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周世宗柴荣死得是否蹊跷(后周世宗柴荣39岁英年早逝)

佛教自从汉代传入东土之后,历经数百年之后,在南北朝、隋唐时期渐趋兴盛。然而在经历了唐武宗“会昌废教”的巨大打击之后,佛教的传播在大江南北每况愈下。

因为法律上给予了僧尼具有免除徭役的特权,五代离乱之世,许多人为了逃避徭役,纷纷躲入寺院为僧;逃亡的军兵、游手好闲的人、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后躲避法律制裁的也把寺院当成了避难所。各色人等大量涌入之下,天下僧、尼数目急剧增加。

后周世宗柴荣死得是否蹊跷(后周世宗柴荣39岁英年早逝)(1)

后周世宗柴荣继位不久,开始对佛教乱象开始大规模的改革整顿。对那些不在朝廷敕额内的寺庙,全部废止,严格禁止随便剃度僧尼;一心向佛、皈依佛门的必须经过父母同意方可。严禁“奴婢、奸人、细作、恶逆叛党、山林亡命、未获贼徒、负罪潜窜人等”出家。另外,在出家做了僧尼之后,必须要严守戒律;地方州县官吏,每年对于寺院僧尼要登记造册,掌握数量,以便朝廷管理、制定相应政策。经过一个阶段的整顿,后周版图只保存了二千六百九十四所寺院,废止了三万零三百三十六所寺院,全国登记在籍的僧人计有四万二千四百四十四人,女尼一万八千七百五十六人。据史载,勒令还俗的僧尼有数十万人。

周世宗又传旨:毁天下铜像以铸钱,所有民间佛像等铜器在五十天之内悉数交官,“过期隐匿不输,五斤以上其罪死。”禁止私自剃度出家,勒令僧尼还俗,良善百姓都表示支持,只是柴荣要毁佛像铸铜钱,而且拒绝了“士民以钱赎之”的请求。就让许多人无法理解了。

唐末以来战乱频仍、民生凋敝,五代历任统治者都是财政吃紧。许多不法商人与小民为了使铜的实际价值远高于铜钱的面值,把铜钱熔化之后制成器皿或者铸成佛像以牟取暴利。这样做的结果更使得铜钱流通的数目锐减,国家财政更加的捉襟见肘。周世宗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后周世宗柴荣死得是否蹊跷(后周世宗柴荣39岁英年早逝)(2)

周世宗销毁佛像铸钱的做法,在朝野之间欣起了轩然大波。诏令颁布之后,地方上不是敷衍塞责,就是执行不力。柴荣无奈之下,只得赤膊上阵,亲自执利斧向镇州大慈悲铜佛像劈去。紧接着又命军兵架起投石机向佛像开炮,其中一发石弹,正好击中大佛胸乳部。见柴荣是在玩真的,全国各地官员不敢再怠慢,毁佛的诏令得以顺利实施推行。

周世宗毁佛像之事,就是佛教所称‘三武一宗之法难’中的‘一宗’。佛家对于周世宗极力加以非议与责难。

巧合的是,毁佛事件四年后,39岁的柴荣北伐契丹途中“疽发于胸,归京师后殂”。

后周世宗柴荣死得是否蹊跷(后周世宗柴荣39岁英年早逝)(3)

和尚尼姑们宣称:石弹打在大佛的胸乳部,而柴荣恰好疽发于胸,这难道只是巧合吗?

于是,柴荣的英年早逝,被佛教徒过度解释为执斧毁佛的报应。历史上,柴荣是病逝的,属于过劳死。既与赵匡胤谋害无关,更与佛家说的因果报应没有丝毫关系。

公允地讲,周世宗没有有意为难佛家,并没有禁止佛法在中原之地的传播,他所做的只是对于日渐膨胀的佛教势力进行瘦身而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