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日本书籍(这是日本的荒诞文学还是)

1981年,太宰治的《斜阳》通过张嘉林先生的翻译之后,传入中国的文坛。那时候文革刚结束不久,人们的情绪处于对文学的高热之中。所以太宰治在中国掀起了一阵文学热。

1948年《人间失格》出版,这部半自传体的小说再一次将太宰治映入大众的视野。

人间失格日本书籍(这是日本的荒诞文学还是)(1)

太宰治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出生于富贵之家,几度自杀未遂,直到39岁时,与情人一起殉情自杀成功。也就在这一年,《人间失格》正式发表。这部中篇小说仿佛成了太宰治的纪念册。

古代的日本人喜欢以日记形式把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而这种日记随笔形式的记录,形成了日本特有的文学体裁,也就是日记文学。而《人间失格》中通过三篇手记的形式来描写,其实和古代的日记文学很相似。

《人间失格》以主人公“我”看到叶藏的三张照片作为序言,中间是叶藏的三篇手记。这三篇手记和照片是相对应的,分别介绍了叶藏幼年、青年和中年时代的经历,描述了叶藏是如何从一个战战兢兢的孩子,一步一步失去了做人资格的道路的。

最后,又以主人公“我”的视角来看待这三篇手记。通过“我”的视角来评价叶藏的一生。其实太宰治有意打造出一个完美的“我”,如同上帝一般来审判那个不配为人的“我”。实际上,这是太宰治自己的人格分裂。他既不愿意自己的灵魂高尚,但又鄙视自己的灵魂卑贱。他既对自己低劣的品格感到瞧不起,又无法泯灭自己的良知,变成一个真正的坏人。

人间失格日本书籍(这是日本的荒诞文学还是)(2)

小说的主人公叶藏出生于一个富贵之家。其实这个家庭也是太宰治自己原生家庭的写照。太宰治虽然出生富贵,但是他深知自己的家庭只是通过投机和放贷才发家致富的。在绝大多数人的眼里,也只是一个暴发户而已。和那些名门望族根本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太宰治对自己的出身感到自卑,但又因为自己的出身,能够得到某些势力人的巴结,又让他感到骄傲。所以太宰治从童年开始,就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充满了多种情愫。这些情愫是形成对立的,所以一直撕扯着他的意志和人格。

而叶藏也是这样从内心中纠结着,所以对于周围的人,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面对。他给自己戴上一个伪装笑脸的面具,把自己扮成一个小丑,为众人上演一场滑稽的喜剧。他演的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可是叶藏却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好演员,他演的痕迹还是被朋友竹一识破。这让心思敏感的叶藏无处躲闪,变得更加战战兢兢了。

人间失格日本书籍(这是日本的荒诞文学还是)(3)

而青年时期的叶藏,为了让自己符合低劣卑微的出身,故意让自己陷入地狱。他仿佛要不起半分高尚的品质。他将自己彻头彻尾的抛弃。他放纵自己沉沦在声色犬马之中。其实凭借他的聪敏才智,只要他有丝毫想要走上“做人的道路”,他就能够做回“人”。但是他不肯自救。

直到良子的出现,让叶藏看到了一些希望。他有过一丝想要变成好人的希望。但是最终却失败了。他虽然戒了酒,但是却又陷入了毒品的圈套。当他得知良子被玷污之后,一切希望之光都破灭了。他让自己彻底的沉沦,沉沦到不配为人的境地。

人间失格日本书籍(这是日本的荒诞文学还是)(4)

这篇小说的所有情节,都让人倍感压抑。并且感觉人物的心理充满了荒诞。

虽然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和加缪的《局外人》同时荒诞性文学,但是不得不说,日本的文学风格让人更云里雾里,并且那种压抑、闲寂的文学氛围,让人感觉永远无法接触到阳光的美好,仿佛一直身处于地下室的幽暗和潮湿之中。

日本的文学风格和日本的文化特点有关。日本文化追求极致,但是过犹不及。当过于追求极致时,反而超越了常态,走向“变态”的边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