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共青团百年团史(庆祝建团百年100个团史故事)

有关共青团百年团史(庆祝建团百年100个团史故事)(1)

学团史·忆初心

100个团史故事

(78)中国共青团团史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原名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19年的五四运动,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进一步结合,从思想上、组织上准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首先在上海组织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准备建党的同时,也开始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此前后,各地在准备建党的同时组织了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5月,在党的直接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全国统一的组织。这标志着中国共青团第一次实现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完全统一,成为中国青年的核心力量。

1925年1月,在团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决定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5年11月,党为着团结一切抗日的青年,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决定将共青团组织改造为民族解放性质的抗日救国的青年团体。于是全国各地先后出现各种各样的青年抗日救国团体。在国民党统治区,有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武汉青年救国团、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和抗日战争的民主青年同盟等;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敌后根据地,有青年救国会和青年抗日先锋队。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党中内在1946年10月提议建立民主青年团,经过两年的试办,1949年元旦,党中央作出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

1949年4月,召开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在会,宣告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

1957年5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决定把团的名称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时决定,把解放前后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共产主义青年团和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历次代表大会衔接起来。“文化大革命”期间,共青团的系统领导被破坏,团的工作被迫处于停顿状态。

1978年10月,在党的关怀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通过了新团章,团的系统领导和全国性工作全面恢复。

有关共青团百年团史(庆祝建团百年100个团史故事)(2)

图为中国共青团团徽

1998年6月,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修改了团的章程,选举了现任的团中央委员会。共青团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团的全国领导机关是团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团的全部工作;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和常务委员会闭会期间,书记处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负责全团的日常工作。团章规定,凡年龄在14周岁以上、28周岁以下的中国青年,承认团的章程,愿意参加团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团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团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共青团充分发挥了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共青团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拥护党的纲领和路线,把党的指示和要求变成团的自觉行动,为实现党的奋头目标发挥了团的作用;造就了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建团早期的许多领导人,团的各个时期的各级团的干部和团员,许多都成为党和中家的领导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栋梁之才。共青团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形成了它的优良传统,表现在“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朝气蓬勃、实事求是”、“议大事、管本行”、“开风气之先”等等。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团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胜利;左上角缀黄色五角星,周围环色绕黄色圆圈,象征中国青年一代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团徽的内容为团旗、齿轮、麦穗、初升的太阳及其光芒,写有“中国共青团”五字的绶带;它象征着共青团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团结各族青年,朝着党所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中国共青团代团歌为《光荣啊,中国共青团》。中国共青团实施团员证制度。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证是团员政治身份公开的、法定的证明。团员证封面为墨绿色,象征着青春和朝气蓬勃的青年运动;封面上方印有红色烫金团徽;象征着共青团是团结教育青年的核心。

有关共青团百年团史(庆祝建团百年100个团史故事)(3)

凝聚青年 服务大局

当好桥梁 从严治团

素材来源 | 浙财东方财税学院

编辑 | 王新宇

审核 | 白世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