拍给你看了,为什么还要拍PET/CT?”

洛夫克拉夫特说:恐惧来源于无知,

小编给你说:晓得了就不要害怕。

petct的辐射的危害(辐射致癌专家告诉你)(1)

随着,我国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百姓对健康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和接受PET/CT检查。

而关于PET/CT有辐射、可致癌的说法一直不绝于耳,甚至产生恐惧,那么PET/CT检查安全吗?辐射伤害有多严重?

今天拍片、明天做CT,会“吃”进去多少射线?作为患者或家属又担心又纠结,到底该怎么办呢?

一起去听听我院影像学专家怎么说等吧!

petct的辐射的危害(辐射致癌专家告诉你)(2)

PET/CT小知识

什么是PET/CT?

PET/CT中文名字为大型医疗设备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断层显像仪,是一种将PET(功能代谢显像)和CT(解剖结构显像) 两种先进的影像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新型的影像设备。它同时具有PET和CT的优点,发挥出各自的优势,从而实现1 1>2的效果。

PET/CT检查有辐射吗?安全吗?

PET/CT检查有辐射吗?答案是肯定的,PET/CT检查的确有辐射。其辐射剂量来源放射性核素和X-CT两部分,即患者接受一次PET/CT检查,会受到PET扫描所需核素产生的辐射剂量及CT扫描产生的X射线辐射剂量。

既然PET/CT有辐射,那么PET/CT检查辐射剂量有多大呢?安全吗?安啦!PET/CT检查是非常安全的医学检查。因为,我们的生活中就有各种各样的辐射:从穿越星系而来的宇宙射线、医院的X光机到阳光里的紫外线、家里的大理石地板砖,从手机、微波炉、高压线到电视、广播台的信号塔,辐射无所不在。

根据我国辐射防护标准(GB18871-2002),一次性接受50mSv以下的辐射剂量是安全的;超过100mSv才有可能产生直接辐射损伤的风险。而全身PET/CT检查的总辐射剂量一般在15mSv左右,远远低于上述安全剂量。而且,随着PET/CT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PET使用的核素剂量越来越小,CT的扫描速度越来越快,辐射剂量控制也越来越好。

petct的辐射的危害(辐射致癌专家告诉你)(3)

检查后对公众有危害吗?医务人员多久可接触患者?

PET/CT检查结束后在一定时间段内受检者对周围人群的辐射主要来源于放射性药物(18FDG),半衰期仅有2小时。即受检者打药2小时后体内放射性药物一半会衰变掉,加上生理排泄的一部分,此时受检者体内放射性药物大多已衰变和排泄,且以后每2小时辐射量都会减掉一大半。也就是说随时间推移患者体内的放射性药物会被衰变和排泄掉,大概1天左右就能代谢完了。

受检者从打药到检查结束离开PET-CT中心的时长约为2小时(需延迟显像时除外,时长会更长),对周围1米人群的辐射剂量已下降到0.01mSv/h以下,此时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进行30分钟的医疗活动,可能接受的辐射剂量大约也就0.005mSv(5μSv),约等于您坐1小时飞机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基本可忽略不计。

TIPS:哪些疾病适合做PET/CT

肿瘤疾病:利用PET/CT可以发现早期肿瘤,寻找原发和转移灶,鉴别有无肿瘤复发,对肿瘤进行分期和再分期,指导确定肿瘤治疗方案及评价疗效。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PET/CT能准确定位癫痫灶,以便采用χ刀或γ刀精准治疗;它也是诊断抑郁症、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等疾病的独特检查方法。

心血管疾病:PET/CT的心肌成像被公认为评价心肌活力的「金标准」,也是心肌梗死再血管化(血运重建)等治疗前必要的检查。近年研究表明,18F-FDG PET-CT 在感染性心内膜炎、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结节病、急性心肌梗死和血管炎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决策制定和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

感染与炎症/临床应用:《FDG PET/CT 感染与炎症的诊断应用》指南推荐结节病、结核、风湿免疫病等 10 种疾病可行 PET-CT 检查。

END

供稿 | 高才良(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PET/CT中心)

编辑 | 周力巨(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宣传科)

审核 | 骆健 张胜 何洪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