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时期的麻雀战(抗战时期破袭战)


抗日时期的麻雀战(抗战时期破袭战)(1)


抗日时期的麻雀战(抗战时期破袭战)(2)


抗日时期的麻雀战(抗战时期破袭战)(3)


抗日时期的麻雀战(抗战时期破袭战)(4)

抗战时期,身处敌人后方的广大抗日军民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并在战争中不断学习、总结提高,创造了“破袭战”、“地雷阵”、“地道战”、“麻雀战”等各种因地制宜的新战法,使日寇完全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破袭战

1937年10月19日夜,八略军第129师第769团对山西代县阳明堡日军飞机场实施破袭战,击毁、击伤日军飞机24架,歼灭日军100余人,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也使抗日战争中“破袭战”的游击战斗形式应运而生。

地雷战

1940年春季,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内河北安国县东赵、西冠两村民兵在反“扫荡”中将手榴弹埋在大道上,用线拉火,炸死两个伪军。此后,各地民兵纷纷仿效,利用罐子、玻璃瓶、破铁壶等装上炸药,埋在进出道路、田边地头等敌人可能经过和触动之处,打击前来“扫荡”的日伪军。“地雷战”迅速在各地得到推广。

地道战

1941年,随着反“蚕食”斗争的日趋尖锐、残酷,冀中抗日民众将藏人、藏物的地洞挖通,形成地道,与敌展开斗争。冀中行署、冀中军区、冀中武委会于1942年3月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地道斗争的指示信”,号召全冀中区在一家一户挖掘的土洞、地窖的基础上,建成户户相通、村村相连,能打能藏、可攻可守的地道网,这一做法在冀中平原成燎原之势,并迅速推广到整个华北抗日根据地。

麻雀战

1937年11月26日,日军步兵5百余人和1个骑兵连向山西长治县范村进犯,八路军第129师第771团以一个连的兵力,分散埋伏在10多里长的道路附近,三人一组、五人一群,聚散不定地打击敌人,使日军伤亡近百人,还有一辆汽车被击毁。翌年7月7日,刘伯承在第129师《抗战一周年的战术报告》中,专门提到范村战斗,称之为“发明了打麻雀仗”,由此“麻雀战”这一战法得到了正式肯定,并广泛推广。

�;!�f: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